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如图甲所示,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______mm,如图乙所示.20分度的游标卡尺的读数为______cm.
            • 2.
              图甲所示是大型机械厂里用来称重的电子吊秤,其中实线称重的关键元件是拉力传感器。其工作原理是:挂钩上挂上重物,传感器中拉力敏感电阻丝在拉力作用下发生形变,拉力敏感电阻丝的电阻也随着发生变化,再经过相应的测量电路把这一电阻变化转换为电信号\((\)电压或电流\()\),从而完成将物体重量变换为电信号的过程。

              \((1)\)简述拉力敏感电阻丝的阻值随拉力变化的原因 ______ 。
              \((2)\)小明找到一根拉力敏感电阻丝\(R_{L}\),其阻值随拉力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再按图丙所示电路制作了一个简易“吊秤”。电路中电源电动势\(E\)约\(15V\),内阻约\(2Ω\);灵敏毫安表量程为\(10mA\),内阻约\(5Ω\);\(R\)是电阻箱,最大阻值是\(9999Ω\);\(R_{L}\)接在\(A\)、\(B\)两接线柱上,通过光滑绝缘滑环可将重物吊起,接通电路完成下列操作。
              \(a.\)滑环下不吊重物时,调节电阻箱,当电流表为某一合适示数\(I\)时,读出电阻箱的读数\(R_{1}\);
              \(b.\)滑环下吊上待测重物,测出电阻丝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
              \(c.\)调节电阻箱,使 ______ ,读出此时电阻箱的读数\(R_{2}\);
              \(d.\)算得图乙直线的斜率\(k\)和截距\(b\);
              则待测重物的重力\(G\)的表达式为\(G=\) ______ \((\)用以上测得的物理量表示\()\),测得\(θ=53^{\circ}(\sin 53^{\circ}=0.8,\cos 53^{\circ}=0.6)\),\(R_{1}\)、\(R_{1}\)分别为\(1052Ω\)和\(1030Ω\),结合乙图信息,可得待测重物的重力\(G=\) ______ \(N(\)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针对小明的设计方案,为了提高测量重量的精度,你认为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______ 。
              A.将毫安表换成量程不同,内阻更小的毫安表
              B.将毫安表换成量程为\(10μA\)的微安表
              C.将电阻箱换成精度更高的电阻箱
              D.适当增大\(A\)、\(B\)接线柱之间的距离。
            • 3.

              为了探究机械能守恒定律,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并提供了如下的实验器材:

              A. 小车 \(B.\) 钩码 \(C.\) 一端带滑轮的木板 \(D.\) 细线 \(E.\)电火花打点计时器 \(F.\) 纸带 \(G.\) 毫米刻度尺 \(H.\) 低压交流电源 \(I. 220 V\)的交流电源

              \((1)\) 根据上述实验装置和提供的实验器材,你认为实验中不需要的器材是________\((\)填写器材序号\()\),还应补充的器材是________.

              \((2)\) 实验中得到了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选择点迹清晰且便于测量的连续\(7\)个点\((\)标号\(0~6)\),测出\(0\)到\(1\)、\(2\)、\(3\)、\(4\)、\(5\)、\(6\)点的距离分别为\(d_{1}\)、\(d_{2}\)、\(d_{3}\)、\(d_{4}\)、\(d_{5}\)、\(d_{6}\),打点周期为\(T.\)则打点\(2\)时小车的速度\(v_{2}=\)________;若测得小车质量为\(M\)、钩码质量为\(m\),打点\(1\)和点\(5\)时小车的速度分别用\(v_{1}\)、\(v_{5}\)表示,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验证点\(1\)与点\(5\)间系统的机械能守恒的关系式可表示为________.

              \((3)\) 在实验数据处理时,如果以\( \dfrac{v^{2}}{2}\)为纵轴,以\(d\)为横轴,根据实验数据绘出\( \dfrac{v^{2}}{2}d\)图象,其图线的斜率表示的物理量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

            • 4.

               ⑴(4分)有一游标卡尺,主尺的最小分度是1mm,游标上有20个小的等分刻度.用它测量一小球的直径,如图甲所示的读数是mm.用螺旋测微器测量一根金属丝的直径,如图乙所示的读数是  ▲  mm.

               

               

               

              ⑵(6分)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外力关系”,他将光电门固定在气垫轨道上的某点B处,调节气垫导轨水平后,用重力为F的钩码,经绕过滑轮的细线拉滑块,每次滑块从同一位置A由静止释放,测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改变钩码个数,重复上述实验。记录的数据及相关计算如下表。

               

               

               

               

               

               

               

               

               

               

              实验次数

              1

              2

              3

              4

              5

              F/N

              0.49

              0.98

              1.47

              1.96

              2.45

              t/(ms)

              40.4

              28.6

              23.3

              20.2

              18.1

              t2/(ms)2

              1632.2

              818.0

              542.9

              408.0

              327.6

              6.1

              12.2

              18.4

              24.5

              30.6

               

              ①为便于分析Ft的关系,应作出     的关系图象,并在坐标纸上作出该图线

              ②由图线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③设AB间的距离为s,遮光条的宽度为d,请你由上述实验结论推导出物体的加速度a与时间t的关系式为   ▲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