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状态从\(A→B→C→D→A\)的变化过程可用如图所示的\(p-V\)图线描述,其中\(D→A\)为等温线,气体在状态\(A\)时温度为\(=300K\),求:


              \((1)\)气体在状态\(C\)时温度\(T_{C}\);

              \((2)\)若气体在\(A→B\)过程中吸热\(1000J\),则在\(A→B\)过程中气体内能如何变化?变化了多少?

            • 2. 如图所示,\(A\)、\(B\)气缸的长度均为\(60cm\),截面积均为\(40cm^{2}\),\(C\)是可在气缸内无摩擦滑动的、体积不计的活塞,\(D\)为阀门\(.\)整个装置均由导热材料制成\(.\)原来阀门关闭,\(A\)内有压强\(P_{A}=2.4×10^{5}Pa\)的氧气\(.B\)内有压强\(P_{B}=1.2×10^{5}Pa\)的氢气\(.\)阀门打开后,活塞\(C\)向右移动,最后达到平衡\(.\)求:
              Ⅰ\(.\)活塞\(C\)移动的距离及平衡后\(B\)中气体的压强;
              Ⅱ\(.\)活塞\(C\)移动过程中\(B\)中气体是吸热还是放热\((\)简要说明理由\().(\)假定氧气和氢气均视为理想气体,连接气缸的管道体积可忽略\()\)
            • 3.

              如图所示,总长度为\(15cm\)的气缸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活塞的质量\(m=20kg\),横截面积\(S=100m^{2}\),活塞可沿气缸壁无摩擦地滑动但不漏气,开始时活塞与气缸底的距离\(12cm\),外界气温为\(27℃\),大气压强为\(1.0×10^{5}pa\),将气缸缓慢地转到开口向上的竖直位置,待稳定后对缸内气体逐渐加热,使活塞上表面刚好与气缸口相平,取\(g=10m/s^{2}\),求:

              \(①\)活塞上表面刚好与气缸口相平时气体的温度为多少?

              \(②\)在对气缸内气体加热的过程中,吸收了\(189J\)的热量,则气体增加的内能是多少?

            • 4.

              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T\)型活塞在气缸内封闭一定量的理想气体,活塞的厚度和体积可忽略不计,距气缸底部\(h\)\({\,\!}_{0}\)处连接一\(U\)形细管\((\)管内气体的体积忽略不计\().\)初始时,封闭气体温度为\(T\)\({\,\!}_{0}\),活塞距离气缸底部为\(1.5h\)\({\,\!}_{0}\),两边水银柱存在高度差\(.\)已知水银密度为\(ρ\),大气压强为\(P\)\({\,\!}_{0}\),气缸横截面积为\(S\),活塞竖直部分高为\(1.2h\)\({\,\!}_{0}\),重力加速度为\(g\),求:


              \((1)\)通过制冷装置缓慢降低气体温度,当温度为多少时两边水银面恰好相平.

              \((2)\)从开始至两水银面恰好相平的过程中,若气体放出的热量为\(Q\),求气体内能的变化.

            • 5.

              如图,一根两端开口、横截面积为\(S=2 cm^{2}\)足够长的玻璃管竖直插入水银槽中并固定\((\)插入水银槽中的部分足够深\().\)管中有一个质量不计的光滑活塞,活塞下封闭着长\(L=21cm\)的气柱,气体的温度为\(t_{1}=7 ℃\),外界大气压取\(p_{0}=1.0×10^{5} Pa(\)相当于\(75 cm\)高的汞柱压强\()\).


              \((1)\)若在活塞上放一个质量为\(m=0.1 kg\)的砝码,保持气体的温度\(t_{1}\)不变,则平衡后气柱为多长?\((g=10 m/s^{2})\)

              \((2)\)若保持砝码的质量不变,对气体加热,使其温度升高到\(t_{2}=77 ℃\),此时气柱为多长?

              \((3)\)若在\((2)\)过程中,气体吸收的热量为\(10 J\),则气体的内能增加多少?

            • 6.

              A.\((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石墨和金刚石是晶体,玻璃和木炭是非晶体   

              B.同种元素形成晶体只能有一种排列规律

              C.晶体的分子\((\)或原子、离子\()\)排列是有规则的   

              D.晶体有确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

              E.晶体的物理性质是各向异性的,非晶体是各向同性的

              \((2)\)如图所示,可自由移动的活塞将密闭的气缸分为体积相等的上下两部分\(A\)和\(B\)。初始状态时,\(A\)、\(B\)中气体的温度都是\(800 K\),\(B\)中气体的压强为\(1.25×10^{5} Pa\),活塞质量\(m=2.5 kg\),气缸横截面积\(S=10 cm^{2}\),气缸和活塞都是由绝热的材料制成。现保持\(B\)中气体温度不变,设法缓慢降低\(A\)中气体的温度,使\(A\)中气体体积变为原来的\( \dfrac{3}{4}\),若不计活塞与气缸壁之间的摩擦,\(g\)取\(10 m/s^{2}\),求降温后\(A\)中气体的温度。




              B.\((1)\)一列简谐横波以\(0.8 m/s\)的波速沿\(x\)轴传播,\(t=0\)时刻波形如图中实线所示,经过\(0.2 s\),波形如图中虚线所示,图中\(A\)点是介质中\(x=4 cm\)的一个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这列波的传播方向沿\(x\)轴正方向       

              B.这列波的传播方向沿\(x\)轴负方向

              C.\(t=0\)时,质点\(A\)正沿\(y\)轴正方向运动   

              D.质点\(A\)在\(0~0.3 s\)时间内经过的路程为\(0.16 m\)

              E.质点\(A\)在\(0.1 s\)时刻速度与加速度方向相反

               \((2)\)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半圆形玻璃砖的平面水平放置,竖直的光屏紧挨玻璃砖。一束红光沿半径方向射向玻璃砖的圆心\(O\),当红色光在玻璃砖平面上入射角为\(30^{\circ}\)时,光屏上会出现两个红色光斑,当入射角为\(45^{\circ}\)时,光屏上恰好只剩一个红色光斑,求:


              \(①\)玻璃砖的折射率;      \(②\)当入射角为\(30^{\circ}\)时两个光斑间的距离。

            • 7.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液体的表面层内分子分布比较稀疏,分子间表现为引力

              B.空气的相对湿度越大,人们感觉越潮湿

              C.布朗运动是指悬浮在液体中的小颗粒中的分子运动

              D.非晶体的物理性质各向同性而晶体的物理性质都是各向异性

              E.当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


              \((2)\)如图,导热性能极好的汽缸,高为\(L\)\(=1.0 m\),开口向上固定在水平面上,汽缸中有横截面积为\(S\)\(=100 cm^{2}\)、质量为\(m\)\(=20 kg\)的光滑活塞,活塞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封闭在汽缸内。当外界温度为\(t\)\(=27℃\)、大气压为\(p\)\({\,\!}_{0}=1.0×10^{5} Pa\)时,气柱高度为\(l\)\(=0.80 m\)。汽缸和活塞的厚度均可忽略不计,\(g\)取\(10 m/s^{2}\)。

              \((1)\)如果气体温度保持不变,将活塞缓慢拉至汽缸顶端。在顶端处,竖直拉力\(F\)有多大?

              \((2)\)如果仅因为环境温度缓慢升高导致活塞上升,当活塞上升到汽缸顶端时,环境温度为多少摄氏度?

            • 8.

              \((1)\)关于热学知识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温度降低,物体内所有分子运动的速度不一定都变小

              B.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热运动

              C.将大颗粒的盐磨成细盐,就变成了非晶体

              D.第二类永动机虽然不违反能量守恒定律,但它是制造不出来的

              E.在绝热条件下压缩气体,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加   


              \((2)\)如图所示,一个上下都与大气相通的直圆筒,内部横截面积为\(S = 0.01m^{2}\),中间用两个活塞\(A\)和\(B\)封住一定质量的气体。\(A\),\(B\)都可沿圆筒无摩擦地上下滑动,且不漏气。\(A\)的质量不计,\(B\)的质量为\(M\),并与一劲度系数为\(k = 5×10^{3} N/m\)的较长的弹簧相连。已知大气压\(p_{0} = 1×10^{5}Pa\),平衡时两活塞之间的距离\(L_{0}= 0.6 m\),现用力压\(A\),使之缓慢向下移动一段距离后,保持平衡。此时用于压\(A\)的力\(F = 500 N\)。求活塞\(A\)下移的距离。


            • 9. (2016•马鞍山一模)如图所示,竖直放置U形玻璃管与容积为V0=15cm3的金属球形容器连通,玻璃管左侧横截面积为右侧横截面积的4倍.右侧玻璃管和球形容器中用水银柱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开始时,U形玻璃管右侧水银面比左侧水银面高出h1=15cm,右侧玻璃管内水银柱上方空气柱长h0=9cm.现缓慢向左管中加入水银,使两边水银柱达到同一高度,玻璃管和金属球导热良好.(已知大气压P0=75cmHg,U形玻璃管的右侧横截面积为S=1cm2).求:
              ①此过程中被封气体内能如何变化?吸热还是放热?
              ②需要加入的水银体积.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