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核所含核子单独存在时的总质量大于该原子核的质量
              B.有\(32\)个半衰期为\(2\) 年的铯\(134\)原子核,经过\(4\)年时间还剩下\(8\)个铯\(134\)
              C.同一光电管中发生光电效应时,增大照射光的频率就能增大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D.氢原子从\(n=6\)能级跃迁至\(n=2\)能级时辐射出频率为\(n\)的光子,从\(n=5\) 能级跃迁至\(n=2\)能级时辐射出频率为\(v_{2}\)的光子,则频率为\(ν_{1}\)的光子能量较大
            • 2.

              光电池是利用光电效应制成的器件,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有(    )

              A.光电池在光线昏暗的地方无法工作     
              B.光电池中吸收了光子能量的电子都能逸出
              C.光电池是把光能转化为电能的一种装置
              D.光电池工作时,入射光越强,光电池转化的电能就越多
            • 3.

              \((1)\)氢原子的能级如图所示,有一群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如果原子\(n=2\)向\(n=1\)跃迁所发生的光正好使某种金属材料产生光电效应,则这群氢原子发出的光谱中共有           条谱线能使该金属产生光电效应;从能级\(n=4\)向\(n=1\)发出的光照射该金属材料,所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               

              \((2)\)一炮弹质量为\(m\),相对水平方向以一定的倾角\(θ\)斜向上发射,发射速度为\(v\),炮弹在最高点爆炸成两块,其中一块沿原轨道返回,质量为\(\dfrac{m}{2} \),求:

              \(①\)另一块爆炸后瞬时的速度大小;

              \(②\)爆炸过程系统增加的机械能。

            • 4.

              图示为研究光电效果的电路图。


              \((1)\)在已发生光电效应现象且光照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光电流未达饱和之前,要增大光电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向____\((\)填“左”或“右”\()\)移,光电流达到饱和值之后,再增大电压,电流_____\((\)填“会”或“不会”\()\)继续增大。

              \((2)\)若在电路图中把电源的正负极对调,其他部分保持不变,则随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_____\((\)填“左”或“右”\()\)移,光电流越来越小,当光电流减小到零时对应的电压\(U\)称为_____,它的存在意味着光电子具有一定的初速度。

            • 5.

              关于光电效应,有如下几种陈述,其中正确的是                

              A.入射光越强,饱和光电流越大

              B.遏止电压与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

              C.用不可见光照射金属一定比用可见光照射同种金属产生的光电子的初动能要大
              D.对于任何一种金属都存在一个“最大波长”,入射光的波长必须小于这个波长,才能产生光电效应
            • 6.

              \(.\)如图所示是研究光电效应的电路。某同学利用该装置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得到了三条光电流\(I\)与\(A\)、\(K\)两极之间的电极\(U_{AK}\)的关系曲线\((\)甲光、乙光、丙光\()\),如图\(2\)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光对应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小于丙光对应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B.甲光和乙光的频率相同,且甲光的光强比乙光强

              C.丙光的频率比甲、乙光的大,所以光子的能量较大,丙光照射到\(K\)极到电子从\(K\)极射出的时间间隔明显小于甲、乙光相应的时间间隔

              D.用强度相同的甲、丙光照射该光电管,则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相等
            • 7.
              关于光电效应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对于任何一种金属都存在一个“最大波长”,入射光的波长必须小于此波长,才能产生光电效应
              B.在光电效应现象中,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照射光的频率成正比
              C.在光电效应现象中,入射光的强度越大,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
              D.对于某种金属,只要入射光的强度足够大,就会发生光电效应
            • 8. 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所示,一群处于 \(n\)\(=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过程中可以辐射出光子,则(    )


              A.最多能辐射出\(6\)种频率的光子
              B.辐射出的波长最大的光子最容易使某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
              C.辐射出的光子最大能量为\(12.75eV\)
              D.一群处于 \(n\)\(=1\)能级的氢原子吸收\(11.0eV\)的光子,一定有氢原子可以跃迁到 \(n\)\(=2\)能级
              E.从 \(n\)\(=4\)能级跃迁到 \(n\)\(=3\)能级辐射出的光子频率最低
            • 9.

              \(05\)年是爱因斯坦的“奇迹”之年,这一年他先后发表了三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论文,其中关于光量子的理论成功的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关于光电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入射光的频率低于极限频率时,不能发生光电效应
              B.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
              C.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
              D.某单色光照射一金属时不发生光电效应,改用波长较短的光照射该金属可能发生光电效应
            • 10.

              \((1)\)小明用金属铷为阴极的光电管,观测光电效应现象,实验装置示意如图甲所示。已知普朗克常量\(h=6.63×10^{-34}J·s\)。


              \(①\)图甲中电极\(A\)为光电管的________\((\)填“阴”或“阳”\()\)极;

              \(②\)实验中测得铷的遏止电压\(Uc\)与入射光频率\(v\)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铷的截止频率\(v_{0}=\)________\(Hz\),逸出功\(W_{0}=\)________\(J\);

              \(③\)如果实验中入射光的频率\(v=7.00×10^{14}Hz\),则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_{km}=\)________\(J\)。\((\)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一个学生用如图的电路验证楞次定律,请将下列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把蓄电池、开关和线圈\(A\)串联成一个电路;

              \(②\)查明电流表\(G\)指针的偏转方向与的关系,并把电流表\(G\)和线圈\(B\)串联成一个电路;

              \(③\)接通电源,给线圈\(A\)通电,并记下线圈\(A\)中的电流方向,根据电流的方向可判断________。

              \(④\)把线圈\(A\)插入线圈\(B\)中,停一会儿再取出来。当线圈\(A\)在插入和取出过程中,以及停止运动时,观察电流表的指针有无偏转,并记下指针偏转的方向;

              \(⑤\)改变线圈\(A\)中的电流方向,按步骤\(③\)重做实验,观察电流表的指针有无偏转,并记下指针偏转的方向。

              \(⑥\)根据上述实验记录验证楞次定律。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