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物理\(——\)选修\(3-3\)、\(3-5\)】

              \((1)(\)五选三\()\)如图为氢原子的能级图,已知可见光的光子的能量范围为\(1.62~3.11 eV\),锌板的电子逸出功为\(3.34 eV\),那么对氢原子在能级跃迁的过程中辐射或吸收光子的特征认识正确的是________.



              A.用氢原子从高能级向基态跃迁时发射的光照射锌板,一定不能产生光电效应现象

              B.用能量为\(11.0 eV\)的自由电子轰击,可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跃迁到激发态

              C.处于\(n\)\(=2\)能级的氢原子能吸收任意频率的紫外线

              D.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可以吸收任意频率的紫外线,并且使氢原子电离

              E.用波长为\(60 nm\)的伦琴射线照射,可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电离出自由电子

              \((2)\)如图所示,厚度和质量不计、横截面积为\(S\)\(=10 cm^{2}\)的绝热汽缸倒扣在水平桌面上,汽缸内有一绝热的“\(T\)”形活塞固定在桌面上,活塞与汽缸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开始时,气体的温度为\(T\)\({\,\!}_{0}=300 K\),压强为\(p\)\(=0.5×10^{5} Pa\),活塞与汽缸底的距离为\(h\)\(=10 cm\),活塞可在汽缸内无摩擦滑动且不漏气,大气压强为\(p\)\({\,\!}_{0}=1.0×10^{5} Pa.\)求:


              \((1)\)此时桌面对汽缸的作用力\(F\)\({\,\!}_{N}\);

              \((2)\)现通过电热丝给气体缓慢加热到\(T\),此过程中气体吸收热量为\(Q\)\(=7 J\),内能增加了\(Δ\)\(U\)\(=5 J\),整过程活塞都在汽缸内,求\(T\)的值。

            • 2.

              \((1)\)近段时间,日本的“核辐射”引起了全球瞩目,下列关于放射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多选题\()\)

              A、放射线可以用来进行工业探伤

              B、\(β\)衰变中放出电子,说明原子核内部存在电子

              C、放射性同位素可以用来做示踪原子

              D、天然放射性元素衰变时能够放出的三种射线是\(α\)射线、\(β\)射线、\(γ\)射线

              \((2)①\)卢瑟福利用\(α\)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研究原子结构,正确反映实验结果的示意图是:           



               

              \(②\)这实验\(α\)粒子的大角度散射现象说明了原子是             结构\((\)填“核式”或者“西瓜”\()\)

            • 3.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核内部某个中子转变为质子和电子,产生的电子从原子核中发射出来,这就是\(β\)衰变的本质

              B.已知氦原子核的质量为\(m_{1}\)、质子的质量为\(m_{2}\)、中子的质量为\(m_{3}\),则质子和中子在结合成核时释放的核能为\(({{m}_{2}}+{{m}_{3}}-{{m}_{1}}){{c}^{2}}\)

              C.根据玻尔理论可知,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氢原子的电势能增大,核外电子的运动速度减小

              D.光电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

              E.\(α\)粒子散射实验中少数粒子发生较大偏转是卢瑟福猜想原子具有核式结构的主要依据

              \((2)\)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放有一质量为\(M\)带光滑弧形槽的小车,一个质量为\(m\)的小铁块以速度\(V_{0}\)沿水平槽口滑上小车,如图所示,求:


              \((i)\)铁块能滑至弧形槽内的最大高度\((\)设\(m\)不会从左端滑离\(M)\)

              \((ii)\)若\(M=m\),则铁块从右端脱离小车后将作什么运动?

            • 4.

              \([\)物理\(——\)选修\(3-5]\)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                       __

                 \(A.\)原子序数大于或等于\(83\)的元素具有放射性

                 \(B.\)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估测出了原子直径的数量级

                 \(C.\)用某种单色光照射铝板发生光电效应,其遏止电压与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

                 \(D.\)大量处于第\(5\)能级\((\)即量子数\(n=5)\)的氢原子,在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可辐射出\(10\)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E.\)比结合能越大的原子核,结合能不一定越大,但是原子核越稳定,核子的平均质量一定越小

              \((2)\)如图所示,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2kg\)的木板,右端有一根轻质弹簧与木板相连。质量\(m=2kg\)可看作质点的小物块以水平速度\(υ_{o}=4m/s\),从木板的左端滑上木板,压缩弹簧后又被弹回,最后恰好能停在木板的左端。已知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弹簧长度远小于木板长度。求在上述过程中弹簧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和木板的长度。        

                            

               

            • 5.
              \(A .\)

              \(⑴\)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露珠成球形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

              B.当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平衡时,分子势能最大

              C.饱和汽压随随温度升高而减小,与体积有关

              D.为了保存玉米地水分,可以锄松地面,破坏土壤里的毛细管

              \(⑵\)一定质量的某种理想气体压强\(p\)与热力学温度\(T\)的关系图象如图,\(BC\)\(T\)轴平行,气体在状态\(A\)时压强为\(p\)\({\,\!}_{0}\),体积为\(V\)\({\,\!}_{0}\),热力学温度为\(T\)\({\,\!}_{0}\)。则在状态\(C\)时的体积为________;从状态\(A\)经状态\(B\)变化到状态\(C\)的过程中,气体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

              \(⑶\) 在两百多标准大气压下,二氧化碳会浓缩成近似固体的硬胶体,这时这种硬胶可看成分子间是紧密排列的\(.\)已知二氧化碳摩尔质量为\(M\)\(=44g/mol\),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_{A}=6.02×10^{23}mol^{-1}\),某状态下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为\(ρ\)\(=1.97kg/m^{3}\),该状态下体积为\(V\)\({\,\!}_{1}=1.0m^{3}\)的二氧化碳气体浓缩成近似固体的硬胶体后体积减小为\(V\)\({\,\!}_{2}=1.8×10^{-3}m^{3}\)。则每个二氧化碳分子的体积约为多少?\((\)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C.

              \(⑴\)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电子云反映了电子在原子核外某处单位体积内出现的概率

              B.\(α\)粒子散射实验说明原子核内部具有复杂结构

              C.氢原子从激发态向基态跃迁只能辐射特定频率的光子

              D.光电效应实验中,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有关,与入射光的频率无关

              \(⑵\)已知氢原子的基态能量为\(E\)\({\,\!}_{1}(\)\(E\)\({\,\!}_{1} < 0)\),电子质量为\(m\),基态氢原子中的电子吸收一频率为 的光子被电离后,电子波长为________\((\)普朗克常量为\(h\)\()\);氘核的比结合能为\(1.1 Mev\),氦核的比结合能为\(7.1Mev\),\(2\)个氘核结合成一个氦核质量的亏损为________\(kg(\)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⑶\) 如图,木块\(A\)\(B\)的质量均为\(m\),放在光滑的的水平地面上,木块\(A\)\(B\)间夹有一小块炸药\((\)炸药的质量可以忽略不计\().\)让\(A\)\(B\)以初速度\(v\)\({\,\!}_{0}\)一起运动某时刻启爆炸药,使木块\(A\)\(B\)脱离,发现木块\(B\)立即停在原位置,木块\(A\)继续沿水平方向前进\(.\)炸药爆炸时释放的化学能\(50\%\)转化为木块的动能。求爆炸后物块\(A\) 的速度\(v\)\({\,\!}_{A}\)及炸药爆炸释放的化学能\(E\)

            • 6.
              [物理-选修3 - 3](15分)

              (1)(5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饱和气压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与体积无关

              B.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减少,气体的压强一定减小

              C.在任何一个自然过程中,一个孤立系统的总熵不会减少

              D.单位体积内气体分子数增加,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

              E.对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如果压强不变,体积增大,那么它一定从外界吸热

              (2)(10分)如图所示,一粗细均匀的玻璃瓶水平放置,瓶口处有阀门K,瓶内有AB两部分用一活塞分开的理想气体。开始时,活塞处于静止状态,AB两部分气体长度分别为 2LL,压强均为P。若因阀门封闭不严,B中气体向外缓慢漏气,活塞将缓慢移动,整个过程中气体温度不变,瓶口处气体体积可以忽略。当活塞向右缓慢移动的距离为 0.4L时,(忽略摩擦阻力)求此时:


              A中气体的压强;

              B中剩余气体与漏气前B中气体的质量比。

              34 [物理-选修3 - 4] (15分)

              (1)(5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一个得2分,选对两个得4分,选对三个得5分。选错一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光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仅由介质本身所决定

              B.雨后路面上的油膜形成的彩色条纹是由光的干涉形成的

              C.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当两缝间的距离以及挡板和屏的距离一定时,红光干涉条纹的相邻条纹间距比蓝光干涉条纹的相邻条纹间距小

              D.光的偏振特征说明光是横波

              E.水中的气泡看起来特别明亮,是因为光从水射向气泡时,一部分光在界面上发生了全反射的缘故

              (2)(10分)一列沿x轴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 0时刻的波的图象如图所示,经0.1 s,质点M第一次回到平衡位置,求:

              ①波传播的速度;

              ②质点M在1.2 s内走过的路程。

              35 [物理-选修3 - 5] (15分)

              (1)(5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β射线与γ射线一样都是电磁波,但β射线的穿透本领远比γ射线弱

              B.玻尔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其理论能够解释氢原子光谱的特征

              C.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离原子核较远的轨道跃迁到离核较近的轨道上时氢原子的能量减少

              D.在原子核中,比结合能越小表示原子核中的核子结合得越牢固

              E. 衰变成 要经过6次β衰变和8次α衰变

              (2)(10分)如图所示,质量M= 9 kg小车B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小车右端固定一轻质弹簧,质量m= 0.9 kg的木块A(可视为质点)靠弹簧放置并处于静止状态,A与弹簧不栓接,弹簧处于原长状态。木块A右侧车表面光滑,木块A左侧车表面粗糙,动摩擦因数μ= 0.75。一颗质量m0= 0.1 kg的子弹以v0= 100 m/s的初速度水平向右飞来,瞬间击中木块并留在其中。如果最后木块A刚好不从小车左端掉下来,

              求:小车最后的速度及最初木块A到小车左端的距离。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