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1)\)关于摩擦起电、传导起电、感应起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

              A.这是起电的三种不同方式

              B.这三种方式都产生了电荷

              C.这三种起电方式的实质是一样的,都是电子在转移

              D.这三种方式都符合电荷守恒定律

              \((2)\)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电磁波在真空中的速度为\(c=3.00×10^{8}m/s\)

              B.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均属于电磁波

              C.手机既可接收电磁波,又可发射电磁波

              D.电磁波不能传播能量

              \((3)\)关于磁感线的概念和性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磁感线上各点的切线方向就是小磁针静止时北极的指向

              B.磁场中任意两条磁感线有可能相交

              C.铁屑在磁场中的分布所形成的曲线就是实际存在的磁感线

              D.磁感线总是从磁体的\(N\)极发出终止于磁体的\(S\)极

              \((4)\)下列电器在工作时,主要利用电流热效应的是________.

              A.电动机

              B.电风扇

              C.电话机

              D.电饭锅

              \((5)\)已知我国家庭电路中的交流电变化的关系为\(\mu =220\sqrt{2}\sin 100\pi t(V)\),则它的频率是________\(Hz\),则此交流电的电压有效值是________\(V\).

              \((6)\)在某电场中的\(P\)点,放一带电量\(q_{1}=3.0×10^{-10}C\)的检验电荷,测得该电荷受到的电场力大小为\(F_{1}=9.0×10^{-8}N\),方向水平向右\(.\)求:

              \(①P\)点的场强大小和方向;

              \(②\)若在\(P\)点放一带电量为\(q_{2}=1.0×10^{-10}C\)的检验电荷,\(q_{2}\)受到的电场力\(F_{2}\)的大小和方向.

            • 2. 两个相同的金属小球\(M\),\(N\),带电量分别为\(-4\) \(q\)和\(+2\) \(q\)\(.\)两球接触后分开,\(M\),\(N\)的带电量分别为
              A.\(+3\) \(q\),\(-3\) \(q\)
              B.\(-2\) \(q\),\(+4\) \(q\)
              C.\(+2\) \(q\),\(-4\) \(q\)
              D.\(-\) \(q\),\(-\) \(q\)
            • 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把带电体移近陶瓷瓶,会使陶瓷瓶带电
              B.形状不同或体积不同的两个带电物体接触后,电量不会平分
              C.电荷在转移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
              D.最小的电荷量是电子所带的电荷的绝对值,最早由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测量得出
            • 4.



              \((\)选修\(—1)\)

              \((1)\)通过一系列实验,发现了电流的发热规律的物理学家是________.
              A.焦耳\(B.\)库仑\(C.\)安培\(D.\)法拉第
              \((2)\)如图所示的直线电流磁场的磁感线,正确的是________.
              A.B.C.D.
              \((3)\)移动通信诞生于\(19\)世纪末,发展到\(20\)世纪中叶以后个人移动电话逐渐普及,如图所示\(.\)下列关于移动电话功能的判断正确的是________.

              A.移动电话可以发射电磁波
              B.移动电话不可以接收电磁波
              C.移动电话只是一个电磁波发射器
              D.移动电话只是一个电磁波接收器
              \((4)\)真空中有两个点电荷,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为\(F\),若将每个点电荷的电荷量都增加一倍,同时使它们之间的距离减半,那么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将变为________.
              A.\(16FB.4FC\).\( \dfrac{F}{4} \)D.\( \dfrac{F}{16} \)
              \((5)\)如图,桌面上放一闭合金属线圈,把一竖立的条形磁铁从位置\(A\)快速移到桌面上的位置\(B\),则此过程线圈中\((\)填“有”或“无”\()\)感应电流\(.\)若此实验做了两次,磁铁从位置\(A\)移到位置\(B\)的时间第一次比第二次长,则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第一次比第二次________\((\)填“大”或“小”\()\).

              \((6)\)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两平行金属导轨\(ab\)、\(cd\),间距为\(0.5m\),其上垂直于导轨放置质量为\(0.05kg\)的直金属棒,整个装置放在方向跟导轨平行的匀强磁场中\(.\)当金属棒中的电流为\(2A\)时,它对导轨的压力恰好为零,取\(g=10m/s^{2}.\)求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和方向.
              \((\)选修\(3—1)\)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由库仑定律\(F=k \dfrac{{q}_{1}{q}_{2}}{{r}^{2}} \)可知,当\(r→0\)时,\(F→∞B.\)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导体内部电场强度处处为\(0C.\)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越大,则该点的电势越高\(D.\)电场线与等势面平行
              \((2)\)如图所示是某一磁场部分磁感线的分布示意图,\(P\)、\(Q\)是其中一条磁感线上的两点,关于这两点的磁感应强度,下列判断正确的是________.

              A.\(P\)点的磁感应强度比\(Q\)点的大
              B.\(P\)点的磁感应强度比\(Q\)点的小
              C.\(P\)、\(Q\)两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
              D.无法比较\(P\)、\(Q\)两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
              \((3)\)如图所示为一匀强电场,某带电粒子从\(A\)点运动到\(B\)点,在这一运动过程中克服重力做的功为\(2.0J\),电场力做的功为\(1.5J.\)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粒子带负电\(B.\)粒子在\(A\)点的电势能比在\(B\)点少\(1.5JC.\)粒子在\(A\)点的动能比在\(B\)点多\(1.5JD.\)粒子在\(A\)点的机械能比在\(B\)点少\(1.5J\)
              \((4)\)如图所示,平板下方有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粒子\((\)小计重力\()\)在纸面内沿垂直于平板的方向从板上小孔\(P\)射人磁场,并打在板上的\(Q\)点,已知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粒子的速度大小为\(v\),由此可知________.

              A.该带电粒子带正电,\(P\)、\(Q\)间的距离\(L= \dfrac{2mv}{qB} \)
              B.该带电粒子带正电,\(P\)、\(Q\)间的距离\(L= \dfrac{mv}{qB} \)
              C.该带电粒子带负电,\(P\)、\(Q\)间的距离\(L= \dfrac{2mv}{qB} \)
              D.该带电粒子带负电,\(P\)、\(Q\)间的距离\(L= \dfrac{mv}{qB} \)
              \((5)\)某同学使用多用电表测量小灯泡的电压和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他利用如图甲、乙所示的电路进行了正确的操作和测量,图________\((\)填“甲”或“乙”\()\)中多用电表测量的是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图________\((\)填“甲”或“乙”\()\)中多用电表测量的是小灯泡两端的电压.

              \((6)\)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两根平行金属导轨相距\(L=0.4m\),上面有一金属棒\(PQ\)垂直导轨放置,并处于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8=0.5T\),与导轨相连的电源电动势\(E=d.5V\),内阻\(r=1.0Ω\),电阻\(R=8.0Ω\),其他电阻不计,闭合开关\(S\)后,金属棒\(PQ\)仍然静止不动\(.\)求:

              \(①\)闭合回路中电流的大小;\(②\)金属棒\(PQ\)所受安培力的大小和方向;\(③\)金属棒\(PQ\)所受静摩擦力的大小.

            • 5.

              如图所示,\(A\)\(B\)是带电量相等、质量相等的金属小球\((\)可视为点电荷\()\),都用同样长度的绝缘细线挂在绝缘的墙上\(O\)点,\(A\)球靠墙且其悬线刚好竖直,\(B\)球悬线偏离竖直方向一定角度而静止,由于某种原因要使两球再次静止时它们之间的距离变为原来的一半,则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


              A.将 \(A\)球电荷量变为原来的四分之一

              B.将 \(B\)质量变为原来的八倍

              C.用四个与 \(B\)形状大小完全相同且不带电的金属球依次与 \(B\)充分接触并移开

              D.用三个与 \(B\)形状大小完全相同且不带电的金属球依次与 \(B\)充分接触并移开
            • 6.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静电感应不是创造电荷,只是电荷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B.摩擦起电时,一个物体失去一些电子而带正电,另一个物体得到这些电子而带负电
              C.摩擦和感应都能使电子转移,只不过前者使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而后者则使电子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D.一个带电体接触一个不带电的物体,两个物体可能带上异种电荷
            • 7.
              毛皮与橡胶棒摩擦后,橡胶棒带负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毛皮不带电,因为在此过程中创造了负电荷
              B.毛皮带负电,因为在此过程中创造了负电荷
              C.毛皮带正电,因为毛皮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橡胶棒上
              D.毛皮带负电,因为橡胶棒上的一些负电荷转移到毛皮上
            • 8.

              两个分别带有电荷量\(-Q\)和\(+3Q\)的相同金属小球\((\)均可视为点电荷\()\),固定在相距为\(r\)的两处,它们间库仑力的大小为\(F\)。两小球相互接触后将其固定距离变为\(r/2\),则两球间库仑力的大小为(    )

              A.\((1/12)F\)
              B.\((3/4)F\)
              C.\((4/3)F\)
              D.\(12F\)
            • 9. 如图所示,在用丝绸摩擦玻璃棒起电的过程中


              A.通过摩擦创造了电荷
              B.丝绸得到电子带负电
              C.玻璃棒得到电子带正电
              D.玻璃棒带正电,丝绸不带电
            • 10. 用一根跟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靠近不带电验电器的金属小球\(a(\)如图\()\),然后用手指瞬间接触一下金属杆\(c\)后拿开橡胶棒,这时验电器小球\(a\)和金箔\(b\)的带电情况是\((\)  \()\)
              A.\(a\)带正电,\(b\)带负电.
              B.\(a\)、\(b\)均带负电
              C.\(a\)、\(b\)均带正电
              D.\(a\)带负电,\(b\)带正电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