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13•徐州三模)[选修3一5]
              ( 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是因为光的强度太弱
              B.德布罗意认为一切物体都具有波粒二象性
              c.比结合能小的原子核结合成或分解成比结合能大的原子核时一定吸收能量
              D.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分布只与温度有关
              ( 2 )核电池又叫‘放射性同位素电池”,一个硬币大小的核电池可以让手机不充电使用5000年.燃料中钚(
               
              238
              94
              Pu )是一种人造同位素,可通过下列反应合成:①用氘核(
               
              2
              1
              H
              )轰击铀(
               
              238
              92
              U
              )生成镎(
               
              238
              93
              Np
              )和两个相同的粒子x,核反应方程是
               
              238
              92
              U+
               
              2
              1
              H→
               
              238
              93
              Np+2x
              ; ②镎(
               
              238
              93
              Np
              )放出一个粒子Y 后转变成钚(
               
              238
              94
              Pu  ),核反应方程是
               
              238
              93
              Np→
               
              238
              94
              Pu+Y
              .则x 粒子的符号为    ; Y 粒子的符号为    
              (3)如图甲,光滑水平面上有A、B 两物体,已知A 的质量为2Kg,A 以一定的初速度向右运动,与B 发生正碰后粘在一起向右运动,它们位移时间图象如图乙求:
              ①物体B的质量;
              ②AB碰撞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
            • 2. 静止的锂核(
               
              6
              3
              Li)俘获一个速度为7.7×106m/s的中子,发生核反应后若只产生了两个新粒子,其中一个粒子为氦核(
               
              4
              2
              He),它的速度大小是8×106m/s,方向与反应前的中子速度方向相同.
              (1)写出此核反应的方程式
              (2)求反应后产生的另一个粒子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 3. (选修模块3-5)
              (1).关于黑体辐射的研究,物理学家曾经用热力学和电磁学的知识寻求黑体辐射的理论解释,德国的维恩和英国的瑞利分别提出了辐射强度与波长的理论公式.维恩公式在短波区与实验非常接近,在长波区与实验偏很大,瑞利公式在长波区与实验基本一致,而短波区与实验严重不符,根据以上信息,可推知以上二位物理学家曾经用的物理知识作为理论依据而进行的研究正确的是    
              A.德国的维恩研究的理论根据是热力学   B.英国的瑞利研究的理论根据是热力学
              C.德国的维恩研究的理论根据是电磁学   D.英国的瑞利研究理论根据是电磁学
              (2)静止在匀强磁场中36Li俘获一个速度v0=7.7×104的中子而发生核反应,生成一个24He和一个未知粒子xyX,若已知24He的速度v2=2.0×104m/s,其方向与反应前中子的方向相同,试求:
              ①写出核反应方程式并求X粒子元素符号和x,y
              ②求出未知粒子xyX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③生成的24He和未知粒子xyX在磁场中作圆周运动的周期之比.
            • 4. A.(选修模块3-3)
              (1)科学家在“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上进行了一次在微重力条件(即失重状态)下制造泡沫金属的实验.把锂、镁、铝、钛等轻金属放在一个石英瓶内,用太阳能将这些金属熔化为液体,然后在熔化的金属中充进氢气,使金属内产生大量气泡,金属冷凝后就形成到处是微孔的泡沫金属.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失重条件下液态金属呈球状是由于液体表面分子间只存在引力作用
              B.失重条件下充入金属液体内的气体气泡不能无限地膨胀是因为液体表面张力的约束
              C.在金属液体冷凝过程中,气泡收缩变小,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大
              D.泡沫金属物理性质各向同性,说明它是非晶体
              (2)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状态变化过程如图所示,A到B是等压过程,B到C是等容过程,C到A是等温过程.则B到C气体的温度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ABCA全过程气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为Q,则外界对气体做的功为    
              (3)已知食盐(NaCl)的密度为ρ,摩尔质量为M,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A,求:
              ①食盐分子的质量m;
              ②食盐分子的体积V0
              B.(选修模块3-4)
              (1)射电望远镜是接受天体射出电磁波(简称“射电波”)的望远镜.电磁波信号主要是无线电波中的微波波段(波长为厘米或毫米级).在地面上相距很远的两处分别安装射电波接收器,两处接受到同一列宇宙射电波后,再把两处信号叠加,最终得到的信号是宇宙射电波在两处的信号干涉后的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上述两处信号步调完全相反时,最终所得信号最强
              B.射电波沿某方向射向地球,由于地球自转,两处的信号叠加有时加强,有时减弱,呈周期性变化
              C.干涉是波的特性,所以任何两列射电波都会发生干涉
              D.波长为毫米级射电波比厘米级射电波更容易发生衍射现象
              (2)如图为一列沿x轴方向传播的简谐波t1=0时刻的波动图象,此时P点运动方向为-y方向,位移是2.5厘米,且振动周期为0.5s,则波传播方向为    ,速度为    m/s,t2=0.25s时刻质点P的位移是    cm.
              (3)为了测量半圆形玻璃砖的折射率,某同学在半径R=5cm的玻璃砖下方放置一光屏;一束光垂直玻璃砖的上表面从圆心O射入玻璃,光透过玻璃砖后在光屏上留下一光点A,然后将光束向右平移至O1点时,光屏亮点恰好消失,测得OO1=3cm,求:
              ①玻璃砖的折射率n;
              ②光在玻璃中传播速度的大小v(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3.0×108m/s).

              C.(选修模块3-5)
              轨道电子俘获(EC)是指原子核俘获了其核外内层轨道电子所发生的衰变,如钒(2347V)俘获其K轨道电子后变成钛(2247Ti),同时放出一个中微子υe,方程为2347V+-10e→2247Ti+υe
              (1)关于上述轨道电子俘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核内一个质子俘获电子转变为中子
              B.原子核内一个中子俘获电子转变为质子
              C.原子核俘获电子后核子数增加
              D.原子核俘获电子后电荷数增加
              (2)中微子在实验中很难探测,我国科学家王淦昌1942年首先提出可通过测量内俘获过程末态核(如2247Ti)的反冲来间接证明中微子的存在,此方法简单有效,后来得到实验证实.若母核2347V原来是静止的,2247Ti质量为m,测得其速度为v,普朗克常量为h,则中微子动量大小为    ,物质波波长为    
              (3)发生轨道电子俘获后,在内轨道上留下一个空位由外层电子跃迁补充.设钛原子K
              轨道电子的能级为E1,L轨道电子的能级为E2,E2>E1,离钛原子无穷远处能级为零.
              ①求当L轨道电子跃迁到K轨道时辐射光子的波长λ;
              ②当K轨道电子吸收了频率υ的光子后被电离为自由电子,求自由电子的动能EK
            • 5. 一个不稳定的原子核质量为M,处于静止状态.放出一个质量为m的粒子后反冲.已知放出的粒子的动能为E0,则原子核反冲的动能为(  )
              A.E0
              B.
              m
              M
              E0
              C.
              m
              M-m
              E0
              D.
              Mm
              (M-m)2
              E0
            • 6. 三个原子核X、Y、Z,X核放出一个正电子后变为Y核,Y核与质子发生核反应后生成Z核并放出一个氦(
               
              4
              2
              He),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X核比Z核多一个原子
              B.X核比Z核少一个中子
              C.X核的质量数比Z核质量数大3
              D.X核与Z核的总电荷是Y核电荷的3倍
            • 7. 质量为m1
               
              4
              2
              He
              核,以速度v0轰击质量为m2的静止的
               
              14
              7
              N
              核,发生了核反应,最终产生两种新粒子A和B.其中A为
               
              17
              8
              O
              核,质量为m3,速度为v3;B的质量为m4
              (1)写出核反应方程式;
              (2)计算粒子B的速度vB
              (3)粒子A的速度符合什么条件时,粒子B的速度方向与He核的运动方向相反.
            • 8. 静止的锂核(
               
              6
              3
              Li)俘获一个速度为7.7×106m/s的中子,发生核反应后若只产生了两个新粒子,其中一个粒子为氦核(
               
              4
              2
              He),它的速度大小是8×106m/s,方向与反应前的中子速度方向相同.
              (1)写出此核反应的方程式;
              (2)求反应后产生的另一个粒子的速度大小及方向;
              (3)通过计算说明此反应过程中是否发生了质量亏损.
            • 9. “物理1-1”模块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2
              1
              H
              +
               
              3
              1
              H
               
              4
              2
              He
              +
               
              1
              0
              n
              是聚变;        
              B、
               
              235
              92
              U
              +
               
              1
              0
              n
               
              140
              54
              Xe
              +
               
              94
              38
              Sr
              +
              2
              1
              0
              n
              是裂变;
              C、
               
              226
              90
              Rα
               
              222
              88
              Rn
              +
               
              4
              2
              He
              是α衰变;     
              D、
               
              24
              11
              Nα
               
              24
              12
              Mg
              +
               
              0
              -1
              e
              是裂变;
              (2)
               
              235
              92
              U
              受中子轰击时会发生裂变,产生
               
              139
              56
              Ba
               
              94
              36
              Kr
              ,同时放出能量,已知每个铀核裂变释放的平均能量为200MeV.
              ①写出核反应方程;
              ②现在要建设发电功率为5×105KW的核电站,用
               
              235
              92
              U
              作核燃料,假设核裂变释放的能量一半转化为电能,那么该核电站一天消耗
               
              235
              92
              U
              多少千克?(阿伏伽德罗常数取6×1023mol-1
            • 10. 用质子轰击锂核37Li生成2个α粒子,己知质子质量mp=1.0078u,α粒子的质量mα=4.0026u,锂核质量mLi=7.0160u,质子的初动能是E1=0.6MeV,则(  )
              A.该核反应方程式为37Li+11H→224He
              B.核反应前后发生的静止质量的质量亏损为2.0056u
              C.核反应中释放出的能量△E=17.3MeV
              D.若释放的能量全部用来增加了两个α粒子的动能,则两个α粒子具有总动能为16.7MeV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