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彩虹的产生原因是光的色散,如图所示为太阳光射到空气中小水珠时的部分光路图,其中a、b为两种单色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真空中a光波长小于b光波长
              B.在真空中a光速度大于b光速度
              C.用同一单缝衍射装置看到的a光衍射条纹的中央亮纹比b光的窄
              D.用同一双缝干涉装置看到的a光干涉条纹间距比b光干涉条纹间距宽
            • 2. 我们生活中的物理现象随处可见,下列物理现象分别属于波的(  )
              (1)“闻其声而不见其人”;
              (2)在春天里一次闪电过后,有时雷声轰鸣不绝;
              (3)学生围绕振动的音叉转一圈会听到忽强忽弱的声音;
              (4)当正在鸣笛的火车向着我们急驶而来时,我们听到汽笛声的音调变高.
              A.反射、衍射、干涉、多普勒效应
              B.折射、衍射、多普勒效应、干涉
              C.反射、折射、干涉、多普勒效应
              D.衍射、反射、干涉、多普勒效应
            • 3. (2011•赣县校级模拟)[物理--选修3-4]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交通警通过发射超声波测量车速,利用了波的干涉原理
              B.电磁波的频率越高,它所能携带的信息量就越大,所以激光可以比无线电波传递更多的信息
              C.单缝衍射中,缝越宽,条纹越亮,衍射现象也越明显
              D.地面上测得静止的直杆长为L,则在沿杆方向高速飞行火箭中的人测得杆长应小于L
              (2)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如图1所示,质点P此时刻沿-y运动,经过0.1s第一次到达平衡位置,波速为5m/s,那么:
              ①该波沿    (选填“+x”或“-x”)方向传播;
              ②图中Q点(坐标为x=7.5m的点)的振动方程y=    cm;
              ③P点的横坐标为x=    m.
              (3)如图2所示,A、B、C为等腰棱镜,D为AB的中点,a、b两束不同频率额的单色光垂直AB边射入棱镜,两束光在AB面上的入射点是D的距离相等,两束光通过棱镜折射后相交于图中P点.则a光通过棱镜的时间    b光通过棱镜的时间(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a、b两束光从同一介质射入真空过程中,a光发生全反射临界角    b光发生全反射临界角(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 4. (2011•碑林区校级模拟)(1)如图1所示,是两个城市间的光缆中的一条光导纤维的一段,光缆总长为L,它的玻璃芯的折射率为n1,外层材料的折射率为n2.若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近似为c,则对于光由它的一端射入经多次全反射后从另一端射出的过程中,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n1<n2,光通过光缆的时间等于
              n
               
              1
              L
              c

              B.n1<n2,光通过光缆的时间大于
              n
               
              1
              L
              c

              C.n1>n2,光通过光缆的时间等于
              n
               
              1
              L
              c

              D.n1>n2,光通过光缆的时间大于
              n
               
              1
              L
              c

              (2)图2为某一报告厅主席台的平面图,AB是讲台,S1、S2是与讲台上话筒等高的喇叭,它们之间的相互位置和尺寸如图所示.报告者的声音放大后经喇叭传回话筒再次放大时可能会产生啸叫.为了避免啸叫,话筒最好摆放在讲台上适当的位置,在这些位置上两个喇叭传来的声音因干涉而相消.已知空气中声速为340m/s,若报告人声音的频率为136Hz,问讲台上这样的位置有多少个?
            • 5.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面附近有一高速水平飞过的火箭,地面上的人观察到的“火箭长度”要比火箭上的人观察到的“火箭长度”短一些
              B.拍摄玻璃橱窗内的物品时,往往在镜头前加一个偏振片以增加透射光的强度
              C.变化的电场一定产生变化的磁场;变化的磁场一定产生变化的电场
              D.单摆在周期性外力作用下做受迫振动,其振动周期与单摆的摆长有关
              E.次声波是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它比超声波更易发生衍射
              F.一列加速驶出车站的火车,站台上的人听到汽笛音调变高了
              (2)空间中存在一列向右传播的简谐横波,波速为2m/s,在t=0时刻的波形如图(1)所示.试写出x=2.0m处质点的位移--时间关系表达式    ;若空间中存在振幅不同,波速相同的两列机械波相向传播,它们的周期均为T,t=0时刻两列波的波形如图(2)所示,请定性画出t1=
              T
              4
              时刻的波形图.
              (3)如图(3)所示,置于空气中的一不透明容器内盛满某种透明液体,容器高为6.0cm,其底部紧靠器壁处有一竖直放置的3.0cm长的线光源,顶部一部分开口,另一部分封闭,封闭部分的内表面涂有8.0cm长的吸光物质(光线射到吸光物质上,会被全部吸收),靠近容器右端有一水平放置的与液面等高的望远镜用来观察线光源,此时通过望远镜恰好只能看到线光源的底端.求此液体的折射率n.
            • 6. (1)一光线以很小的入射角i射入一厚度为d、折射率为n的平板玻璃,求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距离(θ很小时.sinθ=θ,cosθ=1)
              (2)如图为某一报告厅主席台的平面图,AB是讲台,S1、S2是与讲台上话筒等高的喇叭,它们之间的相互位置和尺寸如图所示.报告者的声音放大后经喇叭传回话筒再次放大时可能会产生啸叫.为了进免啸叫,话筒最好摆放在讲台上适当的位置,在这些位置上两个喇叭传来的声音因干涉而相消.已知空气中声速为340m/s,若报告人声音的频率为136Hz,问讲台上这样的位置有多少个?
            • 7. 对声波的各种现象,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空房子里讲话,声音特别响,这是声音的共鸣现象
              B.绕正在发音的音叉走一圈,可以听到忽强忽弱的声音,这是声音的干涉现象
              C.隔墙有耳,属于声波的衍射现象
              D.把耳朵贴在铁轨上可以听到远处的火车声,属于多普勒效应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