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如图所示,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测定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他将打点计时器接到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上,实验时得到了一条比较满意的纸带。他在纸带上依次选取了五个计数点A、B、C、D、E,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个计时点未画出。测量时发现D点模糊不清了,于是他测得长为5.97cm,BC长为8.53cm,长为24.74cm,则:

              (1)打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______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m/s2.(结果均保留两位小数)
              (2)根据小车的运动规律,还可以得到D、E五两点间的距离为______cm。
            • 2.

              如图所示为一小滑块下滑过程的频闪照片示意图,已知频闪相机每隔\(0.05s\)闪光一次,照片中的数字是滑块滑下的距离.

              \((1)\)根据图中的数据如何判定滑块的运动是匀变速运动?

              答:________;

              \((2)\)滑块下滑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a=\)________\(m/s^{2}\);

              \((3)\)滑块下滑过程中经过位置\(3\)时速度大小\(v_{3}=\)________\(m/s\);

              \((4)\)已知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倾角为\(37^{\circ}\),则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已知\(\sin 37^{\circ}=0.6\),\(\cos 37^{\circ}=0.8\),\(g=10m/s^{2}\),以上结果均要求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3. 如图为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中打下的一条纸带,A点为小车刚释放时打下的起始点,每两点间还有四个计时点未画出,测得AB=2.0cm、AC=6.0cm、AE=20.0cm,打点计时器的频率为50Hz,则由纸带可计算出vB=______m/s,vD=_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m/s2.(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4. 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装置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得到如图乙所示的纸带,纸带上相邻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打点计时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

              (1)通过分析纸带数据,可判断物块在两相邻计数点 ______ ______ 之间某时刻开始减速.
              (2)计数点5对应的速度大小为 ______ m/s,计数点6对应的速度大小为 ______ m/s(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物块减速运动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为a= ______ 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 5.
              如图甲所示,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放置在水平桌面上,靠近长木板的左端固定有一光电门,右端放置一带有挡光片的小车,小车和挡光片的总质量为\(M\),细线绕过定滑轮,一端与小车相连,另一端挂有\(6\)个钩码,已知每个钩码的质量为\(m\),且\(M=4m\).

              \((1)\)用游标卡尺测出小车上的挡光片的宽度,读数如图乙所示,则挡光片宽度\(d=\) ______ \(cm\).
              \((2)\)实验时为了消除摩擦力的影响,可以把木板右端适当垫高,调节木板的倾斜度,直到使小车在不受绳的拉力时能沿木板做 ______ 运动.
              \((3)\)将小车从木板右端由静止释放,小车上的挡光片通过光电门的时间为\(t_{1}\),则小车通过光电门的速度为 ______ \((\)用题目所给字母表示\()\).
              \((4)\)开始实验时,细线另一端挂有\(6\)个钩码,由静止释放小车后细线上的拉力为\(F_{1}\),接着每次实验时将\(1\)个钩码移放到小车上,当细线挂有\(3\)个钩码时细线上的拉力为\(F_{2}\),则\(F_{1}\) ______ \(2F_{2}(\)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5)\)若每次移动钩码后都从同一位置释放小车,设挡光片与光电门的距离为\(L\),细线所挂钩码的个数为\(n\),测出每次挡光片通过光电门的时间为\(t\),测出多组数据,并绘出\(n- \dfrac {1}{t^{2}}\)图象如图丙所示,已知图线斜率为\(k\),则当地重力加速度为 ______ \((\)用题目所给字母表示\()\).
            • 6.
              图中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纸带的一部分,\(A\)、\(B\)、\(C\)、\(D\)、\(E\)是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是\(T=0.1s\),由该纸带可求得打点“\(C\)”时小车的速度\(v_{c}=\) ______ \(m/s\);若用\(s_{1}\)、\(s_{2}\)、\(s_{3}\)、\(s_{4}\)以及\(T\)来表示小车加速度,则其计算式:\(a=\) ______ ;根据纸带所提供的数值,算得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 ______ \(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7.

              如下图所示的纸带记录另一物体的运动情况,对纸带分析知道,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测量\(A\)、\(B\)、\(C\)、\(D\)、\(E\)各点的坐标分别为\(x_{A}=0\),\(x_{B}=1.1 cm\),\(x_{c}=2.5cm\),\(x_{D}=4.2 cm\),\(x_{E}=6.2 cm\),\(BD\)两点之间的距离\(BD=\)      \(cm\),记录\(C\)点时物体的瞬时速度\(v_{c}=\)       \(m/s(\)保留两位小数\()\)。

            • 8. 一实验小组为了测一遥控电动小车的额定功率,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用天平测出电动遥控车的质量为0.4kg
              ②将电动小车、纸带和打点计时器按下图甲安装
              ③接通打点计时器
              ④使电动小车以额定功率运动,待到达最大速度再运动一段时间后,关闭小车电源,待小车静止再断开打点计时器电源,设小车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恒定,交流电源频率为50Hz,实验得到的纸带如图乙所示.
              请根据纸带分析:
              (1)小车以额定功率运动的最大速度大小为    m/s.
              (2)关闭小车电源后,小车加速度大小为    m/s2
              (3)小车受到的阻力大小为    N.
              (4)该电动小车的额定功率大小为    W.
            • 9. 图甲是用电火花计时器研究物体的自由落体运动的示意图,有的器材为:带铁夹的铁架台、电磁打点计时器、纸带、带铁夹的重锤、天平.

              ①为完成此实验,除了所给的器材,还需要的器材有    .(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毫米刻度尺  B.秒表   C.0~12V的直流电源
              D.0~I2V的交流电源  E 220V交流电源
              ②实验中误差产生的原因有    .(写出两个原因)
              ③实验得到一段较为理想的纸带,选取纸带上连续打出的五个点1、2、3、4、5,并测量出另一打印点O点到1、3、5三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s1、s2、s3,如图乙所示.已知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的频率为f,请您回答:
              电火花计时器从打编号为“1”的点到打编号为“5”的点,重物运动的时间为    
              电火花计时器在打编号为“3”的点时重物的瞬时速度可用表达式ν=    计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可用表达式g=    计算.
            • 10. 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如图所示,并在其上取A、B、C、D、E、F、G等7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接周期为T=0.02s的交流电源.他经过测量并计算得到打点计时器在打B、C、D、E、F各点时物体的瞬时速度如下表:
              对应点 速度(m/s)
              B 0.122
              C 0.164
              D 0.205
              E 0.250
              F 0.289

              (1)计算vF的公式为vF=    
              (2)根据表中得到的数据,求出物体的加速度a=    m/s2; 
              (3)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是f=51Hz,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