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重力加速度,电火花计时器的工作电压为220V,频率为50Hz。

              (1)打出的纸带如图所示,实验时纸带的______端和重物相连接。(选填“甲”或“乙”)
              (2)由纸带数据计算可得计数点4所代表时刻的瞬时速度大小v4=______m/s,重力加速度g=______m/s2(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 2. 某同学用频闪照相法研究小球的自由落体运动,选择一张清晰的频闪照片,剪掉前面小球重叠部分进行研究。已知小球在释放位置时,球心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对齐。

              (1)根据照片中刻度尺的数据,请读出小球运动到照片中第5个像点时下落的高度为______m。
              (2)若所用照相机的曝光频率为f,照片上1、3像点距离和1、5像点距离分别为s1、s2,则照相机相邻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T=______,小球自由下落的加速度a=______。
            • 3. 利用气垫导轨做实验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开始时两个滑块静止,它们之间有一根被压缩的轻弹簧,滑块用绳子连接,绳子烧断后,两个滑块向相反方向运动。得到如图所示的两个滑块\(A\)、\(B\)相互作用后运动过程的频闪照片,频闪的频率为\(10 Hz\)。已知滑块\(A\)、\(B\)的质量分别为\(200 g\)、\(300 g\),根据照片记录的信息,\(A\)、\(B\)离开弹簧后,\(A\)滑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大小为_____                                  ___\(m/s\),本次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机械能守恒定律,将一端带有光滑的定滑轮的长木板的另一端抬起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并在长木板上合适的位置固定两光电门\(A\)和\(B\),现将一带有遮光条的物块放在长木板上,并用质量不计的细绳连接一质量为\(m\)的钩码\(Q\),然后将滑块由静止释放,已知两光电门之间的距离为\(L\),物块和遮光条的总质量为\(M\),挡光宽度为\(d(\)且\(d\)远小于\(L)\),物块经过两光电门时的挡光时间分别为\(Δt_{A}\)、\(Δt_{B}\)

              通过以上的叙述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该小组的同学利用上述的实验装置来探究加速度与质量、外力的关系时,平衡摩擦力后,还需满足________时物块的合外力近似等于钩码的重力,则物块在长木板上下滑时加速度的关系式为________\((\)用题中的物理量表示\()\);

              \((2)\)实验前,该小组的同学已经平衡了摩擦力,如图所示,不挂\(Q\),滑块能匀速滑行,则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用该装置验证\(PQ\)组成的系统的机械能守恒,其原因为________.

            • 5.

              在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时,让小球多次沿同一轨道运动,通过描点法画出小球平抛运动的轨迹。

              \((1)\)为了能较准确地描绘运动轨迹,下面列出一些操作要求,将你认为正确选项的前面字母填在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___ 。

              \(a.\)通过调节使斜槽的末端保持水平

              \(b.\)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必须不同

              \(c.\)每次必须由静止释放小球

              \(d.\)记录小球位置用的木条\((\)或凹槽\()\)每次必须严格地等距离下降

              \(e.\)小球运动时不应与木板上的白纸\((\)或方格纸\()\)相接触

              \(f.\)将球的位置记录在纸上后,取下纸,用直尺将点连成折线

              \((2)\)若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记录轨迹,小方格的边长为\(L\),小球在平抛运动途中的几个位置如图中的\(a\)、\(b\)、\(c\)、\(d\)所示,则小球平抛的初速度的计算式为\(v_{0}=\)_______  \((\)用\(L\)、\(g\)表示\()\)。

              \((3)\)某同学通过实验对平抛运动进行研究,他在竖直墙上记录了抛物线轨迹的一部分,如图所示\(.O\)点不是抛出点,\(x\)轴沿水平方向,由图中所给的数据可求出平抛物体的初速度\(=\)_____\(m/s\),抛出点的坐标\(x=\)_____\(m\), \(y=\)_____\(m (g\)取\(10m/s^{2})\)

            • 6. 利用图\(1\)中所示的装置可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并测重力加速度.

              \((1)\)实验中需要调整好仪器,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松开纸带,使重物下落,打点计时器会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小点\(.(\)如图\(2)\)
              \(①\)为了测试重物下落的加速度,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 ______ \(.(\)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天平   \(B.\)秒表         \(C.\)米尺
              \(②\)若实验中所得到的重物下落的加速度值小于当地的重物加速度值,而实验操作与数据处理均无错误,写出一个你认为可能引起此误差的原因: ______
              \((2)\)在打出的纸带上取得连续的清晰的\(7\)个点,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用米尺测得第\(1\)、\(2\)、\(3\)、\(4\)、\(5\)、\(6\)各点与第\(0\)点的距离\(d\)如表:
              点的次序\(0\)\(1\)\(2\)\(3\)\(4\)\(5\)\(6\)
              距离\(d(\)厘米\()\)\(0\)\(6.0\)\(12.5\)\(19.3\)\(26.5\)\(34.1\)\(42.1\)
              利用这些数据:
              \(①\)测出当地重力加速度\(g\)值为 ______ ;\((\)取三位有效数字\()\);
              \(②\)打第\(1\)点时纸带运动的速度是 ______ \(m/s\);\((\)取三位有效数字\()\).
            • 7. \(18.(12\)分\()\)如图所示为粮食仓库中常用的皮带传输装置示意图,它由两台皮带传送机组成,一台水平传送,\(A\)、\(B\)两端相距 \(L_{1}\)\(=3m\);另一台倾斜传送,传送带与地面间的倾角 \(θ\)为\(37^{o}\),\(C\)、\(D\)两端相距 \(L_{2}\)\(=4.45m\),\(B\)、\(C\)相距很近\(.\)水平传送带以 \(v_{0}\)\(=5m/s\)沿顺时针方向转动\(.\)现将质量为 \(m\)\(=10kg\)的一袋大米无初速度的放在\(A\)端,它随传送带到达\(B\)点后,速度大小不变的传到倾斜传送带的\(C\)端\(.\)米袋与两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素均为\(0.5\),取\(g=10m/s^{2}\),\(\sin 37^{o}=0.6\),\(\cos 37^{o}=0.8\).

                \((1)\)若倾斜传送带\(CD\)不转动,则米袋沿传送带\(CD\)所能上滑的最大距离是多少?

                \((2)\)若倾斜传送带\(CD\)以\(v\)\(=4m/s\)的速率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则米袋从\(C\)端运动到\(D\)端的时间为多少?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