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某同学设计了如图a所示的电路.该电路既能测绘小灯泡的伏安曲线,又能测量电池组的电动势和内阻.
              (1)若用图a电路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闭合S1后测出的电源的U-I图线如图b中图线2所示,则S2处于    (选填“断开”或“闭合”)状态,用电压传感器    (填“A”或“B”)的数据作纵坐标.由图线可知电池组的内阻为    Ω.
              (2)若用图a电路测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得到图b中图线1所示,S2处于    (选填“断开”或“闭合”)状态,滑动端P向右滑动时小灯泡电压将    (选填“增大”或“减小”).
              (3)若由三个这样的电灯和电动势为1.5V,内阻为0.5Ω的电池及阻值为2Ω的电阻R组成图c电路,电灯C功率为    W.
            • 2. 测定电阻的阻值,实验室提供下列器材:
              A.待测电阻R(阻值约10kΩ)
              B.滑动变阻器R1(0-1kΩ)
              C.电阻箱R0(99999.9Ω)
              D.灵敏电流计G(500μA,内阻不可忽略)
              E.电压表V(3V,内阻约3kΩ)
              F.直流电源E(3V,内阻不计)
              G.开关、导线若干

              (1)甲同学设计了如图a所示的电路,请你指出他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①            
              (2)乙同学用图b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①请在图d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实物电路的连接.②先将滑动变阻器的滑动头移到    (选填“左”或“右”)端,再接通开关S;保持S2断开,闭合S1,调节R1使电流计指针偏转至某一位置,并记下电流I1③断开S1,保持R1不变,调整电阻箱R0阻值在10kΩ左右,再闭合S2,调节R0阻值使得电流计读数为    时,R0的读数即为电阻的阻值.
              (3)丙同学查得灵敏电流计的内阻为Rg,采用电路c进行实验,改变电阻箱电阻R0值,读出电流计相应的I,由测得的数据作出
              1
              I
              -R0图象如图2所示,图线纵轴截距为m,斜率为k,则电阻的阻值为    
            • 3. 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待测电阻Rx约为200Ω,电压表的内阻约为2kΩ,电流表的内阻约为10Ω,Rx阻值计算结果由Rx=
              U
              I
              计算得出,式中U与I分别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则(  )
              A.应采用内接法
              B.应采用外接法
              C.测量结果偏小
              D.测量结果偏大
            • 4. 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实验中,所用测量仪器均已校准.待测金属丝接入电路部分的长度约为50cm.
              (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其中某一次测量结果如图1所示,其读数应为    mm(该值接近多次测量的平均值)

              (2)用伏安法测金属丝的电阻Rx.实验所用器材为:电池组(电动势为3V,内阻约1Ω)、电流表(内阻约0.1Ω)、电压表(内阻约3kΩ)、滑动变阻器R(0-20Ω,额定电流2A)、开关、导线若干. 某小组同学利用以上器材正确连接好电路,进行实验测量,记录数据如下:
              次数1234567
              U/V0.100.300.701.001.501.702.30
              I/A0.0200.0600.1600.2200.3400.4600.520
              由以上数据可知,他们测量Rx是采用图2中的    图.

              (3)图3是测量Rx的实验器材实物图,图中已连接了部分导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置于变阻器的一端.请根据图(2)所选的电路图,补充完成图3中实物间的连线,并使闭合开关的瞬间,电压表或电流表不至于被烧坏.

              (4)这个小组的同学在坐标纸上建立U、I坐标系,如图4所示,图中已标出了测量数据对应的4个坐标点.请在图4中标出第2、4、6次测量数据坐标点,并描绘出U─I图线.由图线得到金属丝的阻值Rx=    Ω(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5)根据以上数据可以估算出金属丝的电阻率约为    (填选项前的符号).
              A.1×10-2Ω•m        B.1×10-3Ω•m        C.1×10-6Ω•m        D.1×10-8Ω•m
              (6)任何实验测量都存在误差.本实验所用测量仪器均已校准,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有多个正确选项).
              A.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直径时,由于读数引起的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B.由于电流表和电压表内阻引起的误差属于偶然误差
              C.若将电流表和电压表内阻计算在内,可以消除由测量仪表引起的系统误差
              D.用U─I图象处理数据求金属丝电阻可以减小偶然误差.
            • 5. 有一金属电阻丝的阻值约为20Ω,现用以下实验器材测量其电阻率:
              A.电压表V1(量程0~15V,内阻约15kΩ)    B.电压表V2(量程0~3V,内阻约3kΩ)
              C.电流表A1 (量程为0~0.6A,内阻约为0.5Ω)   D.电流表A2(量程为0~50mA,内阻约为10Ω)
              E.滑动变阻器R1(阻值范围0~1kΩ,允许最大电流0.2A)  F.滑动变阻器R2(阻值范围0~20Ω,允许最大电流1.0A)  G.螺旋测微器  H.电池组(电动势3V,内电阻0.5Ω)  I.开关一个和导线若干

              (1)某同学决定采用分压式接法调节电路,为了准确地测量出电阻丝的电阻,电流表选    ,滑动变阻器选    (填写器材前面的字母);
              (2)用螺旋测微器测量该电阻丝的直径,示数如图1所示,该电阻丝直径的测量值d=    mm;
              (3)如图2所示,将电阻丝拉直后两端分别固定在刻度尺两端的接线柱a和b上,其间有一可沿电阻丝滑动的触头P,触头的上端为接线柱c.当按下触头P时,它才与电阻丝接触,触头的位置可在刻度尺上读出.实验中改变触头与电阻丝接触的位置,并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流表A示数I保持不变,记录对应的电压表读数U.该同学的实物连接如图3所示,他的连线是否正确,如果有错,在连接的导线上打“×”并重新正确连线;如果有导线遗漏,请添加导线,完成正确的实物连接图.
              (4)利用测量数据描点作出U-L图线,如图4所示,并求得图线的斜率k.用电阻丝的直径d、电流I和斜率k表示电阻丝的电阻率ρ=    
            • 6. 某同学通过实验测定一个阻值约为5Ω的电阻Rx的阻值.
              (1)现有电源(4V,内阻可不计)、滑动变阻器(0~50Ω,额定电流2A)、开关和导线若干,以及下列电表:
              A.电流表(0~3A,内阻约0.025Ω)     B.电流表(0~0.6A,内阻约0.125Ω)
              C.电压表(0~3V,内阻约3kΩ)        D.电压表(0~15V,内阻约15kΩ)
              为减小测量误差,在实验中,电流表应选用    ,电压表应选用    (选填器材前的字母);实验电路应采用图1中的    (选填“甲”或“乙”).

              (2)图2是测量Rx的实验器材实物图,图中已连接了部分导线.请根据在(1)问中所选的电路图,补充完成图中实物间的连线.
              (3)接通开关,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位置,并记录对应的电流表示数I、电压表示数U.某次电表示数如图3所示,可得该电阻的测量值Rx=
              U
              I
              =    Ω(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若在(1)问中选用甲电路,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若在(1)问中选用乙电路,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电流表测量值小于流经Rx的电流值    B.电流表测量值大于流经Rx的电流值
              C.电压表测量值小于Rx两端的电压值    D.电压表测量值大于Rx两端的电压值.
            • 7. 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同时测量两电流表A1(量程为100mA、内阻约为10Ω)和A2(量程为50mA、内阻约为20Ω)的内阻,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A.定值电阻(100Ω,0.2A)B.定值电阻(10Ω,0.1A)C.电阻箱R1(0-999.9Ω)D.滑动变阻器R(0-10Ω,2A)E.电源E(电动势12V,内阻忽略不计)F.电键和导线若干.

              该同学要保证安全和满足实验要求的前提下,使测量范围尽可能的大,其具体步骤如下:a.闭合电键S,调节滑动变阻器R和电阻箱R1,使电流表A1的示数为I1=50mA,记下此时A2的示数I2和电阻箱的电阻R1;b.重复步骤a,使电流表A1的示数仍为I1=50mA,测量多组I2和R1的值;c.将实验测得的数据在坐标纸上描点、连线.
              (1)实验电路中的定值电阻R0应选择    (填器材前的字母序号)
              (2)请按照图甲中的电路补全图乙中的实物连接图
              (3)该同学根据测得的数据,通过坐标纸上描点,连线作出了
              1
              I2
              -R2
              图象如图丙所示,该同学测得该图象的纵截距为b=3.6A-1,斜率为k=0.18A-1,则电流表A1的内阻r1=    Ω;电流表A2的内阻r2=    Ω(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8. 如图1是测量阻值约几十欧的未知电阻Rx的原理图,图中R0是保护电阻(10Ω),R1 是电阻箱(0~99.9Ω),R是滑动变阻器,A1和A2是电流表,E是电源(电动势10V,内阻很小).
              在保证安全和满足要求的情况下,使测量范围尽可能大.实验具体步骤如下:
              (i)连接好电路,将滑动变阻器R调到最大;
              (ii)闭合S,从最大值开始调节电阻箱R1,先调R1为适当值,再调滑动变阻器R,使A1示数I1=0.15A,记下此时电阻箱的阻值R1和A2示数I2
              (iii)重复步骤(ii),再侧量6组R1和I2
              (iv)将实验洲得的7组数据在坐标纸上描点.
              根据实验回答以下问题:
              ①现有四只供选用的电流表:
              A.电流表(0~3mA,内阻为2.0Ω)
              B.电流表(0~3mA,内阻未知)
              C.电流表(0~0.3A,内阻为5.0Ω
              D.电流表(0~0.3A,内阻未知)
              A1应选用    ,A2应选用    
              ②测得一组R1和I2值后,调整电阻箱R1,使其阻值变小,要使A1示数I1=0.15A,应让滑动变阻器R接入电路的阻值    (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
              ③在图2坐标纸上画出R1与I2的关系图.

              ④根据以上实验得出Rx=    Ω.
            • 9. 某同学通过实验测定一个阻值约为5Ω的电阻Rx的阻值.
              (1)现有电源(4V,内阻可不计)、滑动变阻器(0~50Ω,额定电流2A)、开关和导线若干,以及下列电表:
              A.电流表(0~3A,内阻约0.025Ω)     B.电流表(0~0.6A,内阻约0.125Ω)
              C.电压表(0~3V,内阻约3kΩ)       D.电压表(0~15V,内阻约15kΩ)
              为减小测量误差,在实验中,电流表应选用    ,电压表应选用    (选填器材前的字母);实验电路应采用图1中的    (选填“甲”或“乙”).

              (2)图14是测量Rx的实验器材实物图,图中已连接了部分导线.请根据在(1)问中所选的电路图,补充完成图2中实物间的连线.
              (3)接通开关,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位置,并记录对应的电流表示数I、电压表示数U.某次电表示数如图3所示,可得该电阻的测量值Rx=
              U
              I
              =    Ω(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若在(1)问中选用甲电路,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若在(1)问中选用乙电路,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电流表测量值小于流经Rx的电流值B.电流表测量值大于流经Rx的电流值
              C.电压表测量值小于Rx两端的电压值D.电压表测量值大于Rx两端的电压值.
            • 10. 李华同学的爸爸是个电气工程师,李华经常看到爸爸在用如图1所示的多用电表进行一些测量.在高中物理课堂上学习了多用电表的用法之后,爸爸给他出了一道题目,让他通过测量找到如图2所示的二极管的负极.
              (1)李华同学做了如下两步具体的操作:第一,将多用电表选择开关旋转到电阻挡的×1档,经过    之后,他把红表笔接在二极管的短管脚上,把黑表笔接在二极管的长管脚上,发现二极管发出了耀眼的白光,如图3所示;然后他将两表笔的位置互换以后,发现二极管不发光.这说明二极管的负极是    (填写“长管脚”或者“短管脚”)所连接的一极.
              (2)李华同学的好奇心一下子就被激发起来了.他琢磨了一下,然后又依次用电阻挡的×1档,×10档,×100档,×1K档分别进行了二极管导通状态的准确的测量,他发现二极管发光的亮度越来越    (填写“大”或者“小”),请帮助他分析一下具体的原因    
              (3)爸爸说,欧姆表内的电池用过了一段时间,电动势稍微减小,内电阻可能增大很多倍.自己可以设计实验测量一下电动势和内电阻.李华立刻准备设计实验方案进行相关测量,现在备有如下器材可供选择:
              A.干电池1节      B.滑动变阻器(0~20Ω)  C.滑动变阻器(0~1kΩ)
              D.电压表(0~3V)   E.电流表(0~0.6A)      F.电流表(0~3A)
              G.开关、导线若干
              ①其中滑动变阻器应选    ,电流表应选    .(只填器材前的序号)
              ②为了最大限度的减小实验误差,请在图4虚线框中画出该实验最合理的电路图.
              ③某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U-I图象如图5所示.由图象可得电池的电动势为    V,内电阻为    Ω.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