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11•盐城一模)(选修模块3-5)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β衰变现象说明电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
              B.目前已建成的核电站的能量来自于重核裂变
              C.一个氢原子从n=3的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最多能辐射3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D.卢瑟福依据极少数α粒子发生大角度散射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2)光照射到金属上时,一个光子只能将其全部能量传递给一个电子,一个电子一次只能获取一个光子的能量,成为光电子,因此极限频率是由    (金属/照射光)决定的.如图1所示,当用光照射光电管时,毫安表的指针发生偏转,若再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毫安表的读数不可能    (变大/变小/不变).
              (3)如图2,总质量为M的火箭被飞机释放时的速度为υ0,方向水平.释放后火箭立即向后以相对于地面的速率u喷出质量为m的燃气,火箭相对于地面的速度变为多大?
            • 2. 【选做题】请从A、B两模块中选定一个模块作答,如都作答则按A模块评分,本题选择题4分,非选择题8分,共12分.
              A、(选修模块3-4)
              (1)图一中所示是用光学的方法来检查一物体表面平整程度的装置,其中A为标准平板,B为被检查的物体,C为单色入射光.如要说明能检查平面平整程度的道理,则需要用到下列哪些光学概念?    
              A.反射和干涉B.全反射和干涉
              C.反射和衍射D.全反射和衍射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x射线穿透物质的本领比γ射线更强
              B.红光由空气进入水中,波长变长、颜色不变
              C.狭义相对论认为物体的质量与其运动状态有关
              D.观察者相对于频率一定的声源运动时,接受到声波的频率可能发生变化
              (3)在某介质中形成一列简谐波,波向右传播,在0.1s时刻刚好传到B点,波形如图二中实线所示,且再经过0.6s,P点也开始振动.

              求:
              ①该列波的周期T;
              ②从t=0时刻起到P点第一次达到波峰时止,O点对平衡位置的位移y0及其所经过的路程s0各为多少?
              B、(选修模块3-5)
              (1).人们在研究原子结构时提出过许多模型,其中比较有名的是枣糕模型和核式结构模型,它们的模型示意图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α粒子散射实验与枣糕模型和核式结构模型的建立无关
              B.科学家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否定了枣糕模型,建立了核式结构模型
              C.科学家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否定了核式结构模型,建立了枣糕模型
              D.科学家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否定了枣糕模型和核式结构模型,建立了波尔的原子模型
              (2)从氢气放电管可以获得氢原子光谱.1885年瑞士中学教师巴尔末对当时已发现的在可见光区的谱线做了分析,发现这些谱线的波长可以用一个公式表示.如果采用波长λ的倒数,这个公式可写作:
              1
              λ
              =Rn(
              1
              22
              -
              1
              n2
              )(n=3,4,5,6,…)(RH
              为常数)
              自巴尔末系发现后,人们又在紫外区和红外区发现了一些新的谱线,这些谱线也可以用类似巴尔末的简单公式来表示,例如赖曼系公式:
              1
              λ
              =RH(
              1
              12
              -
              1
              n2
              )(n=2,3,4,5,…)
              (RH为常数)
              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提出了著名的原子结构和氢光谱理论.上述两个公式中的n在波尔理论中被称为量子数.玻尔氢原子理论的能级图如图所示.

              阅读了上面的资料后,你认为巴尔末系是氢原子能级图中的    
              A.线系I    B.线系II    C.线系III D.线系IV
              (3)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个静止的质量为M的木块,一颗质量为m的子弹以初速度v0水平射入木块而没有穿出,子弹射入木块的最大深度为d.设子弹射入木块的过程中木块运动的位移为s,子弹所受阻力恒定.试证明:s<d.
            • 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氢原子从较高的激发态跃迁到较低的激发态时,电子的动能增加,电势能增加,原子的总能量增加
              B.α射线是原子核发出的一种粒子流,它的电离能力在α、β、γ三种射线中是最弱的
              C.原子核反应过程中的质量亏损现象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
              D.将放射性元素掺杂到其他稳定元素中并大幅度降低其温度,它的半衰期不发生改变
            • 4. A.(选修模块3-3)
              (1)科学家在“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上进行了一次在微重力条件(即失重状态)下制造泡沫金属的实验.把锂、镁、铝、钛等轻金属放在一个石英瓶内,用太阳能将这些金属熔化为液体,然后在熔化的金属中充进氢气,使金属内产生大量气泡,金属冷凝后就形成到处是微孔的泡沫金属.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失重条件下液态金属呈球状是由于液体表面分子间只存在引力作用
              B.失重条件下充入金属液体内的气体气泡不能无限地膨胀是因为液体表面张力的约束
              C.在金属液体冷凝过程中,气泡收缩变小,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大
              D.泡沫金属物理性质各向同性,说明它是非晶体
              (2)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状态变化过程如图所示,A到B是等压过程,B到C是等容过程,C到A是等温过程.则B到C气体的温度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ABCA全过程气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为Q,则外界对气体做的功为    
              (3)已知食盐(NaCl)的密度为ρ,摩尔质量为M,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A,求:
              ①食盐分子的质量m;
              ②食盐分子的体积V0
              B.(选修模块3-4)
              (1)射电望远镜是接受天体射出电磁波(简称“射电波”)的望远镜.电磁波信号主要是无线电波中的微波波段(波长为厘米或毫米级).在地面上相距很远的两处分别安装射电波接收器,两处接受到同一列宇宙射电波后,再把两处信号叠加,最终得到的信号是宇宙射电波在两处的信号干涉后的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上述两处信号步调完全相反时,最终所得信号最强
              B.射电波沿某方向射向地球,由于地球自转,两处的信号叠加有时加强,有时减弱,呈周期性变化
              C.干涉是波的特性,所以任何两列射电波都会发生干涉
              D.波长为毫米级射电波比厘米级射电波更容易发生衍射现象
              (2)如图为一列沿x轴方向传播的简谐波t1=0时刻的波动图象,此时P点运动方向为-y方向,位移是2.5厘米,且振动周期为0.5s,则波传播方向为    ,速度为    m/s,t2=0.25s时刻质点P的位移是    cm.
              (3)为了测量半圆形玻璃砖的折射率,某同学在半径R=5cm的玻璃砖下方放置一光屏;一束光垂直玻璃砖的上表面从圆心O射入玻璃,光透过玻璃砖后在光屏上留下一光点A,然后将光束向右平移至O1点时,光屏亮点恰好消失,测得OO1=3cm,求:
              ①玻璃砖的折射率n;
              ②光在玻璃中传播速度的大小v(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3.0×108m/s).

              C.(选修模块3-5)
              轨道电子俘获(EC)是指原子核俘获了其核外内层轨道电子所发生的衰变,如钒(2347V)俘获其K轨道电子后变成钛(2247Ti),同时放出一个中微子υe,方程为2347V+-10e→2247Ti+υe
              (1)关于上述轨道电子俘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核内一个质子俘获电子转变为中子
              B.原子核内一个中子俘获电子转变为质子
              C.原子核俘获电子后核子数增加
              D.原子核俘获电子后电荷数增加
              (2)中微子在实验中很难探测,我国科学家王淦昌1942年首先提出可通过测量内俘获过程末态核(如2247Ti)的反冲来间接证明中微子的存在,此方法简单有效,后来得到实验证实.若母核2347V原来是静止的,2247Ti质量为m,测得其速度为v,普朗克常量为h,则中微子动量大小为    ,物质波波长为    
              (3)发生轨道电子俘获后,在内轨道上留下一个空位由外层电子跃迁补充.设钛原子K
              轨道电子的能级为E1,L轨道电子的能级为E2,E2>E1,离钛原子无穷远处能级为零.
              ①求当L轨道电子跃迁到K轨道时辐射光子的波长λ;
              ②当K轨道电子吸收了频率υ的光子后被电离为自由电子,求自由电子的动能EK
            • 5. (2011•江苏模拟)[选做题]本题包括A、B、C三小题,请选定其中两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三题都做,则按A、B两题评分.
              A.(模块3-3)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气体被压缩时,分子间距离变小,表现为斥力,所以必需用力才能压缩
              B.液晶并不是晶体,但具有晶体一样的光学各向异性
              C.迅速压缩气体时,气体温度一定升高
              D.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体积为V,在水面上形成的单分子油膜的面积为S,则油酸分子的直径d=
              V
              S

              (2)(4分)已知铁的摩尔质量为M,密度为ρ,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0.试求一块边长为d的正方形铁块中含有铁原子的个数为    
              (3)如图甲所示,筒形绝热气缸平放在水平面上,用绝热的活塞封闭一部分气体.活塞的横截面积为S,质量为m,外界大气压强恒为P0.活塞与气缸之间无摩擦且不漏气,气缸内有一个电阻丝可以给气体加热.现把气缸立起来,如图乙所示,发现活塞下降距离为h,则立起后气缸内气体分子势能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当电阻丝通电后产生的热量为Q时,活塞刚好回到原来的位置处于平衡,则在此过程中,气体内能增加了    .(用题中已知物理量符号表示)
              B.(模块3-4)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全息照相利用了光的偏振原理
              B.亮度相同的紫光与红光不会发生干涉现象
              C.X射线的比紫外线更容易发生干涉现象
              D.地面上的人发现,坐在高速离开地球的火箭里的人新陈代谢变慢了,而火箭里的人发现地面上的人新陈代谢也变慢了.
              (2)(4分)有一束复色光中含有两种单色光,在真空中a光的波长大于b光的波长.若让此复色光通过半圆形玻璃砖,经过圆心O射向空气,则下列四个光路图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有:    

              (3)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0时刻波刚好传播到x=6m处的质点A,如图所示,已知波的传播速度为48m/s.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从图示时刻起再经过    s,质点B第一次处于波峰;
              ②写出从图示时刻起质点A的振动方程:    

              C.(模块3-5)(1)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单色光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光子的能量不变
              B.贝克勒尔发现了铀和含铀矿物的天然放射现象,从而揭示出原子核具有复杂结构
              C.当氢原子核外电子从第3能级跃迁到第4能级时,氢原子一定吸收能量,电子的动能增大
              D.在光电效应实验中,入射光强度越强,产生的光电子初动能就越大
              (2)先完成下列核反应方程,再回答题.1327Al+24He→1430Si+01n+    
              该核反应所属核反应类型是    
              A.衰变            B.人工转变            C.裂变
              (3)光滑水平面上一个质量为0.2kg的小球A,以3m/s的速度与另一个质量为0.4kg的静止小球B发生正碰,碰后小球A的速度大小变为1m/s,与原来速度方向相反,则在碰撞过程中,小球A的动量变化大小为    kg•m/s,碰后小球B的速度大小为    m/s.
            • 6. (2010秋•泗阳县校级月考)A.(选修模块3-3)
              二氧化碳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之一,人类在采取节能减排措施的同时,也在研究控制温室气体的新方法,目前专家们正在研究二氧化碳的深海处理技术.
              (1)在某次实验中,将一定质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封闭在一可自由压缩的导热容器中,将容器缓慢移到海水某深处,气体体积减为原来的一半,不计温度变化,则此过程中    
              A.封闭气体对外界做正功            B.封闭气体向外界传递热量
              C.封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      D.封闭气体组成的系统的熵减小
              (2)实验发现,二氧化碳气体在水深170m处变成液体,它的密度比海水大,靠深海的压力使它永沉海底,以减少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量.容器中的二氧化碳处于汽液平衡状态时的压强随温度的增大而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在二氧化碳液体表面,其分子间的引力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斥力.
              (3)实验发现,在水深300m处,二氧化碳将变成凝胶状态,当水深超过2500m时,二氧化碳会浓缩成近似固体的硬胶体.设在某状态下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为ρ,摩尔质量为M,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将二氧化碳分子看作直径为D的球,体积为于
              1
              6
              π
              D3,则在该状态下体积为V的二氧化碳气体变成固体后体积为多少?
              B.(选修模块3-4)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相对论认为时间和空间与物质的运动状态有关
              B.用激光读取光盘上记录的信息是利用激光平行度好的特点
              C.一列波在向前传播,当波源突然停止振动时,其他质点也同时停止振动
              D. 单摆的摆长增大后,简谐运动的频率会变大
              (2)我国正在大规模建设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它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起来,能提供无线网络、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信息服务.某移动运营商采用1.8x109HZ的电磁波传递信号,此电磁波在真空中的波长为    m;在通话时,手机将声音信号转变成电信号,再经过    (选填“调谐”、“调制”或“解调”)后,把信号发送到基站中转.
              (3)在某科技馆内放置了一个高大的半圆柱形透明物体,其俯视图如图所示,0为半圆的圆心.甲、乙两同学为了估测该透明体的折射率,进行了如下实验.他们分别站在A、O处时,相互看着对方,然后两人贴着柱体慢慢向一侧运动,到达B、C处时,甲刚好看不到乙.已知半圆柱体的半径为R,OC=0.6R,BC⊥OC,则半圆柱形透明物体的折射率为多少?
              C.(选修模块3-5)
              (1)下列物理实验中,能说明粒子具有波动性的是    
              A.通过研究金属的遏止电压与入射光频率的关系,证明了爱因斯坦方程的正确性
              B.通过测试多种物质对X射线的散射,发现散射射线中有波长变大的成分
              C.通过电子双缝实验,发现电子的干涉现象
              D.利用晶体做电子束衍射实验,证实了电子的波动性
              (2)氢原子的能级如图所示.有一群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这群氢原子能发出    种谱线,发出的光子照射某金属能产生光电效应现象,则该金属的逸出功应小于    eV.
              (3)近年来,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取得了重大进展,它利用的核反应方程是
               
              2
              1
              H+
               
              3
              1
              H
               
              4
              2
              He+
               
              1
              0
              n
              .若
               
              2
              1
              H
               
              3
              1
              H
              迎面碰撞,初速度大小分别为v1、v2
               
              2
              1
              H
               
              3
              1
              H
               
              4
              2
              He、
               
              1
              0
              n
              的质量分别为m1、m2、m3、m4,反应后
               
              4
              2
              He的速度大小为v3,方向与
               
              2
              1
              H
              的运动方向相同,求中子
               
              1
              0
              n
              的速度
              (选取m的运动方向为正方向,不计释放的光子的动量,不考虑相对论效应).
            • 7. (2008•南通模拟)选修3-5
              (1)有以下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
              B.电子流通过狭缝显示波动性,这是电子间相互作用产生的
              C.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原子核有复杂的结构
              D.比结合能小的原子核结合或分解成比结合能大的原子核时释放核能
              (2)原子从a能级状态跃迁到b能级状态时发射波长为λ1的光子;原子从b能级状态跃迁到c能级状态时吸收波长为λ2的光子,已知λ1>λ2.原子从a能级状态跃迁到c能级状态时    (填“吸收”或“辐射”)波长为    的光子.
              (3)如图所示,甲车的质量是2kg,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上表面光滑,右端放一个质量为1kg的小物体.乙车质量为4kg,以5m/s的速度向左运动,与甲车碰撞后甲车获得8m/s的速度,物体滑到乙车上.若乙车足够长,上表面与物体的动摩擦因数为0.2,则物体在乙车上表面滑行多长时间相对乙车静止?(g取10m/s2)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