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子弹打木块)如图,一颗0.1kg子弹以500m/s的速度打穿第一块固定木板后速度变为300m/s,则这个过程中子弹克服阻力所做的功为(  )
              A.8000J
              B.4500J
              C.12500J
              D.无法确定
            • 2. 一物块沿倾角为θ的斜面向上滑后又滑回原处。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不变,运动过程中物块动能与位移x关系如图所示。则该过程中(重力加速度为g)(  )
              A.物块从底端上滑到最高点过程中克服阻力做功0.5E0
              B.物块从底端上滑到最高点过程中重力做功为0.75E0
              C.物块在上滑过程中加速度大小为gsinθ
              D.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tanθ
            • 3. 一木块沿着高度相同、倾角不同的三个斜面由顶端静止滑下(如图所示)若木块与各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都相同,则滑到底端时的动能大小关系是(  )
              A.倾角大的动能最大
              B.倾角小的动能最大
              C.倾角等于45°的动能最大
              D.三者的动能一样大
            • 4. 一个装满货物的木箱,在同一水平恒力的作用下,一次在光滑水平面上从静止开始移动一段距离,另一次在相糙水平面上从静止开始移动相同的距离。在这两种情况下(  )
              A.拉力所做的功相同
              B.拉力的平均功率相同
              C.拉力的最大功率相同
              D.物体动能的增加量相同
            • 5. 一学生用100N的力将质量为0.5kg的球以8m/s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踢出20m远,则这个学生对球做的功是(  )
              A.2000 J
              B.16 J
              C.1000 J
              D.无法确定
            • 6. 《如图是民用航空客机机舱紧急出口的气囊斜面,机舱出口离底端的竖直高度AB=3.0m,斜面长AC=5.0m,斜面与水平地面CD段间有一段小圆弧平滑连接。旅客从气囊上由静止开始滑下,其与气囊、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55、不计空气阻力,g=10m/s2,则(  )
              A.体重越大的旅客在水平面上滑行距离越短
              B.体重越轻的旅客在水平面上滑行距离越短
              C.旅客到达C点速度大小为4m/s
              D.旅客到达C点速度大小为6m/s
            • 7.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足球在地面l的位置被踢出后落到地面3的位置,在空中到达的最高点2的高度为h.则(  )
              A.足球由1到2过程中动能变大
              B.足球由1到2过程中动能变小
              C.足球由2到3过程中重力势能变大
              D.足球在位置2时动能最大
            • 8. 某滑雪运动员沿斜坡下滑了一段距离,重力对他做功2000J,他克服阻力做功200J.则在这段下滑过程中,该运动员的动能增加了(  )
              A.1800J
              B.2000J
              C.2200J
              D.200J
            • 9. 甲、乙两辆汽车在同一水平直路面上行驶,甲、乙两车的质量之比为1:3,动能之比为3:1,设两车与路面的动摩擦因数相等。当两车紧急刹车后,甲、乙两车滑行的最大距离之比为(  )
              A.1:1
              B.3:1
              C.1:9
              D.9:1
            • 10. 如图所示,木板质量为M,长度为L,小木块(可视为质点)的质量为m,水平地面光滑,一根不计质量的轻绳通过定滑轮分别与木板和小木块连接,小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开始时木块静止在木板左端,现用水平向右的力将小木块拉至木板右端,拉力至少做功为(  )
              A.2μmgL
              B.μmgL
              C.μ(M+m)gL
              D.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