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某金属材料的逸出功为\(4.2 eV\),现用波长\(200 nm\)的光照射该金属的表面\(.\)已知\(h=6.63×10^{-34}J·s\),\(( 1eV=1.6×10^{-19}J)\)求:


              \((1)\)该金属的截止频率;

              \((2)\)在光电管两极加正向电压\(U_{AK}=3.0V\)时,光电子到达阳极时的最大动能;

              \((3)\)遏止电压.

            • 2.

              氢原子处于基态时,原子能量\(E_{1}=-13.6eV\),已知电子电量\(e =1.6×10^{—19}C\),电子质量\(m=0.91×10^{—30}kg\),氢的核外电子的第一条可能轨道的半径为\(r_{1}=0.53×10^{-10}m.\)

              \((1)\)若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绕核运动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处于\(n=2\)的定态与\(n=4\)的定态电子运动周期之比\(? (r_{n}=n^{2}r_{1})\)

              \((2)\)若要使处于\(n=2\)的氢原子电离,至少要用频率多大的电磁波照射氢原子?

              \((3)\)若已知钠的极限频率为\(6.00×10^{14}Hz\),今用一群处于\(n=4\)的激发态的氢原子发射的光照射钠,试通过计算说明有几条谱线可使钠发生光电效应?\((\)其中\(h=6.63×10^{-34}J·s)\)

            • 3.

              如图,在足够长的光滑水平面上,物体\(A\)、\(B\)、\(C\)位于同一直线上,\(A\)位于\(B\)、\(C\)之间。\(A\)的质量为\(m\),\(B\)、\(C\)的质量都为\(M=2m\),三者均处于静止状态。现使\(A\)以速度\(v_{0}\)向右运动,求:最后\(A\)、\(B\)、\(C\)物体速度大小和方向。设物体间的碰撞都是弹性的。
                                                                           




            • 4. 如图甲所示为研究光电效应的电路图.
              \((1)\)对于某金属用紫外线照射时,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将滑动变阻器滑动片向右移动的过程中,电流表的示数不可能 ______  \((\)选填“减小”、“增大”\().\) 如果改用频率略低的紫光照射,电流表 ______ \((\)选填“一定”、“可能”或“一定没”\()\)有示数.
              \((2)\)当用光子能量为\(5eV\)的光照射时,测得电流计上的示数随电压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 ______ \(J\),金属的逸出功为 ______ J.
            • 5. 用不同频率的光照射某种金属均能产生光电效应,测量该金属的遏止电压\(U_{C}\)与入射光频率\(ν\),作出\(U_{C}-ν\)图象如图,已知电子的电荷量\(e=1.6×10^{-19}C\),请根据图象求出:\((\)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该金属的截止频率\(ν_{C}\);
              \((2)\)普朗克恒量\(h\).
            • 6. 如图所示,当电键\(S\)断开时,用光子能量为\(2.5eV\)的一束光照射阴极\(P\),发现电流表读数不为零。合上电键,调节滑动变阻器,发现当电压表读数小于\(0.60V\)时,电流表读数仍不为零;当电压表读数大于或等于\(0.60V\)时,电流表读数为零。

              \((1)\)求此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的大小。
              \((2)\)求该阴极材料的逸出功。
            • 7.    如图所示,当电键\(S\)断开时,用光子能量为\(2.5eV\)的一束光照射阴极\(P\),发现电流表读数不为零。合上电键,调节滑动变阻器,发现当电压表读数小于\(0.60V\)时,电流表读数仍不为零;当电压表读数大于或等于\(0.60V\)时,电流表读数为零。


              \((1)\)求此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的大小。
              \((2)\)求该阴极材料的逸出功。

            • 8.
              小明用金属铷为阴极的光电管,观测光电效应现象,实验装置示意如图甲所示\(.\)已知普朗克常量\(h=6.63×10^{-34}J⋅s\).

              \((1)\)图甲中电极\(A\)为光电管的 ______ \((\)填“阴极”或“阳极”\()\);
              \((2)\)实验中测得铷的遏止电压\(U_{C}\)与入射光频率\(ν\)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铷的截止频率\(ν_{C}=\) ______ \(Hz\),逸出功\(W_{0}=\) ______ \(J\);
              \((3)\)如果实验中入射光的频率\(ν=7.00×10^{14}Hz\),则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_{k}=\) ______ J.
            • 9.
              如图所示,阴极\(K\)用极限波长\(λ_{0}=0.66μm\)的金属铯制成,用波长\(λ=0.50μm\)的绿光照射阴极\(K\),调整两极板电压,当\(A\)板电压比阴极高处\(2.5V\)时,光电流达到饱和,电流表示数为\(0.64μA\).
              \((1)\)求每秒阴极发射的电子数和电子飞出阴极时的最大初动能;
              \((2)\)如果把照射到阴极的绿光光照强度增大为原来的\(2\)倍,求每秒钟阴极发射的电子数和电子飞出阴极时的最大初动能.
            • 10. 如图甲所示是研究光电效应规律的光电管。用波长 \(λ\)\(=0.50μm\)的绿光照射阴极 \(K\),实验测得流过\(G\)表的电流 \(I\)\(AK\)之间的电势差 \(U_{AK}\)满足如图乙所示规律,取 \(h\)\(=6.63×10^{-34}J·s\)。结合图象,求:\((\)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每秒钟阴极发射的光电子数和光电子飞出阴极\(K\)时的最大动能;

              \((2)\)该阴极材料的极限波长。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