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某砂场为提高运输效率,研究砂粒下滑的高度与砂粒在传送带上运动的关系,建立如图所示的物理模型。竖直平面内有一倾角θ=37°的直轨道AB,其下方右侧放置一水平传送带,直轨道末端B与传送带间距可近似为零,但允许砂粒通过。转轮半径R=0.4m、转轴间距L=2m的传送带以恒定的线速度逆时针转动,转轮最低点离地面的高度H=2.2m。现将一小物块放在距离传送带高h处静止释放,假设小物块从直轨道B端运动到达传送带上C点时,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变为水平向右。已知小物块与直轨道和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5.(sin37°=0.6)

              (1)若h=2.4m,求小物块到达B端时速度的大小;
              (2)若小物块落到传送带左侧地面,求h需要满足的条件
              (3)改变小物块释放的高度h,小物块从传送带的D点水平向右抛出,求小物块落地点到D点的水平距离x与h的关系式及h需要满足的条件。
            • 2.
              \(2018\)年\(2\)月\(2\)日,我国成功将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张衡一号”发射升空,标志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拥有在轨运行高精度地球物理场探测卫星的国家之一。通过观测可以得到卫星绕地球运动的周期,并已知地球的半径和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若将卫星绕地球的运动看作是匀速圆周运动,且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根据以上数据可以计算出卫星的\((\)  \()\)
              A.密度
              B.向心力的大小
              C.离地高度
              D.线速度的大小
            • 3.
              为了探测引力波,“天琴计划”预计发射地球卫星\(P\),其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16\)倍;另一地球卫星\(Q\)的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4\)倍。\(P\)与\(Q\)的周期之比约为\((\)  \()\)
              A.\(2\):\(1\)
              B.\(4\):\(1\)
              C.\(8\):\(1\)
              D.\(16\):\(1\)
            • 4.
              在一斜面顶端,将甲、乙两个小球分别以\(v\)和\( \dfrac {v}{2}\)的速度沿同一方向水平抛出,两球都落在该斜面上。甲球落至斜面时的速率是乙球落至斜面时速率的\((\)  \()\)
              A.\(2\)倍
              B.\(4\)倍
              C.\(6\)倍
              D.\(8\)倍
            • 5. 一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现对其施加一恒力,且原来作用在质点上的力不发生改变,则\((\)  \()\)
              A.质点速度的方向总是与该恒力的方向相同
              B.质点速度的方向可能总是与该恒力的方向垂直
              C.质点加速度的方向总是与该恒力的方向相同
              D.质点单位时间内速率的变化量总是不变
            • 6.
              如图,半圆形光滑轨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半圆的直径与地面垂直,一小物块以速度\(v\)从轨道下端滑入轨道,并从轨道上端水平飞出,小物块落地点到轨道下端的距离与轨道半径有关,此距离最大时对应的轨道半径为\((\)重力加速度为\(g)(\)  \()\)
              A.\( \dfrac {v^{2}}{16g}\)
              B.\( \dfrac {v^{2}}{8g}\)
              C.\( \dfrac {v^{2}}{4g}\)
              D.\( \dfrac {v^{2}}{2g}\)
            • 7.
              如图,海王星绕太阳沿椭圆轨道运动,\(P\)为近日点,\(Q\)为远日点,\(M\),\(N\)为轨道短轴的两个端点,运行的周期为\(T_{0}\),若只考虑海王星和太阳之间的相互作用,则海王星在从\(P\)经\(M\),\(Q\)到\(N\)的运动过程中\((\)  \()\)
              A.从\(P\)到\(M\)所用的时间等于\( \dfrac {T_{0}}{4}\)
              B.从\(Q\)到\(N\)阶段,机械能逐渐变大
              C.从\(P\)到\(Q\)阶段,速率逐渐变小
              D.从\(M\)到\(N\)阶段,万有引力对它先做负功后做正功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