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16•怀柔区模拟)一列简谐横波,在t=6.0s时的波形如图(甲)所示,图(乙)是这列波中质点P的振动图线,那么该波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方向是(  )
              A.v=0.20m/s,向左传播
              B.v=0.20 m/s,向右传播
              C.v=0.15 m/s,向左传播
              D.v=0.15 m/s,向右传播
            • 2. 一振动周期为T、振幅为A、位于x=0点的波源从平衡位置沿y轴正向开始做简谐运动.该波源产生的一维简谐横波沿x轴正向传播,波速为v,传播过程中无能量损失.一段时间后,该振动传播至某质点P,关于质点P振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振幅一定为A
              B.周期一定为T
              C.速度的最大值一定为v
              D.开始振动的方向沿y轴向上或向下取决于它离波源的距离
              E.若P点与波源距离s=vT,则质点P的位移与波源的相同
            • 3. (2016•河南二模)如图,a、b、c、d是均匀媒质中x轴上的四个质点,相邻两点的间距依次为2m、4m和6m.一列简谐横波以2m/s的波速沿x轴正向传播,在t=0时刻到达质点a处,质点a由平衡位置开始竖直向下运动,t=3s时a第一次到达最高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t=6s时刻波恰好传到质点d处
              B.在t=5s时刻质点c恰好到达最高点
              C.质点b开始振动后,其振动周期为4s
              D.在4s<t<6s的时间间隔内质点c向上运动
              E.当质点d向下运动时,质点b一定向上运动
            • 4. 图甲为一简谐横波在t=1.Os时的图象,图乙为x=4m处的质点P的振动图象.试求:
              (1)该波的波速为多少?
              (2)再经过3.5s时,质点P的位移大小;在此3.5s时间内质点P通过的路程.
            • 5. 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波速v=0.5m/s,某时刻的波形如图中实线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列简谐横波的振幅为0.2m
              B.该列简谐横波的波长为2.0 m
              C.该列简谐横波的周期为2s
              D.x=1.0m处的质点正沿x轴正方向移动
            • 6. 如图所示,A、B和O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波源O产生的横波沿该直线向左、右两侧传播,波速均为v.当波源起振后经过时间△t1,A点起振,再经过时间△t2,B点起振,此后A、B两点的振动方向始终相反,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B两点的起振方向相同
              B.波源周期的最大值为△t2
              C.该列横波的波长为
              2v-△tx
              2n+1
              (n=0,1,2,…)
              D.A、B两点之间的距离一定为半波长的奇数倍
            • 7. 【物理-选修3-4】
              (1)如图1所示为一列在均匀介质中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波速为2m/s,则
              A.质点P此时刻的振动方向沿y轴负方向
              B.P点的振幅比Q点的小
              C.经过△t=4s,质点P将向右移动8m
              D.经过△t=4s,质点Q通过的路程是0.4m

              (2)如图2所示,直角玻璃三棱镜置于空气中,已知∠A=60°,∠C=90°,一束极细的光于AC的中点D垂直AC面入射,AD的长度为a,棱镜的折射率为n=
              2
              ,求:
              (Ⅰ)光从棱镜第一次射入空气时的折射角;
              (Ⅱ)光从进入棱镜到它第一次射入空气所经历的时间(设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
            • 8. 【选做题】请从A、B两模块中选定一个模块作答,如都作答则按A模块评分,本题选择题4分,非选择题8分,共12分.
              A、(选修模块3-4)
              (1)图一中所示是用光学的方法来检查一物体表面平整程度的装置,其中A为标准平板,B为被检查的物体,C为单色入射光.如要说明能检查平面平整程度的道理,则需要用到下列哪些光学概念?    
              A.反射和干涉B.全反射和干涉
              C.反射和衍射D.全反射和衍射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x射线穿透物质的本领比γ射线更强
              B.红光由空气进入水中,波长变长、颜色不变
              C.狭义相对论认为物体的质量与其运动状态有关
              D.观察者相对于频率一定的声源运动时,接受到声波的频率可能发生变化
              (3)在某介质中形成一列简谐波,波向右传播,在0.1s时刻刚好传到B点,波形如图二中实线所示,且再经过0.6s,P点也开始振动.

              求:
              ①该列波的周期T;
              ②从t=0时刻起到P点第一次达到波峰时止,O点对平衡位置的位移y0及其所经过的路程s0各为多少?
              B、(选修模块3-5)
              (1).人们在研究原子结构时提出过许多模型,其中比较有名的是枣糕模型和核式结构模型,它们的模型示意图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α粒子散射实验与枣糕模型和核式结构模型的建立无关
              B.科学家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否定了枣糕模型,建立了核式结构模型
              C.科学家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否定了核式结构模型,建立了枣糕模型
              D.科学家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否定了枣糕模型和核式结构模型,建立了波尔的原子模型
              (2)从氢气放电管可以获得氢原子光谱.1885年瑞士中学教师巴尔末对当时已发现的在可见光区的谱线做了分析,发现这些谱线的波长可以用一个公式表示.如果采用波长λ的倒数,这个公式可写作:
              1
              λ
              =Rn(
              1
              22
              -
              1
              n2
              )(n=3,4,5,6,…)(RH
              为常数)
              自巴尔末系发现后,人们又在紫外区和红外区发现了一些新的谱线,这些谱线也可以用类似巴尔末的简单公式来表示,例如赖曼系公式:
              1
              λ
              =RH(
              1
              12
              -
              1
              n2
              )(n=2,3,4,5,…)
              (RH为常数)
              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提出了著名的原子结构和氢光谱理论.上述两个公式中的n在波尔理论中被称为量子数.玻尔氢原子理论的能级图如图所示.

              阅读了上面的资料后,你认为巴尔末系是氢原子能级图中的    
              A.线系I    B.线系II    C.线系III D.线系IV
              (3)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个静止的质量为M的木块,一颗质量为m的子弹以初速度v0水平射入木块而没有穿出,子弹射入木块的最大深度为d.设子弹射入木块的过程中木块运动的位移为s,子弹所受阻力恒定.试证明:s<d.
            • 9. 如图所示,两列简谐横波分别沿x轴正方向和负方向传播,两波源分别位于x=-2×10-1m和x=12×10-1m处,两列波的波速均为v=0.4m/s,两波源的振幅均为A=2cm.图示为t=0时刻两列波的图象(传播方向如图),此刻平衡位置处于x=0.2m和0.8m的P、Q两质点刚开始振动.质点M的平衡位置处于x=0.5m处,关于各质点运动情况的判断正确的是(  ) 
              A.质点P、Q都首先沿y轴正方向运动
              B.t=0.75s时刻,两波相遇
              C.t=1s时刻,质点M的位移为+4cm
              D.t=1s时刻,质点M的位移为-4cm
            • 10. (2010秋•泗阳县校级月考)A.(选修模块3-3)
              二氧化碳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之一,人类在采取节能减排措施的同时,也在研究控制温室气体的新方法,目前专家们正在研究二氧化碳的深海处理技术.
              (1)在某次实验中,将一定质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封闭在一可自由压缩的导热容器中,将容器缓慢移到海水某深处,气体体积减为原来的一半,不计温度变化,则此过程中    
              A.封闭气体对外界做正功            B.封闭气体向外界传递热量
              C.封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      D.封闭气体组成的系统的熵减小
              (2)实验发现,二氧化碳气体在水深170m处变成液体,它的密度比海水大,靠深海的压力使它永沉海底,以减少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量.容器中的二氧化碳处于汽液平衡状态时的压强随温度的增大而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在二氧化碳液体表面,其分子间的引力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斥力.
              (3)实验发现,在水深300m处,二氧化碳将变成凝胶状态,当水深超过2500m时,二氧化碳会浓缩成近似固体的硬胶体.设在某状态下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为ρ,摩尔质量为M,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将二氧化碳分子看作直径为D的球,体积为于
              1
              6
              π
              D3,则在该状态下体积为V的二氧化碳气体变成固体后体积为多少?
              B.(选修模块3-4)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相对论认为时间和空间与物质的运动状态有关
              B.用激光读取光盘上记录的信息是利用激光平行度好的特点
              C.一列波在向前传播,当波源突然停止振动时,其他质点也同时停止振动
              D. 单摆的摆长增大后,简谐运动的频率会变大
              (2)我国正在大规模建设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它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起来,能提供无线网络、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信息服务.某移动运营商采用1.8x109HZ的电磁波传递信号,此电磁波在真空中的波长为    m;在通话时,手机将声音信号转变成电信号,再经过    (选填“调谐”、“调制”或“解调”)后,把信号发送到基站中转.
              (3)在某科技馆内放置了一个高大的半圆柱形透明物体,其俯视图如图所示,0为半圆的圆心.甲、乙两同学为了估测该透明体的折射率,进行了如下实验.他们分别站在A、O处时,相互看着对方,然后两人贴着柱体慢慢向一侧运动,到达B、C处时,甲刚好看不到乙.已知半圆柱体的半径为R,OC=0.6R,BC⊥OC,则半圆柱形透明物体的折射率为多少?
              C.(选修模块3-5)
              (1)下列物理实验中,能说明粒子具有波动性的是    
              A.通过研究金属的遏止电压与入射光频率的关系,证明了爱因斯坦方程的正确性
              B.通过测试多种物质对X射线的散射,发现散射射线中有波长变大的成分
              C.通过电子双缝实验,发现电子的干涉现象
              D.利用晶体做电子束衍射实验,证实了电子的波动性
              (2)氢原子的能级如图所示.有一群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这群氢原子能发出    种谱线,发出的光子照射某金属能产生光电效应现象,则该金属的逸出功应小于    eV.
              (3)近年来,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取得了重大进展,它利用的核反应方程是
               
              2
              1
              H+
               
              3
              1
              H
               
              4
              2
              He+
               
              1
              0
              n
              .若
               
              2
              1
              H
               
              3
              1
              H
              迎面碰撞,初速度大小分别为v1、v2
               
              2
              1
              H
               
              3
              1
              H
               
              4
              2
              He、
               
              1
              0
              n
              的质量分别为m1、m2、m3、m4,反应后
               
              4
              2
              He的速度大小为v3,方向与
               
              2
              1
              H
              的运动方向相同,求中子
               
              1
              0
              n
              的速度
              (选取m的运动方向为正方向,不计释放的光子的动量,不考虑相对论效应).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