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选修模块\(3-5)\)

              \(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

              A.链式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发生

              B.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缩短

              C.中等核的比结合能最小,因此这些核是最稳定的

              D.根据\(E=mc^{2}\)可知,物体所具有的能量和它的质量之间存在着简单的正比关系

              \(⑵\)如图为氢原子的能级图,大量处于\(n=4\)激发态的氢原子跃迁时,发出多个能量不同的光子,其中频率最大的光子能量为       \(eV\),若用此光照射到逸出功为\(2.75 eV\)的光电管上,则加在该光电管上的遏止电压为       \(V\)。


              \(⑶\)太阳和许多恒星发光是内部核聚变的结果,核反应方程\(\ ^{1}_{1}\mathrm{H}+\ ^{1}_{1}\mathrm{H} \xrightarrow[]{}_{a}^{b} {X}+\ ^{0}_{1}\mathrm{e}+{v}_{e} \)是太阳内部的许多核反应中的一种,其中\(\ ^{0}_{1}\mathrm{e} \)为正电子,\(v_{e}\)为中微子,

              \(①\)确定核反应方程中\(a\)、\(b\)的值;

              \(②\)在质子与质子达到核力作用范围完成核聚变前必须要克服强大的库仑斥力。设质子的质量为\(m\),电子质量相对很小可忽略,中微子质量为零,克服库仑力做功为\(W\)。若一个运动的质子与一个速度为零的质子发生上述反应,运动质子速度至少多大?

            • 2. I.\(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大头针能浮在水面上,是由于水的表面存在张力
              B.在等压变化过程中,温度升高,单位面积上分子碰撞次数减少
              C.空气中水蒸气压强越大,人感觉越潮湿

              D.单晶体和多晶体的某些物理性质具有各向异性,而非晶体是各向同性的

              \(⑵\)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开始,经\(A\),\(B\),\(C\)回到原状态,其压强与热力学温度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其中\(AC\)的延长线经过原点\(O\),该气体经历\(CA\)过程内能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经历\(AB\)过程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⑶\)某柴油机的气缸容积为\(0.83L\),压缩前其中空气的温度为\(47℃\),压强为\(0.8×10^{5}Pa\)。在压缩冲程中,活塞把空气压缩到原体积的\(1/17\),压强增大到\(4×10^{6}Pa\)。若把气缸中的空气看做理想气体,试估算这时空气的温度。已知压缩前空气的密度为\(0.96kg/m^{3}\),摩尔质量为\(M=3.1×10^{-2} kg/mol\),阿伏加德罗常数\(N_{A}=6.0×10^{23} mol^{-1}.\)试估算气体的分子个数。\((\)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II.⑴\)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
              A.质量数越小的原子核,比结合能越大
              B.粒子被加速后,其物质波的波长将变短
              C.玻尔的能级和电子轨道不连续的观点,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的光谱

              D.某放射性元素的\(400\)个原子核中有\(200\)个发生衰变的时间为它的一个半衰期

              \(⑵\)如图所示,一光电管的阴极\(K\)用极限波长为\(λ_{0}\)的金属制成。用波长为\(λ\)的紫外线照射阴极\(K\),加在光电管阳极\(A\)和阴极\(K\)之间的电压为\(U\),电子电荷量为\(e\),普朗克常量为\(h\),光速为\(c\),光电子到达阳极时的最大动能为_____;若将此入射光的强度增大,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⑶\)如图所示,一辆炮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炮管向上仰起与水平方向的角度为\(θ\),每发炮弹的质量为\(m\) ,发射前炮车和炮弹的总质量为\(M\)。现发射一发炮弹,经极短的时间\(t\),炮弹离开炮管时相对地面的速度为\(v\),若忽略此过程地面对炮车的阻力,求:


              \(①\)炮弹离开炮管时,炮车的速度大小;

              \(②\)在时间\(t\)内,炮车所受合力平均值的大小

            • 3.

              \((1)\)下列关于原子和原子核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α\)粒子散射实验中,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偏转是由于库仑斥力的影响。

                  \(B.\)由玻尔理论可知,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要辐射一定频率的光子,同时电子的动能增大,电势能减小,周期变小

                  \(C.\)原子核能发生\(β\)衰变说明原子核内存在电子

                  \(D.\)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它所处环境的温度和压强无关

                  \(E.\)结合能越大表示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

                  \((2)\)如图所示,一质量\(M=0.4kg\)的小物块\(B\)在足够长的光滑水平台面上静止不动,其右侧固定有一轻质水平弹簧\((\)处于原长\()\)。台面的右边平滑对接有一等高的水平传送带,传送带始终以\(ν=1m/s\)的速率逆时针转动。另一质量\(m=0.1kg\)的小物块\(A\)以速度\(ν_{0}=4m/s\)水平滑上传送带的右端。已知物块\(A\)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传送带左右两端的距\(l=3.5m\),滑块\(A\)、\(B\)均视为质点,忽略空气阻力,取\(g=10m/s^{2}\)。


                  \(①\)求物块\(A\)第一次压缩弹簧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E_{pm}\)

                  \(②\)求物块\(A\)第二次离开传送带时的速度大小

            • 4.

              【选做题】本题包括\(A\)、\(B\)二小题,请选定其中两小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A.\((\)选修模块\(3-3)\)

              \((1)\)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金属铁具有确定的熔点和各向同性

              B.草叶上的小露珠呈球形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

              C.当人们感到潮湿时,空气的绝对湿度一定较大

              D.随着低温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使温度逐渐降低,最终达到绝对零度

              \((2)\)一定质量的乙醚液体全部蒸发,变为同温度的乙醚气体,在这一过程中,分子平均动能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已知乙醚的摩尔质量为\(M\),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_{A}\),质量为\(m\)的乙醚气体含有的分子数为     

              \((3)\)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从状态\(A\)变化到状态\(B\),再由状态\(B\)变化到状态\(C.\)已知状态\(B\)的温度为\(300 K.\)求:\(①\)气体在状态\(C\)的温度;\(②\)由状态\(A\)变化到状态\(B\)的过程中,气体内能增加了\(1.6×10^{4}J\),则气体在此过程中是吸热还是放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多少?\((\)已知\(1atm=1.0×10^{5}Pa)\)





              B. \([\)选修\(3–5]\)

              \((1)\)物理学家通过对实验的深入观察和研究,获得正确的科学认知,推动物理学的发展\(.\)下列说法符合事实的有     

              A.\(J.J.\)汤姆孙发现了电子,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B.结合能越大的原子核,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

              C.黑体辐射与材料的种类及表面状况无关

              D.动量相等的质子和电子,它们的德布罗意波波长也相等

              \((2)1919\)年,卢瑟福发现了质子\(.\)现在科学家用质子轰击锂核\({}_{3}^{7}Li\),生成了\(2\)个\(α\)粒子,这个核反应方程为     ,若用\(m\)\({\,\!}_{1}\)表示质子质量,\(m\)\({\,\!}_{2}\)表示锂核质量,\(m\)\({\,\!}_{3}\)表示\(α\)粒子质量,则此反应中释放的能量\(\Delta E=\)     

              \((3)\)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所示,原子从能级\(n\)\(=3\)向\(n\)\(=2\)跃迁所放出的光子正好使某种金属材料发生光电效应\(.\)求:

              \(①\)该金属的逸出功;

              \(②\)原子从能级\(n\)\(=2\)向\(n\)\(=1\)跃迁所放出的光子照射该金

               属,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 5.

              A.\( (\)选修模块\(33)\)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越小,受到液体分子的撞击就越容易平衡

              B.物体中所有分子的热运动动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C.热力学温度\(T\)与摄氏温度\(t\)的关系为\(t=T+273.15\)

              D.液体表面的分子距离大于分子间的平衡距离,使得液面有表面张力

              \((2)\)如图为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的压强\(p\)与体积\(V\)的关系图象,它由状态\(A\)经等容过程到状态\(B\),再经等压过程到状态\(C.\)设\(A\)、\(B\)、\(C\)状态对应的温度分别为\(T_{A}\)、\(T_{B}\)、\(T_{C}\),则\(T_{A}=\)________\(T_{C}.\)从状态\(B\)到状态\(C\)过程气体________\((\)填“吸”或“放”\()\)热.

              \((3)\)某教室的空间体积约为\(120 m^{3}.\)试计算在标准状况下,教室里空气分子数\(.\)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N_{A}=6.0×10^{23}mol^{-1}\),标准状况下摩尔体积\(V_{0}=22.4×10^{-3}m^{3}.(\)计算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C.\( (\)选修模块\(35)\)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B.光和电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

              C.\(α\)粒子散射实验可以估算出原子核的数量级为\(10^{-10}m\)

              D.原子核的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

              \((2)\)用下图\(1\)所示的装置研究光电效应现象,当用光子能量为\(5 eV\)的光照射到光电管上时,测得电流计上的示数随电压变化的图象如图\(2\)所示\(.\)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________\( J\),金属的逸出功为________\( J.(\)电子电量为\(1.6×10^{-19}C)\)



              \((3)\)一枚火箭搭载着卫星以速率\(v_{0}\)进入太空预定位置,由控制系统使箭体与卫星分离\(.\)已知前部分的卫星质量为\(m_{1}\),后部分的箭体质量为\(m_{2}\),分离后箭体以速率\(v_{2}\)沿火箭原方向飞行,若忽略空气阻力及分离前后系统质量的变化,则分离后卫星的速率\(v_{1}\)是多大?

            • 6.

              【选做题】本题包括\(A\)、\(B\)、\(C\)三小题,请选定其中两小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多做,则按\(A\)、\(B\)两小题评分.

              A.\([\)选修\(3–3]\)

              \((1)\)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经过状态\(B\)变化到状态\(C\),其\(V–T\)图象如图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_。

              \((A)A→B\)的过程中,气体对外界做功

              \((B)A→B\)的过程中,气体放出热量

              \((C)B→C\)的过程中,气体压强不变

              \((D)A→B→C\)的过程中,气体内能增加

              \((2)\)题\((\)甲\()\)和\((\)乙\()\)图中是某同学从资料中查到的两张记录水中炭粒运动位置连线的图片,记录炭粒位置的时间间隔均为\(30 s\),两方格纸每格表示的长度相同。比较两张图片可知:若水温相同,_________\((\)选填“甲”或“乙”\()\)中炭粒的颗粒较大;若炭粒大小相同,___________\((\)选填“甲”或“乙”\()\)中水分子的热运动较剧烈。

              \((3)\)科学家可以运用无规则运动的规律来研究生物蛋白分子。资料显示,某种蛋白的摩尔质量为\(66 kg/mol\),其分子可视为半径为\(3×10–9 m\)的球,已知阿伏伽德罗常数为\(6.0×1023 mol–1\)。请估算该蛋白的密度。\((\)计算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C.\([\)选修\(3–5]\)

              \((1)\)原子核的比结合能曲线如图所示,根据该曲线,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有_________ .

              \((A){}_{2}^{4}{He}\)核的结合能约为\(14 MeV\)

              \((B){}_{2}^{4}{He}\)核比\({}_{3}^{6}{Li}\)核更稳定

              \((C)\)两个\({}_{1}^{2}{H}\)核结合成\({}_{2}^{4}{He}\)核时释放能量

              \((D){}_{92}^{235}{U}\)核中核子的平均结合能比\({}_{36}^{89}{Kr}\)核中的大

              \((2)\)质子(    )和\(α\)粒子(    )被加速到相同动能时,质子的动量_________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α\)粒子的动量,质子和\(α\)粒子的德布罗意波波长之比为_________.

              \((3)\)甲、乙两运动员在做花样滑冰表演,沿同一直线相向运动,速度大小都是\(1 m/s\),甲、乙相遇时用力推对方,此后都沿各自原方向的反方向运动,速度大小分别为\(1 m/s\)和\(2 m/s.\)求甲、乙两运动员的质量之比.

            • 7.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α\)射线的穿透能力比\(γ\)射线的穿透能力弱
              B.结合能是由于核子结合成原子核而具有的能量
              C.若质子、电子具有相同动能,则它们的物质波波长相等
              D.普朗克认为振动着的带电微粒的能量只能是某一最小能量值\(ε\)的整数倍
              \((2)\)完成下列核反应方程
              A.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核\((_{7}^{14} {N} )\)发现质子:\({\,\!}_{2}^{4} {H}e+_{7}^{14} {N} →\)____________
              B.查德威克用\(α\)粒子轰击铍核\((_{4}^{9} {B}e )\)发现中子:\({\,\!}_{2}^{4} {H}e+_{4}^{9} {B}e →\)____________
              C.约里奥\(-\)居里夫妇用\(α\)粒子轰击铝核\((_{13}^{235} {A}I )\)发现放射性磷\({\,\!}_{15}^{30} {P}:_{2}^{4} {H}e+_{13}^{27} {A}I →\)____________
              D.哈恩和他的助手发现铀核\((_{92}^{235} {U} )\)裂变生成钡\((_{56}^{144} {B}a )\)和氪\((_{36}^{89} {K}r )\):____________
              \((3)\)从\(1907\)年起,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开始以精湛的技术测量光电效应中几个重要的物理量\(.\)他通过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某金属的遏止电压\(U_{c}\)与入射光频率\(v\),作出\(U_{c}-v\)的图象,由此算出普朗克常量\(h\),并与普朗克根据黑体辐射测出的\(h\)相比较,以检验爱因斯坦方程的正确性\(.\)图中频率\(v_{1}\)、\(v_{2}\)、遏止电压\({U}_{c1} \)、\({U}_{c2} \)及电子的电荷量\(e\)均为已知,求:

              \(①\)普朗克常量\(h\);

              \(②\)该金属的截止频率\(v_{0}\).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