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某学生用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物块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物块下滑过程中所得到的纸带的一部分如图\((b)\)所示,图中标出了五个连续点之间的距离.

              \((1)\)物块下滑时的加速度\(a=\) ______ \(m/s^{2}\),打\(C\)点时物块的速度\(v=\) ______ \(m/s\);
              \((2)\)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求出动摩擦因数,还需测量的物理量是 ______ \((\)填正确答案标号\()\)
              A.物块的质量    \(B.\)斜面的高度    \(C.\)斜面的倾角.
            • 2. 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实验中,小车拖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点,从中确定五个记数点,每相邻两个记数点间有4个点,用米尺测量出的数据如图所示.则小车在C点的速度VC= ______ m/s,小车运动的平均加速度a= ______ m/s2.(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 3.
              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所用电源频率为\(50Hz\),取下一段纸带研究,如图所示\(.\)设\(0\)点为计数点的起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则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是 ______ \(s\),各段测量数据如图所示,物体的加速度\(a=\) ______ \(m/s^{2}\),物体在图中标记为“\(2\)”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为\(v=\) ______ \(m/s\).
            • 4.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用打点计时器探究小车的加速度\(a\)与小车的质量\(M\)之间的关系实验中,不改变拉力\(F_{T}(\)即小车悬挂线所吊砂桶与砂的重力\(mg\)一定\()\),只改变小车的质量\(M\),某次实验得到了一条纸带,如图所示,打点计时器接的是\(50Hz\)的低压交流电源,图中各点为计数点,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标出的计数点,测量长度的单位为\(cm\).

              \((1)\)请由纸带上测量记录的数据,求出\(C\)点的瞬时速度\(v_{c}=\) ______ \(m/s\),加速度\(a=\) ______ \(m/s^{2}(\)结果保留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该实验正式开始前,要先 ______ ,且只有当小车质量\(M\)与小车悬挂线通过定滑轮所吊砂桶及砂的总质量\(m\)大小满足 ______ 时,方可认为细线对小车的拉力\(F_{T}\)的大小等于悬挂线所吊砂桶与砂的重力\(mg\).
            • 5. 如图是“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从\(0\)点开始每隔\(4\)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是\(50Hz)\),依照打点的先后依次编为\(1\)、\(2\)、\(3\)、\(4\)、\(5\)、\(6\),由于不小心将\(3\)、\(4\)两个计数点拉断不能准确测出其距离,量得其余段\(x_{1}=1.22cm\),\(x_{2}=2.00cm\),\(x_{3}=2.78cm\),\(x_{4}=\)?\(cm\),\(x_{5}=4.40cm\),\(x_{6}=5.18cm.\)【\((2)(3)\)中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 ______ \(s\)
              \((2)\)打点计时器打计数点\(2\)时,小车的速度大小\(v_{2}=\) ______ \(m/s\)
              \((3)\)计算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 ______ \(m/s^{2}\).
            • 6. 用打点计时器研究某下落物体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得到如图所示的纸带\(.\)已知交流电频率是\(50 Hz\),\(AB\)、\(BC\)间各有一个点,测得\(AB=7.65 cm\),\(BC=9.15 cm.\)物体的加速度为______\(m/s^{2}\),打\(B\)点时物体的瞬时速度为______\(m/s.(\)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 7.

              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某同学得到一条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并在其上取了\(O\),\(A\),\(B\),\(C\),\(D\),\(E\),\(F\)共\(7\)个计数点\((\)图中每相邻两个记数点间还有四个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点未画出\()\),如图\(1\)所示\(.\)打点计时器接的是\(50Hz\)的低压交流电源\(.\)他将一把毫米刻度尺放在纸带上,其零刻度和记数点\(O\)对齐,从刻度尺上直接读取数据记录在表中.

              线段

              \(OA\)

              \(OB\)

              \(OC\)

              \(OD\)

              \(OE\)

              \(OF\)

              数据\(/cm\)

              \(0.54\)

              \(1.53\)

              \(2.92\)

              \(4.76\)

              \(7.00\)

              \(9.40\)

               
              \(①\)由以上数据可计算出打点计时器在打\(A\),\(B\),\(C\),\(D\),\(E\)各点时物体的速度,如下表所示.

              各点速度

              \(v_{A}\)

              \(v_{B}\)

              \(v_{C}\)

              \(v_{D}\)

              \(v_{E}\)

              数据\(/(×10^{-2}m/s)\)

              \(7.70\)

              \(12.0\)

              \(16.2\)

              \(20.4\)

               

              表中\(E\)点的速度应该为 ______\( m/s\).
              \(②\)试根据表格中数据和你求得的\(E\)点速度在图\(2\)所给的坐标中,作出\(v-t\)图象,从图象中求得物体的加速度\(a= \)______\( m/s^{2}(\)取两位有效数字\()\)
              \(③\)若电源频率低于\(50\)赫兹时,仍按相邻两个计数点时间间隔不变,则测出小车的加速度 ______\( (\)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 8.

              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电源周期\(T=0.02s.\)在纸带上打出的点中,选出零点,每隔\(4\)个点取\(1\)个计数点,因保存不当,纸带被污染,如图所示,\(A\)、\(B\)、\(C\)、\(D\)是依次排列的\(4\)个计数点,仅能读出其中\(3\)个计数点到零点的距离:\(x_{A}=16.6 mm\),\(x_{B}=126.5 mm\),\(x_{D}=624.5 mm\)

              若无法再做实验,可由以上信息推知:

              \((1)\)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s\);

              \((2)\)打\(C\)点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取\(2\)位有效数字\()\);

              \((3)\)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____\((\)用\(x_{A}\)、\(x_{B}\)、\(x_{D}\)和\(T\)表示\()\).

            • 9.

              \((1)\)质量为\(0.2kg\)的小球竖直向下以\(6m/s\)的速度落至水平地面,再以\(4m/s\)的速度反向弹回,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则小球与地面碰撞前后的动量变化为__________\(kg·m/s\)。若小球与地面的作用时间为\(0\),\(1s\),则小球收到地面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______\(N\)。\((g=10m/s^{2})\)

              \((2)\)某实验小组利用图示的装置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①\)下列操作中必要的是________ \((\)填字母代号\()\)

              A.调节滑轮的高度,使牵引小车的细线与长木板保持平行

              B.为减小系统误差,应使钩码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

              C.调节木板的倾斜度以平衡摩擦力

              D.实验时,先放开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②\)下图是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选取\(0\)、\(1\)、\(2\)、\(3\)计数点,但\(0\)与\(2\)之间的原始记录数据已模糊不清,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则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某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A\)、\(B\)两球在碰撞中动量是否守恒。该同学利用平抛运动测量两球碰撞前后的速度,实验装置和具体做法如下,图中\(PQ\)是斜槽,\(QR\)为水平槽。实验时先使\(A\)球从斜槽上某一固定位置\(G\)由静止开始滑下,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重复上述操作\(10\)次,得到\(10\)个落点痕迹。再把\(B\)球放在水平槽上靠近槽末端的地方,让\(A\)球仍从位置\(G\)由静止开始滑下,和\(B\)球碰撞后,\(A\)、\(B\)球分别在记录纸上留下各自的落点痕迹。重复这种操作\(10\)次,并画出实验中\(A\)、\(B\)两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图中\(O\)点是水平槽末端\(R\)在记录纸上的垂直投影点。其中米尺水平放置,且平行于\(G\)、\(R\)、\(O\)所在的竖直平面,米尺的零点与\(O\)点对齐。


              \((1)\)为了使两球碰撞为一维碰撞,所选两球的直径关系为:\(A\)球的直径______\(B\)球的直径\((\)“大于”、“等于”或“小于”\()\);为减小实验误差,在两球碰撞后使\(A\)球不反弹,所选用的两小球质量关系应为\(m_{A\;\;}\)_______\(m_{B}(\)选填“小于”、“大于”或“等于”\()\);
              \((2)\)在以下选项中,哪些是本次实验必须进行的测量?答:________\((\)填选项号\()\)。
              A、水平槽上未放\(B\)球时,测量\(A\)球落点位置到\(O\)点的距离
              B、\(A\)球与\(B\)球碰撞后,测量\(A\)球与\(B\)球落点位置到\(O\)点的距离
              C、\(A\)球和\(B\)球在空间飞行的时间
              D、测量\(G\)点相对于水平槽面的高度

              \((3)\)已知\(m_{A}\)和\(m_{B}\)。 \(E\)、\(F\)、\(J\)是实验中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请你根据该同学实验中所选小球和实验的记录纸判断,\(A\)球没有碰撞\(B\)球时的落点是_______点\((\)在\(E\)、\(F\)、\(J\)三个落点中选填\()\),\(A\)球与\(B\)球碰撞后\(A\)球的落点是________点\((\)在\(E\)、\(F\)、\(J\)三个落点中选填\()\)。该同学通过实验数据说明在实验中\(A\)、\(B\)两球碰撞中动量守恒,请你用上图中的字母写出该同学判断动量守恒的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某同学使用打点计时器测量本班教室所在处的重力加速度.

              (1)请完成以下主要实验步骤:按图安装实验器材并连接电源;竖直提起系有重物的纸带,使重物 ______ ( 填“靠近”或“远离”)打点计时器下端; ______ ______ ,使重物自由下落;关闭电源,取出纸带;换新纸带重复实验.
              (2)从实验获得的两条纸带,选取一条来计算重力加速度.已知所用电源周期T=0.02s.在纸带上打出的点中,选出零点,因保存不当,纸带被污染,如图2所示,A、B、C、D是依次排列的4个计时点,仅能读出其中3个计时点到零点的距离:xA=36.5mm,xB=76.8mm,xD=169.1mm.
              若无法再做实验,可由以上信息推知:
              ①xC= ______ mm
              ②打C点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 ______ m/s(取3位有效数字)
              ③教室所在处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______ m/s2(取3位有效数字)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