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Ⅰ\(.\)中国高铁的技术代表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技术,最高时速可达\(500km/h.\)有一高速列车在水平面内行驶,以\(360km/h\)的速度拐弯,拐弯的半径为\(1km\),则质量为假设\(50kg\)的乘客在拐弯过程中所受到的火车给他的作用力的大小为 ________\(N(g\)取\(10m/s^{2})\)。


              Ⅱ\(.\)已知地球半径为\(R\),将一物体从地面移到离地面高\(h\)处时,物体所受万有引力减少到原来的一半,则\(h\)为________.


              Ⅲ\(.\)图\(1\)是“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装置,通过描点画出平抛小球的运动轨迹。

              \((1)\)以下实验过程的一些做法,其中合理的有________

              \(a.\)安装斜槽轨道,使其末端保持水平    \(b.\)每次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可以任意选择

              \(c.\)每次小球应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   \(d.\)为描出小球的运动轨迹描绘的点可以用折线连接

                     

              \((2)\)实验得到平抛小球的运动轨迹,在轨迹上取一些点,以平抛起点\(O\)为坐标原点,测量它们的水平坐标\(x\)和竖直坐标\(y\),图\(2\)中\(y−x^{2}\)中图象能说明平抛小球的运动轨迹为抛物线的是_________.

              \((3)\)图\(3\)是某同学根据实验画出的平抛小球的运动轨迹,\(O\)为平抛起点,在轨迹上任取三点\(A\)、\(B\)、\(C\),测得\(A.B\)两点竖直坐标\(y_{1}\)为\(5.0cm\),\(y_{2}\)为\(45.0cm\),\(A\)、\(B\)两点水平距离\(Δx\)为\(40.0cm\),则平抛小球的初速度\(v_{0}\)为______\(m/s\),若\(C\)点的竖直坐标\(y_{3}\)为\(60.0cm\),则小球在\(C\)点的速度为\(v_{C}=\)______\(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g\)取\(10m/s^{2}).\)

            • 2.

              \((\)Ⅰ\()\)一艘宇宙飞船飞近某一新发现的行星,并进入靠近行星表面的圆形轨道绕行数圈后,着陆在该行星上,飞船上备有以下实验器材:
              A.精确秒表一个          \(B.\)已知质量为 \(m\)的物体一个
              C.弹簧测力计一个       \(D.\)天平一台\((\)附砝码\()\)
              已知宇航员在绕行时和着陆后各作了一次测量,依据测量数据,可求出该行星的半径\(R\)和行星质量\(M\).
              \((1)\)绕行时所选用的测量器材为 ______;着陆时所选用的测量器材为 ______\((\)用序号表示\()\).
              \((2)\)两次测量的物理量分别是 ____________

              \((\)Ⅱ\().\)某物理兴趣小组测量自行车前进的速度,如图是自行车传动机构的示意图,其中\(A\)是大齿轮,\(B\)是小齿轮,\(C\)是后轮\(.\)做了如下测量:测出了脚踏板的转速为 \(n\),大齿轮的半径 \(r\)\({\,\!}_{1}\),小齿轮的半径 \(r\)\({\,\!}_{2}\),后轮的半径 \(r\)\({\,\!}_{3}.\)用上述量推导出自行车前进速度的表达式:______

              \((\)Ⅲ\()\).

              某中学实验小组采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探究功与速度的关系,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后,沿木板滑行\(.\)打点计时器工作频率为\(50H\) \(z\)


              \((1)\)实验中木板略微倾斜,这样做 ______
              A.是为了使释放小车后,小车能匀加速下滑
              B.是为了增大小车下滑的加速度
              C.可使得橡皮筋做的功等于合外力对小车做的功
              D.可使得橡皮筋松弛后小车做匀速运动
              \((2)\)实验中先后用同样的橡皮筋\(1\)条、\(2\)条、\(3\)条\(…\),并起来挂在小车的前端进行多次实验,每次都要把小车拉到同一位置再释放小车\(.\)把第\(1\)次只挂\(1\)条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第\(2\)次挂\(2\)条橡皮筋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为\(2W\),\(…\);橡皮筋对小车做功后而获得的速度可由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测出\(.\)根据第\(4\)次实验的纸带\((\)如图\(2\)所示,图\(2\)中的点皆为计时点\()\)求得小车获得的速度为 ______ \(m\)\(/\) \(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