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质量分别为\(m\)和\(2m\)的\(A\)、\(B\)两个木块间用轻弹簧相连,放在光滑水平面上,\(A\)紧靠竖直墙。用水平力向左缓慢推\(B\),将弹簧压缩一定长度,此过程中推到某位置时推力做功大小为\(W.\)如图所示,在此位置物体静止时突然撤去推力\((\)此时物体速度为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弹簧第一次恢复原长过程中,墙对\(A\)的冲量大小为\(2 \sqrt {mW}\)
              B.在弹簧第一次恢复原长过程中,墙对\(A\)、\(B\)系统做的功大小为\(W\)
              C.当\(A\)、\(B\)之间距离最大时,\(B\)的速度大小为\( \sqrt { \dfrac {2W}{m}}\)
              D.当\(A\)、\(B\)之间距离最大时,\(B\)的速度大小\( \dfrac {1}{3} \sqrt { \dfrac {W}{m}}\)
            • 2.
              如图所示,有三个斜面\(a\)、\(b\)、\(c\),底边分别为\(L\)、\(L\)、\(2L\),高度分别为\(2h\)、\(h\)、\(h\),同一物体与三个斜面的动摩擦因数相同,这个物体分别沿三个斜面从顶端由静止下滑到底端的三种情况相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损失的机械能\(\triangle E_{c}=2\triangle E_{b}=4\triangle E_{a}\)
              B.物体到达底端的动能\(E_{ka}=2E_{kb}=2E_{kc}\)
              C.因摩擦产生的热量\(2Q_{a}=2Q_{b}=Q_{c}\)
              D.物体减少的重力势能\(2\triangle E_{pc}=2\triangle E_{pb}=\triangle E_{pa}\)
            • 3.
              如图为大型物流货场应用传送带搬运货物示意图,传送带与水平面成 \(37^{\circ}\)角、以 \(2m/s\) 的速率向下运动。将\(1kg\)的货物放在传送带的上端点\(A\)处,经 \(1.2s\)货物到达传送带的下端点\(B\) 处。已知货物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取\(\sin θ=0.6\),\(\cos θ=0.8\),\(g=10m/s^{2}\),则
              A.\(A\)、\(B\) 两点的距离为\(2.4m\)
              B.到达\(B\) 点时,货物速度的大小为\(4m/s\)
              C.从\(A\) 到\(B\) 的过程中,货物与传送带的相对位移为\(0.8m\)
              D.从\(A\) 到\(B\) 的过程中,货物与传送带摩擦产生的热量为\(3.2J\)
            • 4.
              如图甲所示,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于倾角为\(θ=30^{\circ}\)的斜面底端,另一端恰好位于斜面上的\(B\)点。一质量为\(m=2kg\)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从斜面上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下滑过程中滑块下滑速度\(U\)的平方与其下滑距离\(x\)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其中\(oa\)段为直线,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则\((\)  \()\)
              A.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5\)
              B.弹簧的劲度系数为\(50N/m\)
              C.滑块运动到最低点\(C\)时,弹簧弹性势能大小为\(2.6J\)
              D.滑块从最低点\(C\) 返回时,一定能到达\(B\)点
            • 5.
              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下端固定在地面上,一个物体从弹簧正上方某一高度处从静止释放,关于物体从开始接触弹簧到速度为零的过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一直做减速运动
              B.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C.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D.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全部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
            • 6.
              如图所示,\(A\)、\(B\)两小球由绕过轻质定滑轮的细线相连,\(A\)放在固定的光滑斜面上,\(B\)、\(C\)两小球在竖直方向上通过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相连,\(C\)球放在水平地面上\(.\)现用手控制住\(A\),并使细线刚刚拉直但无拉力作用,并保证滑轮左侧细线竖直、右侧细线与斜面平行\(.\)已知\(A\)的质量为\(4m\),\(B\)、\(C\)的质量均为\(m\),重力加速度为\(g\),细线与滑轮之间的摩擦不计,开始时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释放\(A\)后,\(A\)沿斜面下滑至速度最大时\(C\)恰好离开地面,不计空气阻力,在这一过程中\(A\)始终在斜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释放\(A\)的瞬间,\(B\)的加速度为\(0.4g\)
              B.\(C\)恰好离开地面时,\(A\)达到的最大速度为\(2g \sqrt { \dfrac {m}{5k}}\)
              C.斜面倾角\(α=45^{\circ}\)
              D.从释放\(A\)到\(C\)刚离开地面的过程中,\(A\)、\(B\)两小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 7.

              如图所示,光滑绝缘斜面的底端固定着一个带正电的小物块\(P\),将另一个带电小物块\(Q\)在斜面的某位置由静止释放将沿斜面向上运动,设斜面足够长,则在\(Q\)向上运动过程中

              A.物块\(Q\)的动能一直增大         

              B.物块\(P\)、\(Q\)的重力势能和电势能之和一直减小

              C.物块\(Q\)的机械能一直增大        

              D.物块\(P\)、\(Q\)之间的电势能一直增大
            • 8. 在离水平地面 \(h\)高处将一质量为 \(m\)的小球水平抛出,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大小恒为 \(f\),落地时小球距抛出点的水平距离为 \(x\),速率为 \(v\),那么,在小球运动的过程中(    )

                   

              A.重力做功为 \(mgh\)

                   

              B.克服空气阻力做的功为 \(f\)\(· \sqrt{h^2 +x^2 }\)

                   

              C.落地时,重力的瞬时功率为 \(mg\) \(v\)

                   

              D.重力势能和机械能都逐渐减少
            • 9.

              半径为\(r\)的竖直光滑圆轨道固定在光滑木板\(AB\)中央,置于光滑水平桌面\(.\)圆轨道和木板\(AB\)的总质量为\(m\),木板\(AB\)两端被限定,无法水平移动,可竖直移动\(.\)木板\(AB\)的右端放置足够长的木板\(CD\),其表面与木板\(AB\)齐平,质量为\(2m.\)一个质量为\(m\)的滑块\((\)可视为质点\()\)从圆轨道最低点以一定的初速度\(v_{0}\)向右运动进入圆轨道,运动一周后回到最低点并向右滑上水平木板\(AB\)和\(CD\),最终与木板\(CD\)保持相对静止,滑块与木板\(CD\)间动摩擦因数为\(μ\),其余摩擦均不计,则:

              \((1)\)为保证滑块能通过圆轨道的最高点,求初速度\(v_{0}\)的最小值;

              \((2)\)为保证滑块通过圆轨道的最高点时,木板\(AB\)不离开地面,求初速度\(v_{0}\)的最大值;

              \((3)\)若滑块恰能通过圆轨道最高点,求滑块在木板\(CD\)上滑动产生的热量\(Q\).

            • 10.

              如图所示,电梯质量为\(M\),地板上放置一质量为\(m\)的物体\(.\)钢索拉电梯由静止开始向上加速运动,当上升高度为\(H\)时,速度达到\(v\),则(    )



              A.地板对物体的支持力做的功等于 \(mv\)\({\,\!}^{2}\) 
              B.地板对物体的支持力做的功等于 \(mgH\)
              C.钢索的拉力做的功等于 \(Mv\)\({\,\!}^{2}+\) \(Mgh\)   
              D.合力对电梯 \(M\)做的功等于 \(Mv\)\({\,\!}^{2}\)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