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如图所示,足够长的传送带以恒定速率沿顺时针方向运转\(.\)现将一个物体轻轻放在传送带底端,物体第一阶段被加速到与传送带具有相同的速度,第二阶段匀速运动到传送带顶端\(.\)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第一阶段摩擦力对物体做正功,第二阶段摩擦力对物体不做功
              B.第一阶段摩擦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第一阶段物体动能的增加
              C.第二阶段合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第二阶段物体机械能的增加
              D.全过程中,传送带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机械能的增加
            • 2.

              小李乘坐高铁\((\)其运动可视为匀速直线运动\()\),当他所在的车厢刚要进隧道时,看到车厢内显示屏上的示数为\(216km/h\),他立即观察手表秒针走动,经过\(20s\)车厢出了隧道,则该隧道的长度约为(    )

              A.\(600m\)        
              B.\(1200m\)       
              C.\(2160m\)
              D.\(4320m\)
            • 3.

              电梯从低楼层到达高楼层经过启动、匀速运行和制动三个过程,启动和制动可看做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电梯竖直向上运动过程中速度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时间\((s)\)

              \(0\)

              \(1\)

              \(2\)

              \(3\)

              \(4\)

              \(6\)

              \(7\)

              \(8\)

              \(9\)

              \(10\)

              \(11\)

              \(12\)

              速度\((m/s)\)

              \(0\)

              \(2.0\)

              \(4.0\)

              \(5.0\)

              \(5.0\)

              \(5.0\)

              \(5.0\)

              \(5.0\)

              \(4.0\)

              \(3.0\)

              \(2.0\)

              \(1.0\)

              \(0\)

              则前\(5 s\)内电梯通过的位移大小为\((\)  \()\)

              A.\(19.25 m\)      
              B.\(18.75 m\)   
              C.\(18.50 m\)    
              D.\(17.50 m\)
            • 4.

              下列哪个\(v-t\)图描述的是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

              A.
              B.
              C.
              D.
            • 5. 关于匀速直线运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由公式\(v=x/t\)可知,速度\(v\)与位移\(x\)大小成正比,与时间\(t\)成反比
              B.由公式\(v=x/t\)可知,时间\(t\)越小,速度\(v\)越大
              C.由公式\(v=x/t\)可知,位移\(x\)越大,速度\(v\)也越大
              D.对于一个确定的匀速直线运动来说,\(x/t\)这一比值保持不变
            • 6. 下列位移\(-\)时间\((x-t)\)图象中,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
              B.
              C.
              D.
            • 7.

              雷达测速利用超声波遇到物体发生反射的特性,可测定物体运动的有关参量。图甲中仪器\(A\)\(B\)通过电缆线连接,\(B\)为超声波发射与接收一体化装置,仪器\(A\)提供超声波信号源而且能将\(B\)接收到的超声波信号进行处理并在屏幕上显示其波形。现固定装置\(B\),并将它对准匀速行驶的小车\(C\),使其每隔固定时间\(T\)\({\,\!}_{0}\)发射一短促的超声波脉冲,图乙中\(1\)、\(2\)、\(3\)为\(B\)发射的超声波信号,\(1′\)、\(2′\)、\(3′\)为对应的反射波信号。接收的反射波滞后时间已在图中标出,其中\(T\)\({\,\!}_{0}\)和\(\triangle \)\(T\)为已知量。又知该测定条件下超声波在空气中的速度为\(V\)\({\,\!}_{0}\),则根据所给信息可判断小车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为\((\)    \()\)


              A.向左,\( \dfrac{{v}_{0}∆T}{{T}_{0}+2∆T} \)
              B.向左,\( \dfrac{2{v}_{0}∆T}{{T}_{0}+2∆T} \)
              C.向右,\( \dfrac{{v}_{0}∆T}{2{T}_{0}+∆T} \)
              D.向右,\( \dfrac{2{v}_{0}∆T}{{T}_{0}+2∆T} \)
            • 8.

              小铁块在粗糙的水平面上,从\(A\)点在外力作用力下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到达\(B\)点以后由于外力撤去,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达\(C\)点停下来。已知\(BC\)段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位移\(x\)和速度\(v\)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A\)\(C\)两点之间的距离为\(400 m\),则   \((\)   \()\)

              A.\(B\)\(C\)两点之间的距离为\(200 m\)
              B.\(BC\)段做匀变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4 m/s^{2}\)
              C.\(AB\)段匀速运动所用时间为\(10 s\)
              D.\(AC\)段所经历的时间为\(25 s\)
            • 9. 一辆农用“小四轮”漏油,假如每隔\(1s\)漏下一滴,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一位同学根据漏在路面上的油滴分布,分析“小四轮”的运动情况\((\)已知车的运动方向\().\)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当沿运动方向油滴始终均匀分布时,车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当沿运动方向油滴间距逐渐增大时,车一定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当沿运动方向油滴间距逐渐增大时,车的加速度可能在减小
              D.当沿运动方向油滴间距逐渐增大时,车的加速度可能在增大
            • 10.

              下列运动中,物体的速度保持不变的是

              A.匀速圆周运动        
              B.平抛运动    

              C.自由落体运动        
              D.匀速直线运动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