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唐代大诗人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描述了庐山瀑布的美景,如果三尺为1m,则水落到地面的速度约为(设初速度为零,忽略空气阻力)(  )
              A.100 m/s
              B.140 m/s
              C.200 m/s
              D.2 000 m/s
            • 2. 许多科学家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能够说明物体具有惯性
              B.亚里士多德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C.牛顿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伽利略认为物体的自然状态是静止的,只有当它受到力的作用才会运动
            • 3.
              关于物理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并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B.库仑提出了库仑定律,并最早用实验测得元电荷\(e\)的数值
              C.焦耳首先引入电场线和磁感线,极大地促进了他对电磁现象的研究
              D.安培根据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条形磁铁的磁场的相似性,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
            • 4. 沿平直轨道以速度v匀速行驶的车厢内,车厢前壁高为h的光滑架上放着一个小球随车一起作匀速运动,如图,若车厢突然改为以加速度a向前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小球将脱离支架而下落,在车厢内的乘客看来(  )
              A.小球的运动轨迹为向后的抛物线
              B.小球作自由落体运动
              C.小球的运动轨迹为向前的抛物线
              D.小球的运动轨迹为斜向后的直线
              E.小球的运动轨迹为向后的抛物线
            • 5. 如图所示,A的质量为m,B的质量为2m,A与B用弹簧连接,当悬挂A物的细线突然剪断,在剪断的瞬间,A的加速度大小和B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  )
              A.g,g
              B.3g,0
              C.g,2g
              D.3g,g
            • 6. 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在相等时间内(  )
              A.加速度的变化相等
              B.速度的变化相等
              C.速度的变化不相等
              D.速度相等
            • 7. 如图所示,一根长15米的杆竖直地自由落下,在杆下端5米处有一观察点A,杆全部通过A点所需的时间是(g取10m/s2)(  )
              A.1s
              B.2s
              C.3s
              D.4s
            • 8. 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开始下落连续的三个1s的末速度大小之比是1:4:9
              B.从开始下落连续的三个1s内通过的位移之比是1:3:5
              C.从起点分别下落5m、10m、15m时所对应的速度大小之比为1:2:3
              D.从起点分别下落5m、10m、15m所经历的时间之比为():():1
            • 9.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是科学实验和逻辑思维的完美结合,如图所示,可大致表示其实验和思维的过程,对这一过程的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其中的甲图是实验现象,丁图是经过合理的外推得到的结论
              B.其中的丁图是实验现象,甲图是经过合理的外推得到的结论
              C.运用丁图的实验,可“放大”重力的作用,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D.伽利略认为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是均匀变化的,这是他用实验直接进行了验证的
            • 10. 将一物体竖直向上抛出,物体在2秒末和4秒末通过同一位置,物体抛出时的初速度为(  )
              A.10m/s
              B.20m/s
              C.30m/s
              D.40m/s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