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中的某段如图所示,若\(A\),\(B\),\(C\) \(…\)点间的时间间隔均为\(0.10s\),从图中给定的长度,求小车的加速度大小是 ______ \(m/s^{2}\),打下\(C\)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是 ______ \(m/s.(\)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 2.
              某探究小组为了研究小车在桌面上的直线运动,用自制“滴水计时器”计量时间。实验前,将该计时器固定在小车旁,如图\((a)\)所示。实验时,保持桌面水平,用手轻推一下小车。在小车运动过程中,滴水计时器等时间间隔地滴下小水滴,图\((b)\)记录了桌面上连续\(6\)个水滴的位置。\((\)已知滴水计时器每\(30s\)内共滴下\(46\)个小水滴\()\)
              \((1)\)由图\((b)\)可知,小车在桌面上是 ______ \((\)填“从右向左”或“从左向右”\()\)运动的。
              \((2)\)该小组同学根据图\((b)\)的数据判断出小车做匀变速运动。小车运动到图\((b)\)中\(A\)点位置时的速度大小为 ______ \(m/s\),加速度大小为 ______ \(m/s^{2}.(\)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
            • 3.
              用接在\(50Hz\)交流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五个打印点取一个点作为计数点,分别标作\(0\)、\(1\)、\(2\)、\(3\)、\(4.\)量得两计数点间的距离\(s_{1}=30.0mm\),\(s_{2}=36.1mm\),\(s_{3}=41.9mm\),\(s_{4}=48.0mm\),则小车在\(0\)与\(1\)两计数点间的平均速度为 ______ \(m/s\),小车的加速度为 ______ \(m/s^{2}(\)小数点后保留\(2\)位\()\)
            • 4. 某同学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A、B、C、D、E、F、G共7个计数点,其相邻点间的距离如图1所示,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0s.

              (1)请依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一个重要推论: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点的瞬时速度,由纸带上各个计数点间的距离,计算打下B、C、D、E、F五个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值,其中B点速度为 ______ m/s,E点速度为 ______ m/s.
              (2)图2所示的坐标纸是以A点为计时零点,利用B、C、D、E、F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画出的v-t图线,根据该图象求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 ______ m/s2.(4分)
            • 5.
              某同学利用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块速度随时间的变化\(.\)物块放在桌面上,细绳的一端与物块相连,另一端跨过滑轮挂上钩码\(.\)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面左端,所用交流电源频率为\(50Hz.\)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连接在物块上\(.\)启动打点计时器,释放物块,物块在钩码的作用下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如图\((b)\)所示\((\)图中相邻两点间有\(4\)个点未画出\()\).

              根据实验数据分析,该同学认为物块的运动为匀加速运动\(.\)回答下列问题:
              \((1)\)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T=\) ______ \(s\),在打点计时器打出\(B\)点时,物块的速度大小为 ______ \(m/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 ______ \(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6. 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实验中,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小车带动纸带运动,用打点计时器打下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所示.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按打点时间先后顺序,每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依次得到A、B、C、D、E 五个计数点.用刻度尺量得B、D、E各点到A点的距离分别为AB=7.60cm,AD=18.00cm,AE=20.80cm.则打点计时器打C点时,小车的速度为 ______ 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______ m/s2,加速度方向与小车运动方向 ______ (填“相同”或“相反”).
            • 7. 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运动规律”实验时,得到了如图一条较为理想的纸带,从某点开始每四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相邻两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 ______  s,依次打点先后编为A、B、C、D如图所示,测出AB=1.2cm,AC=3.6cm,AD=7.2cm,则打B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 ______ m/s,小车在AD段运动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______  m/s,小车的加速度为 ______  m/s2.(电源频率为40Hz)
            • 8. 某同学用电火花计时器(其打点周期T=0.02s)来测定白由落体的加速度.试回答:

              ①下列器材中,不需要的是 ______ (只需填选项字母).
              A.直尺       B.纸带       C.重锤     D.学生低压交流电源
              ②实验中在纸带上连续打出点1、2、3、…、9,如图所示,由此测得加速度的大小为 ______ m/s2.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9. 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中,得到一条清晰的纸带,按每打5个点数一个计数点的方法标出计数点(如图甲所示),则两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5×0.02s=0.1s.已测得s5=8.80cm,设测计数点3、4之间的距离s4,刻度尺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s4= ______ cm,根据上述数据算得加速度的大小为 ______ m/s2
            • 10. (1)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某同学的操作步骤如下,其中错误的步骤有 ______
              A.拉住纸带,将小车移到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放开小车,再接通电源
              B.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并接好电源
              C.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面吊着适当重的钩码
              D.取下纸带
              E.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
              F.换上新纸带重复实验三次
              (2)若该同学将以上步骤完善以后,请你将操作步骤按合理顺序填写在横线上 ______
              (3)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由打点计时器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0.1s,其中x1=7.05cm,x2=7.68cm,x3=8.33cm,x4=8.95cm,x5=9.61cm,x6=10.26cm,则打A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是 ______ m/s,计算小车运动的加速度的表达式为a= ______ ,加速度大小是 ______ m/s2.(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