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如图所示,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使重物带动纸带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利用此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①\)对于该实验,下列操作中对减小实验误差有利的是 ______ 。
              A.重物选用质量和密度较大的金属锤
              B.两限位孔在同一竖直面内上下对正
              C.精确测量出重物的质量
              D.用手托稳重物,接通电源后,撒手释放重物
              \(②\)某实验小组利用上述装置将打点计时器接到\(50Hz\)的交流电源上,按正确操作得到了一条完整的纸带,由于纸带较长,图中有部分未画出,如图所示。纸带上各点是打点计时器打出的计时点,其中\(O\)点为纸带上打出的第一个点。重物下落高度应从纸带上计时点间的距离直接测出,利用下列测量值能完成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选项有 ______ 。
              A.\(OA\)、\(AD\)和\(EG\)的长度           \(B.OC\)、\(BC\)和\(CD\)的长度
              C.\(BD\)、\(CF\)和\(EG\)的长度             \(D.AC\)、\(BD\)和\(EG\)的长度
            • 2.

              如图\(1\)所示为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现有器材为:带铁夹的铁架台、电磁打点计时器、纸带、带铁夹的重物、天平.


              \((1)\)为完成实验,还需要的器材有______.
              A.米尺      \(0-6V\)直流电源
              C.秒表      \(0.6V\)交流电源
              \((2)\)某同学用图\(1\)所示装置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2\)所示,相邻两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02s\),根据纸带计算出打下\(D\)点时重物的速度大小为______\(m/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采用重物下落的方法,根据公式\( \dfrac{1}{2}m{v}^{2}=mgh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对实验条件的要求是______,为验证和满足此要求,所选择的纸带第\(1\)、\(2\)点间的距离应接近______.
              \((4)\)该同学根据纸带算出了相应点的速度,作出\({v}^{2}-h \)图象如图\(3\)所示,则图线斜率的物理意义是______.

            • 3.

              某同学利用竖直向上抛小球的频闪照片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频闪仪每隔\(0{.}05s\)闪光一次,图中所标数据为实际距离,该同学通过计算得到不同时刻的速度如下表\((\)当地重力加速度取\(10m{/}s^{2}\),小球质量\(m{=}0{.}2{kg}\),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时刻

              \(t_{2}\)

              \(t_{3}\)

              \(t_{4}\)

              \(t_{5}\)

              速度\((m{/}s)\)

              \(5{.}59\)

              \(5{.}08\)

              \(4{.}58\)

               


              \((1)\)由频闪照片上的数据计算\(t_{5}\)时刻小球的速度\(v_{5}{=}\) ______\(m{/}s\).
              \((2)\)从\(t_{2}\)到\(t_{5}\)时间内,重力势能增加量\({\triangle }E_{p}{=}\) ______\( J\),动能减少量\({\triangle }E_{k}{=}\) ______\( J\).
              \((3)\)此实验得到的结论是______ .
            • 4. A. 在利用重锤下落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
              \((1)\)下面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_
              A、应该用天平称出物体的质量.
              B、应该选用点迹清晰第一、二两点间的距离接近\(2mm\)的纸带.
              C、操作时应先放纸带再通电.
              D、电磁打点计时器应接在电压为\(220V\)的直流电源上.
              \((2)\)如图\(2\)是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g{=}9{.}80m{/}s^{2}\),测得所用重物的质量为\(1{.}00kg\),纸带上第\(0\)、\(1\)两点间距离接近\(2mm\),\(A\)、\(B\)、\(C\)、\(D\)是连续打出的四个点,它们到\(0\)点的距离如图\(2\)所示\({.}\)则由图中数据可知,打点计时器打下计数点\(C\)时,物体的速度\(V_{C}{=}\) ______\(m{/}s\);重物由\(0\)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______\( J\),动能的增加量等于______\(J(\)取三位有效数字\()\).
               
              \((3)\)实验结果发现动能增量不等于重力势能的减少量;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A.选用的重锤质量过大
              B.数据处理时出现计算错误
              C.空气对重锤的阻力和打点计时器对纸带的阻力
              D.实验时操作不够细,实验数据测量不准确\(.B.\)     如图所示,用碰撞实验器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即研究两个小球在轨道水平部分碰撞前后的动量关系:先安装好实验装置,在水平面上铺一张白纸,白纸上铺放复写纸,在白纸上记录下重垂线所指的位置\(O\).

              接下来的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不放小球\(2\),让小球\(1\)从斜槽上\(A\)点由静止滚下,并落在水平面上\({.}\)重复多次,用尽可能小的圆,把小球的所有落点圈在里面,其圆心就是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P\)点;
              步骤\(2\):把小球\(2\)放在斜槽末端\(B\)点,让小球\(1\)从\(A\)点由静止滚下,使它们碰撞\({.}\)重复多次,并使用与步骤\(1\)同样的方法分别标出碰撞后两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M\)、\(N\)点;
              步骤\(3\):用刻度尺分别测量三个落地点的平均位置\(M\)、\(P\)、\(N\)到\(O\)点的距离,即\(OM\)、\(OP\)、\(ON\)的长度.
              \({①}\)对于上述实验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应使小球每次从斜槽上相同的位置自由滚下
              B.斜槽轨道必须光滑
              C.小球\(1\)的质量应大于小球\(2\)的质量
              \({②}\)上述实验除需测量\(OM\)、\(OP\)、\(ON\)的长度外,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
              A.\(B\)点距地面的高度\(h\)   \(B.\)小球\(1\)和小球\(2\)的质量\(m_{1}\)、\(m_{2}{\ \ \ \ \ }\)C.小球\(1\)和小球\(2\)的半径\(r\)
              \({③}\)当所测物理量满足表达式______\((\)用实验所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时,即说明两球碰撞遵守动量守恒定律\({.}\)如果还满足表达式______\((\)用实验所测量物理量的字母表示\()\)时,即说明两球碰撞时无机械能损失.
            • 5.

              图甲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小圆柱由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拴住,轻绳另一端固定,将轻绳拉至水平后由静止释放。在最低点附近放置一组光电门,测出小圆柱运动到最低点的挡光时间\(Δt\),再用游标卡尺测出小圆柱的直径\(d\),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为\(g\)。则




              \((1)\)小圆柱的直径\(d=\)________\(cm\)。

              \((2)\)测出悬点到圆柱重心的距离\(l\),若等式\(gl=\)________成立,说明小圆柱下摆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3)\)若在悬点\(O\)安装一个拉力传感器,测出绳子上的拉力\(F\),则要验证小圆柱在最低点的向心力公式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文字和字母表示\()\)。若等式\(F=\)________成立,则可验证小圆柱在最低点的向心力公式。

            • 6. 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时,需要测量物体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到某点时的瞬时速度 \(v\)和下落高度 \(h\)

              \((1)\)实验中给打点计时器提供的电源如下,应选择______
              A.\(4\)节干电池
              B.\(3\)节蓄电池
              C.学生电源,输出适当的交流电压
              D.学生电源,输出适当的直流电压
              \((2)\)某班同学利用实验得到的纸带,设计了以下四种测量方案,其中正确的是______
              A.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 \(h\),并测出下落时间 \(t\),通过 \(v\)\(=\) \(gt\)计算出瞬时速度 \(v\)
              B.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 \(h\),并通过 \(v\)\(= \sqrt{2gh} \)计算出瞬时速度 \(v\)

              C.根据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纸带上某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这点前后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测算出瞬时速度 \(v\),并通过 \(h\)\(= \dfrac{{v}^{2}}{2g} \)计算出高度\(h\)

              D.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 \(h\),根据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纸带上某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这点前后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测算出瞬时速度 \(v\)
              \((3)\)此实验中,若由于打点计时器两限位孔不在同一竖直线上,使纸带穿过时受到较大阻力,这样物体减少的重力势能 \(mgh\)与增加的动能\( \dfrac{1}{2} \) \(mv\)\({\,\!}^{2}\)之间的关系是______

              A. \(mgh\)\( > \dfrac{1}{2} \)\(mv\)\({\,\!}^{2}\)B. \(mgh\)\( < \dfrac{1}{2} \)\(mv\)\({\,\!}^{2}\)      \(C\).\(mgh\)\(= \dfrac{1}{2} \)\(mv\)\({\,\!}^{2\;\;}\)D.无法确定

            • 7.

              Ⅰ如图所示,有三个点电荷,甲带电为\(+q\),乙带电为\(-9q\),丙带电为\(Q\)。甲乙相距为\(R\),将丙电荷放甲乙连线上的某点,使甲、乙、丙都处于平衡状态,丙电荷量\(Q=\)       ,所放位置应在             。

                                                 

              Ⅱ\(.\)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通过研究重锤的落体运动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1)\)在实验所需的物理量中,需要直接测量的是    ,通过计算得到的是     。\((\)填写代号\()\)

              A.重锤的质量

              B.重锤下落的高度

              C.重锤底部距水平地面的高度

              D.与下落高度对应的重锤的瞬时速度

              \((2)\)在实验得到的纸带中,我们选用如图所示的起点\(O\)与相邻点之间距离约为\(2mm\)的纸带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图中\(A\)\(B\)\(C\)\(D\)\(E\)\(F\)\(G\)为七个相邻的原始点,\(F\)点是第\(n\)个点。设相邻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下列表达式可以用在本实验中计算\(F\)点速度\({{v}_{F}}\)的是         



              A.\(v\)\({\,\!}_{F}\)\(=\) \(g\)\((\)\(nT\)\()\)              \(B\).\(v\)\({\,\!}_{F}\)\(= \sqrt{2g{h}_{n}} \)  

              C.\(v\)\({\,\!}_{F}\)\(= \dfrac{{h}_{n+1}-{h}_{n-1}}{2T} \)                \(D\).\(v\)\({\,\!}_{F}\)\(= \dfrac{{h}_{n+1}+{h}_{n-1}}{2T} \)

              \((3)\)若代入图中所测的数据,求得\( \dfrac{1}{2}v_{n}^{2} \)在误差范围内等于    \((\)用已知量和图中测出的物理量表示\()\),即可验证重锤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即使在操作及测量无误的前提下,所求\( \dfrac{1}{2}v_{n}^{2} \)也一定会略     \((\)选填“大于”或“小于”\()\)后者的计算值,这是实验存在系统误差的必然结果。

              \((4)\)另一名同学利用图所示的纸带,分别测量出各点到起始点的距离\(h\),并分别计算出各点的速度\(v\),绘出\(v\)\({\,\!}^{2}-\)\(h\)图线,如图所示。从\(v\)\({\,\!}^{2}-\)\(h\)图线求得重锤下落的加速度\(g\)\(′=\)     \(m/s^{2}(\) 保留\(3\)位有效数字 \()\)。则由上述方法可知,这名同学是通过观察\(v\)\({\,\!}^{2}-\)\(h\)图线是否过原点,以及判断              \((\)用相关物理量的字母符号表示\()\)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是否相等,来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的。


            • 8.

              在用打点计时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操作时,先通电再放纸带。质量\(m=2.00㎏\)的重物自由下落,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点\(.\)如图所示为选取的一条符合实验要求的纸带,\(O\)为第一个点,\(A\)\(B\)\(C\)为从合适位置开始选取的三个连续点\((\)其他点未画出\().\)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0.02 s\)打一次点,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 80m/s^{2}.\)根据图上所得的数据,应取图中\(O\)点和\(B\)点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则:\((\)结果取\(3\)位有效数字\()\)

              \((1)\)打\(B\)点时,重锤下落的速度为\(v\)\({\,\!}_{B}=\)       \(m/s\)

              \((2)\)从\(O\)点到\(B\)点,重物重力势能减少量\(\triangle {E}_{p} =\)        \(J\),

              \((3)\)从\(O\)点到\(B\)点,重物动能增加量\(\triangle {E}_{k} =\)       \(J\);  

              \((4)\)测量发现,下落过程中重物减少的重力势能通常略大于增加的动能,这是由于        

              A、重物质量过大

              B、打点计时器的电压偏低

              C、重物下落的初速度不为零

              D、有空气阻力,纸带与打点计时器间有摩擦阻力

            • 9.

              用图甲所示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时,所用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得到如图乙所示的纸带。选取纸带上打出的连续五个点\(A\)、\(B\)、\(C\)、\(D\)、\(E.\)测出\(A\)点距起点\(O\)的距离为\(s_{0}=19.00cm\),点\(A\)、\(C\)间的距离为\(s_{1}=8.36cm\),点\(C\)、\(E\)间的距离为\(s_{2}=9.88cm\),\(g\)取\(9.8m/s^{2}\)。

              \((1)\)下列做法正确的有________

              A.图甲中两限位孔必须在同一竖直线上

              B.实验中需要测量出重锤的质量

              C.实验时,先放手松开纸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

              D.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在保证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应选用体积较大的重锤

              \((2)\)打下\(C\)点时重物的速度是________\(m/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实验中,重物减小的重力势能总是略大于增加的动能,写出一条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________。

            • 10.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值为\(9.80m/s^{2}\),测得所用重物的质量为\(1.00kg.\)若按实验要求正确地选出纸带进行测量,量得连续三点\(A\)、\(B\)、\(C\)到第一个点的距离如图所示\((\)相邻计数点时间间隔为\(0.02s)\),那么:
              \((1)\)纸带的 ______ 端与重物相连;
              \((2)\)打点计时器打下计数点\(B\)时,物体的速度\(v_{B}=\) ______ ;
              \((3)\)通过计算,数值上\(\triangle E_{p}\) ______ \(\triangle E_{k}(\)填“\( > \)”“\(=\)”或“\( < \)”\()\)这是因为 ______ .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