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某同学用游标卡尺测量一圆柱体的长度\(L\),用螺旋测微器测量该圆柱体的直径\(d\),示数如图所示,由图可读出\(L=\) ______ \(cm\),\(d=\) ______ \(cm\)。
            • 2.

              如图读出下面游标卡尺的读数________、螺旋测微器的读数________。


                                           

            • 3.

              \((1)\)甲同学用螺旋测微器测量一铜丝的直径,测微器的示数如左下图所示,该铜丝的直径为__________\(mm\)。有一游标卡尺,主尺的最小分度是\(1mm\),游标上有\(20\)个小的等分刻度\(.\)乙同学用它测量一工件的长度,游标卡尺的示数如下图所示,该工件的长度为__________\(mm\)。



              \((2)\)在“探究加速度和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图进行实验:

              \(①\)在实验操作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实验中,若要将砝码\((\)包括砝码盘\()\)的重力大小作为小车所受拉力\(F\)的大小应让砝码\((\)包括砝码盘\()\)的质量远大于小车质量

              B.实验时,应先放开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C.每改变一次小车的质量,都需要改变垫入的小木块的厚度

              D.先保持小车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小车受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最后归纳出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②\)下图为研究“在外力一定的条件下,小车的加速度与其质量的关系”时所得的实验图象,横坐标\(m\)为小车上砝码的质量。设图中直线的斜率为\(k\),在纵轴上的截距为\(b\),若牛顿第二定律成立,则小车的质量为________。

              \(③\)利用该装置还可以完成的实验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验证动能定理

              B.验证小车砝码和托盘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C.只有木板光滑,才可以验证动能定理

              D.只有木板光滑,才可以验证小车砝码和托盘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定律

            • 4.

              某同学为了测定一根粗细均匀的导体的电阻率,现设计如下




              \((1)\)先用一个有三个倍率的多用电表粗略测量该导体的电阻,三个倍率分别是\(×1\)、\(×10\)、\(×100\).
              用\(×10\)档测量该导体电阻时,操作步骤正确,发现表头指针偏转角度很大,为了较准确地进行测量,应换到______ 档\(.\)重新欧姆调零后测量,表盘的示数如图,则该电阻的阻值是______\( Ω\).
              \((2)\)图乙中给出的是用分别用螺旋测微器测量该导体直径和用游标卡尺测量该导体的长度上时的示数,直径应为\(D= \)______\( mm\),长度应为\(L= \)______\( cm\).
            • 5. 用螺旋测微器测量某一物体厚度时,示数如图甲所示,读数是 ______ \(mm.\)用游标卡尺可以测量某些工件的外径\(.\)在测量时,示数如图乙所示,则读数为 ______ \(mm\).
            • 6.

              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测量滑块与水平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过程如下:


              \((1)\)用游标卡尺测量出固定于滑块上的遮光条的宽度\(d\),如图乙,\(d=\) ____  \(mm\)。在桌面上合适位置固定好弹簧和光电门,将光电门与数字计时器\((\)图中未画出\()\)连接。

              \((2)\)用滑块把弹簧压缩到某一位置,测量出滑块到光电门的距离\(x\)。释放滑块,测出滑块上的遮光条通过光电门所用的时间\(t\),则此时滑块的速度\(v=\)        \((\)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

              \((3)\)通过在滑块上增减砝码来改变滑块的质量\(m\),仍用滑块将弹簧压缩到\((2)\)中的位置,重复\((2)\)的操作,得出一系列滑块质量\(m\)与它通过光电门时的速度\(V\)的值。根据这些数值,作出\(v^{2}\)--\(m^{-1}\)图象如图丙所示。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由图象可知,滑块与水平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____ ;弹性势能\(E_{P}= \)____   

            • 7.

              物理小组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器材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器材有:底座、带有标尺的竖直杆、光电门\(1\)和\(2\)组成的光电计时器,小球释放器\((\)可使小球无初速释放\()\)、网兜。实验时可用两光电门测量小球从光电门\(1\)运动至光电门\(2\)的时间\(t\),并从竖直杆上读出两光电门间的距离值为\(h\)。则:

              \((1)\)如图所示,用游标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则小球直径为________\(cm\)。

              \((2)\)保持光电门\(2\)的位置不变,改变光电门\(1\)的位置,小球经过光电门\(2\)的速度大小为\(v\),不考虑空气阻力,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重力加速度\(g\),则\(h\)、\(t\)、\(g\)、\(v\)四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为\(h=\)________。

              \((3)\)根据实验数据作出\(\dfrac{h}{t}-t\)图线,若图线斜率的绝对值为\(k\),根据图线可求出重力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

            • 8.

              在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1)\)有下列备选器材中,需选用哪些器材较好\(?\)__________

              A.长\(1m\)左右的粗一点结实棉线, \(B.\)长\(1m\)左右的细棉线

              C.带细孔的直径\(2cm\)左右的铁球      \(D.\) 带细孔的直径\(2cm\)左右的橡胶球

              E.时钟    \(F.\)秒表   \(G.\)学生用刻度尺    \(H.\)最小刻度是毫米的米尺

              \((2)\)甲同学先用米尺测得摆线长,再用游标卡尺测得摆球直径如图甲所示为_______\(cm\),然后用秒表记录单摆完成\(50\)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从图乙可读出时间为____________\(s\)。

              \((3)\)实验中,如果摆球密度不均匀,无法确定重心位置,乙同学设计了一个巧妙的方法而不用测量摆球的半径。具体作法如下:\(①\)第一次悬线长为\(L_{1}\)时,测得振动周期为\(T_{1} ②\)第二次增大悬线长为\(L_{2}\)时,测得振动周期为\(T_{2} ③\)根据单摆周期公式可求得重力加速度为\(g=\)_______。\((\)用题给符号表示\()\)

            • 9.
              \((1)\)用游标为\(50\)分度的卡尺\((\)测量值可精确到\(0.02mm)\)测定某圆筒的内径时,卡尺上的示数如图甲所示,可读出圆筒的内径为 ______ \(mm\).
              \((2)\)图乙中给出的是用螺旋测微器测量一金属薄板厚度时的示数,此读数应为 ______ \(mm\)
            • 10.

              某同学要测量一均匀新材料制成的圆柱体的电阻率\(ρ\)。步骤如下:

              \((1)\)用游标为\(20\)分度的卡尺测量其长度如图\(1\),由图可知其长度为        \(mm\);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其直径如图\(2\),由图可知其直径为        \(mm\);

              \((2)\)该同学直接用多用电表测其电阻\(.\)用已经调零且选择旋钮指向欧姆挡“\(×100\)”的位置测量,发现指针偏转角度太大,这时应将选择旋钮指向欧姆挡“______”位置,欧姆调零后测量,其表盘及指针所指位置如图所示,则电阻为______\(Ω.\)

              \((3)\)该同学想用伏安法更精确地测量其电阻\(R\),现有的器材及其代号和规格如下:

              待测圆柱体电阻\(R\);

              电流表\(A_{1}(\)量程\(0~4mA\),内阻约\(50Ω)\);电流表\(A_{2}(\)量程\(0~10mA\),内阻约\(30Ω)\);

              电压表\(V_{1}(\)量程\(0~3V\),内阻约\(10kΩ)\);电压表\(V_{2}(\)量程\(0~15V\),内阻约\(25kΩ)\);

              直流电源\(E(\)电动势\(4V\),内阻不计\()\);滑动变阻器\(R_{1}(\)阻值范围\(0~15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2.0A)\);滑动变阻器\(R_{2}(\)阻值范围\(0~20k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0.5A)\);

              开关\(S\);导线若干.

              为使实验误差较小,要求测得多组数据进行分析,请在方框中画出测量的电路图,并标明所用器材的代号。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