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时,用摆长\(l\)和周期\(T\)计算重力加速度的公式是\(g=\) ______ 。如果已知摆球直径为\(2.00cm\),让刻度尺的零点对准摆线的悬点,摆线竖直下垂,如图\((\)甲\()\)所示,那么单摆摆长\(L\)是 ______ \(cm.\)如果测出此单摆完成\(40\)次全振动的时间如图\((\)乙\()\)中秒表所示,那么秒表读数是 ______ \(s.\)单摆的摆动周期\(T\)是 ______ \(s\)。
            • 2.

              物理小组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器材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器材有:底座、带有标尺的竖直杆、光电门\(1\)和\(2\)组成的光电计时器,小球释放器\((\)可使小球无初速释放\()\)、网兜。实验时可用两光电门测量小球从光电门\(1\)运动至光电门\(2\)的时间\(t\),并从竖直杆上读出两光电门间的距离值为\(h\)。则:

              \((1)\)如图所示,用游标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则小球直径为________\(cm\)。

              \((2)\)保持光电门\(2\)的位置不变,改变光电门\(1\)的位置,小球经过光电门\(2\)的速度大小为\(v\),不考虑空气阻力,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重力加速度\(g\),则\(h\)、\(t\)、\(g\)、\(v\)四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为\(h=\)________。

              \((3)\)根据实验数据作出\(\dfrac{h}{t}-t\)图线,若图线斜率的绝对值为\(k\),根据图线可求出重力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

            • 3.

              在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1)\)有下列备选器材中,需选用哪些器材较好\(?\)__________

              A.长\(1m\)左右的粗一点结实棉线, \(B.\)长\(1m\)左右的细棉线

              C.带细孔的直径\(2cm\)左右的铁球      \(D.\) 带细孔的直径\(2cm\)左右的橡胶球

              E.时钟    \(F.\)秒表   \(G.\)学生用刻度尺    \(H.\)最小刻度是毫米的米尺

              \((2)\)甲同学先用米尺测得摆线长,再用游标卡尺测得摆球直径如图甲所示为_______\(cm\),然后用秒表记录单摆完成\(50\)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从图乙可读出时间为____________\(s\)。

              \((3)\)实验中,如果摆球密度不均匀,无法确定重心位置,乙同学设计了一个巧妙的方法而不用测量摆球的半径。具体作法如下:\(①\)第一次悬线长为\(L_{1}\)时,测得振动周期为\(T_{1} ②\)第二次增大悬线长为\(L_{2}\)时,测得振动周期为\(T_{2} ③\)根据单摆周期公式可求得重力加速度为\(g=\)_______。\((\)用题给符号表示\()\)

            • 4.

              \((1)(\)单选\()\)下图是“牛顿摆”装置,\(5\)个完全相同的小钢球用轻绳悬挂在水平支架上,\(5\)根轻绳互相平行,\(5\)个钢球彼此紧密排列,球心等高。用\(1\)、\(2\)、\(3\)、\(4\)、\(5\)分别标记\(5\)个小钢球。当把小球\(1\)向左拉起一定高度,如图甲所示,然后由静止释放,在极短时间内经过小球间的相互碰撞,可观察到球\(5\)向右摆起,且达到的最大高度与球\(1\)的释放高度相同,如图乙所示。关于此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上述实验过程中,\(5\)个小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动量守恒

              B.上述实验过程中,\(5\)个小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不守恒,动量不守恒

              C.如果同时向左拉起小球\(1\)、\(2\)、\(3\)到相同高度\((\)如图丙所示\()\),同时由静止释放,经碰撞后,小球\(4\)、\(5\)一起向右摆起,且上升的最大高度高于小球\(1\)、\(2\)、\(3\)的释放高度

              D.如果同时向左拉起小球\(1\)、\(2\)、\(3\)到相同高度\((\)如图丙所示\()\),同时由静止释放,经碰撞后,小球\(3\)、\(4\)、\(5\)一起向右摆起,且上升的最大高度与小球\(1\)、\(2\)、\(3\)的释放高度相同

              \((2)\)如图,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使重物带动纸带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利用此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①\)对于该实验,下列操作中对减小实验误差有利的是________。

              A.重物选用质量和密度较大的金属锤

              B.两限位孔在同一竖直面内上下对正

              C.精确测量出重物的质量

              D.用手托稳重物,接通电源后,撒手释放重物

              \(②\)某实验小组利用上述装置将打点计时器接到\(50Hz\)的交流电源上,按正确操作得到了一条完整的纸带,由于纸带较长,图中有部分未画出,如图所示。纸带上各点是打点计时器打出的计时点,其中\(O\)点为纸带上打出的第一个点。重物下落高度应从纸带上计时点间的距离直接测出,利用下列测量值能完成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选项有________。

              A.\(OA\)、\(AD\)和\(EG\)的长度

              B.\(OC\)、\(BC\)和\(CD\)的长度

              C.\(BD\)、\(CF\)和\(EG\)的长度

              C.\(AC\)、\(BD\)和\(EG\)的长度

            • 5.

              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1)\)用游标为\(10\)分度的卡尺测量摆球的直径\(.\)某次测量的示数如下图所示,读出小球直径\(d\)\(= \)______ \(mm\)

               

              \((2)\)若测量出单摆摆线长为\(l\),摆球的直径为\(d\),用秒表记录下单摆完成\(n\)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t\)\(.\)则重力加速度\(g\)\(= \)______\((\)用以上字母表示\()\).

            • 6.

              如图所示,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其中\(L_{0}\)\(d\)\(n\)\(t\)分别表示实验时已测得的数据。根据这些数据可以算出:

              \((1)\)单摆的摆长 \(L\)\(=\)_____ __;

              \((2)\)单摆的周期\(T\)\(=\)____\(\_\) ___;

              \((3)\)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________;

               \(( 4 )\)为了利用单摆较准确地测出重力加速度,可选用的器材为     \((\)填选项号\()\)。

              A.\(20cm\)长的结实的细线、小木球、秒表、米尺、铁架台

              B.\(100cm\)长的结实的细线、小钢球、秒表、米尺、铁架台

              C.\(100cm\)长的结实的细线、大木球、秒表、\(50cm\)量程的刻度尺、铁架台

              D.\(100cm\)长的结实的细线、大钢球、大挂钟、米尺、铁架台

            • 7.

              某同学在做“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实验中,先测得摆线长为\(97.20\) \(cm\);用\(2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小球直径如图所示,然后用秒表记录了单摆全振动\(50\)次所用的时间为\(100.0\) \(s\)\(.\)则
                     

              \((1)\)小球直径为______  \(cm\),测得重力加速度 \(g\)值为______ \(m\)\(/\) \(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如果该同学在测摆长时忘记了加摆球的半径,测得加速度 \(g\)将______\((\)填“偏大”或“偏小”或“准确”\()\);如果以摆长\(L\)为纵坐标、周期的二次方为横坐标作出了\(L-T^{2}\)图线,由图象测得的图线的斜率为 \(k\),则测得的重力加速度 \(g\)\(= \)______\(.(\)用字母表示即可\()\).

            • 8.
              \((10\)分\()\)

              \((1)\)如图所示的游标卡的读数为       \(cm\),秒表的示数为        \(s.\)



               

              \((2)\)一组同学在做“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用正确的方法操作,测定了六组摆长 \(L\) 和周期 \(T\) 的对应值,为求出重力加速度 \(g\),四位同学提出了四种不同的处理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A.从测量的六组对应值中任意选取一组,用公式 求出

              B.先分别求出六个 的平均值 和六个 的平均值 ,再用公式 求出

              C.先分别用六组 的值,代入公式 求出六个对应的 值,再求出这六个 的平均值作为测量值

              D.根据测量值在坐标纸上作出 图象,计算出直线图象的斜率 ,根据  求出 的值,用该方法偶然误差较小

              \((3)\)在“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为防止摆球在摆动过程中 形成“圆锥摆”,实验中采用了如图所示的双线摆,测出摆线长度 为 \(L\),线与水平横杆夹角为\(θ\),摆球半径为 \(r\),若测出 \(n\) 次通过最低点的时间为 \(t\),则此地重力加速度为                     \((\)用题中字母表示\()\)

                

            • 9.
              某同学在“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进行了如下的操作:
              \((1)\)用游标上有\(10\)个小格的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直径如图\(1\)所示,摆球直径为 ______ \(cm.\)把摆球用细线悬挂在铁架台上,测量摆线长,通过计算得到摆长\(L\).
              \((2)\)让摆球做简谐振动,从摆球通过平衡位置开始计时,数出之后摆球通过平衡位置的次数\(n\),用停表记下所用的时间\(t\),则单摆振动周期\(T=\) ______ .
              \((3)\)测量出多组周期\(T\)、摆长\(L\)数值后,画出\(T^{2}-L\)图象如图\(2\),此图线斜率\(k=\) ______ .
            • 10.
              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1)\)实验时用\(2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直径,示数如图甲所示,该摆球的直径\(d=\) ______  \(mm\).
              \((2)\)接着测量了摆线的长度为\(l_{0}\),实验时用拉力传感器测得摆线的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则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g=\) ______  \((\)用题目中的物理量表示\()\).
              \((3)\)某小组改变摆线长度\(L_{0}\),测量了多组数据\(.\)在进行数据处理时,甲同学把摆线长\(L_{0}\)作为摆长,直接利用公式求出各组重力加速度值再求出平均值;乙同学作出  \(T^{2}-L_{0}\)图象后求出斜率,然后算出重力加速度\(.\)两同学处理数据的方法对结果的影响是:甲 ______ ,乙 ______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