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由打点计时器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0.10s\),其中\(s_{1}=5.12cm\)、\(s_{2}=5.74cm\)、\(s_{3}=6.41cm\)、\(s_{4}=7.05cm\)、\(s_{5}=7.68cm\)、\(s_{6}=8.33cm\),则打\(E\)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的大小是 ______ \(m/s\),加速度的大小是 ______ \(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2.
              某同学在做“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A\)、\(B\)、\(C\)、\(D\)、\(E\)、\(F\)、\(G\)共\(7\)个计数点,相邻两点间的距离如图,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0s\).

              \((1)\)计算\(A\)到\(D\)的平均速度\( \overset{ .}{v}=\) ______ \(m/s\)
              \((2)\)计算出打下\(B\)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有效数值\()v_{B}=\) ______ \(m/s\)
              \((3)\)试计算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 ______ \(m/s^{2}\).
            • 3.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得到的纸带,在纸带上选取了\(A\)、\(B\)、\(C\)、\(D\)、\(E\)等\(5\)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没画出来,其相邻点间距离如图所示.


              \((1)\)打点计时器从打下\(A\)点到打下\(C\)点的时间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 ______ \(m\)\(/\) \(s\)\((\)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这条纸带的 ______\((\)左或右\()\)端与小车相连.
              \((2)\)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着用\(T\)表示,则小车运动的加速度的计算式 \(a\)\(= \)______\((\)逐差法,用 \(s\)和\(T\)表示\().\)其大小为 ______ \(m\)\(/\) \(s\)\({\,\!}^{2}(\)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4.

              \((1)\)打点计时器是中学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实验器材,常见的有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两种。关于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的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

              A.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交流电源,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直流电源
              B.它们都是使用\(10V\)以下的交流电源
              C.当电源频率为\(50Hz\)时,它们都是每隔\(0.02s\)打一个点
              D.电火花计时器工作时,纸带运动受到的阻力较小,所以实验误差也较小

              \((2)\)某同学用如下图左所示装置测量自由落体加速度\(g\),得到如下图右所示的一段纸带,测得\(AB=7.65cm\),\(BC=9.17cm\)。已知交流电频率为\(50Hz\),则打\(B\)点时重物的瞬时速度为______________\(m/s\),测得的自由落体加速度\(g= \)____________\(m/s^{2}\),\((\)答案都保留\(3\)位有效数字\()\)它比公认的值偏_____________\((\)填“大”或“小” \()\),可能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1)\)关于打点计时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
              A.打点的周期由交流电压决定的
              B.打点的周期由交流电的频率决定的;
              C.电磁打点计时器所使用的电压为\(220V\)的交流电;
              D.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所使用的电压为\(220V\)的交流电;
              \((2)\)长乐某校物理探究实验小组,使用\(50HZ\)交流电,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A\)、\(B\)、\(C\)、
              D、\(E\)为我们在纸带上所选的计数点\(.\)每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有四个小点未画出\(.\)则:

              \(①\)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______ \(s\);
              \(②\)根据纸带上所测得数据,打点计时器打下\(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v_{C}=\) ______ \(m/s\);\((\)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③\)小车的加速度\(a=\) ______  \(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6.

              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如图是一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并在其上取了\(A\)、\(B\)、\(C\)、\(D\)、\(E5\)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图中没有画出,电火花计时器接在\(220V\)、\(50Hz\)的交流电源.

              \((1)\)由纸带上的数据计算\(v_{B}=\)______\( m/s\),\(v_{C}=\)______\( m/s\),\(v_{D}=\)______\( m/s\)。

              \((2)\)在右图所示坐标中作出小车的\(v-t\)图线,并根据图线求出\(a=\)______\( m/s^{2}\)。\((\)此题计算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 7.

              在“研究小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所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如图所示,在所记录的纸带上选择\(6\)个计数点\(A\)、\(B\)、\(C\)、\(D\)、\(E\)、\(F\)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B\)、\(C\)、\(D\)、\(E\)、\(F\)各点到\(A\)点的距离依次是\(2.01m\)、\(5.00cm\)、\(9.02cm\)、\(13.97cm\)、\(19.92cm\)。

               

                 \(①\)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       \(s\)。

                 \(②\)小车在\(D\)点的速度为\({{V}_{D}}=\) \(m/s\)。\((\)根据所给数据保留\(3\)位有效数字\()\)

                 \(③\)可算出小车加速度为 \(m/{{s}^{2}}\)。\((\)保留\(3\)位有效数字\()\)

            • 8. 如图\(1\)所示,一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斜面上端,一小车拖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从斜面上匀加速度直线滑下。由于实验者粗心,不小心把纸带弄成了三段,并把中间一段丢失了。图\(2\)是打出的完整纸带剩下的两段,这两段纸带分别是小车运动的最初和最后两段时间打出的,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即图\(2\)每两个计时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请根据图中给出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纸带的 ______ 与小车相连\((\)选填“右端”或“左端”\()\);
              \((2)\)小车通过\(A\)点的瞬时速度\(v_{A}=\) ______ \(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纸带\(DE\)之间的距离\(x_{DE}=\) ______ \(cm\);
              \((4)\)小车的加速度\(a=\) ______ \(m/s^{2}\);
              \((5)\)丢失的中间一段纸带上应该有 ______ 个计时点。
            • 9.
              用打点计时器打出下落物体带动的纸带如图\(.\)电源的频率为\(50Hz\),从纸带上连续取出\(A\)、\(B\)、\(C\)、\(D\)、\(E\)、\(F\)六个计数点,用米尺测出\(A\)、\(B\)两点间距离\(S_{1}=4.08cm\),\(E\)、\(F\)两点间距离\(S_{2}=5.64cm\),试求出\(g=\) ______ \(.\)当电源频率低于\(50Hz\)时,如果仍按频率为\(50Hz\)的时间间隔打一次点计算,则测出的加速度数值 ______ 频率为\(50Hz\)时测出的加速度的数值\(.(\)后一空格填写大于、小于或等于\()\)
            • 10.
              某同学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测定重力加速度:

              \((1)\)打出的纸带如图\(2\)所示,连续打出的实验点作为计数点\(1\)、\(2\)、\(3\)、\(4\)、\(5\)、\(6\)、\(7\)、\(8\)、\(9\)等,电源的频率为\(50H_{Z}\),实验时纸带的 ______ 端应和重物相连接\(.(\)选填“甲”或“乙”\()\)
              \((2)\)由纸带所示数据可算出实验时的加速度为 ______ \(m/s^{2}\).
              \((3)\)当地的重力加速度数值为\(9.8m/s^{2}\),请列出测量值与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值有差异的一个原因: ______ .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