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我国自主研发的\(C919\)大型客机从地面起飞后在\(t\)时间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若起飞后其水平合外力与竖直合外力大小之比为\(2\):\(1\),则\(C919\)起飞后\(t\)时间内在空中的\((\)  \()\)
              A.水平速度与竖直速度大小之比为\(2\):\(1\)
              B.水平速度与竖直速度大小之比为\(4\):\(1\)
              C.水平位移与竖直位移大小之比为\(2\):\(1\)
              D.水平位移与竖直位移大小之比为\(4\):\(1\)
            • 2.
              铁路运输中设计的多种装置都运用了电磁感应原理。有一种电磁装致可以向控制中心传输信号以确定火车的位置和运动状态,装置的原理是:将能产生匀强磁场的磁铁安装在火车首节车厢下面,如图甲所示\((\)俯视图\()\),当它经过安放在两铁轨间的矩形线圈时,线圈便产生一个电信号传输给控制中心。线圈长为\(ι_{1}\),宽为\(ι_{2}.\)匝数为\(n.\)若匀强磁场只分布在一个矩形区域内,当火车首节车厢通过线圈时,控制中心接收到线圈两端电压\(u\)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ab\)、\(cd\)均为直线\()\),则在\(t_{1}-t_{2}\)时间内\((\)  \()\)
              A.火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M\)点电势低于\(N\)点电势
              C.火车加速度大小为\( \dfrac {u_{2}-u_{1}}{nBl_{2}(t_{2}-t_{1})}\)
              D.火车平均速度大小为\( \dfrac {u_{1}+u_{2}}{2nBl_{1}}\)
            • 3.
              如图所示,小球从\(A\)点以初速度\(V_{0}\)沿粗糙斜面向上运动,到达最高点\(B\) 后返回\(A\),\(C\)为\(AB\)的中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球从\(A\)出发到返回\(A\)的过程中,位移为零,外力做功为零
              B.小球从\(A\)到\(C\)过程与从\(C\)到\(B\)过程,减少的动能相等
              C.小球从\(A\)到\(C\)过程与从\(C\)到\(B\)过程,速度的变化量相等
              D.小球从\(A\)到\(C\)过程与从\(C\)到\(B\)过程,损失的机械能相等
            • 4.
              如图甲所示,一小物块从水平转动的传送带的右侧滑上传送带,固定在传送带右端的位移传感器记录了小物的位移\(x\)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图线在前\(3.0s\)内为二次函数,在\(3.0s~4.5s\)内为一次函数,取向左运动的方向为正方向,传送带的速度保持不变,\(g\)取\(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传送带沿顺时针方向转动
              B.传送带沿逆时针方向转动
              C.传送带的速度大小为\(2m/s\)
              D.小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
            • 5.
              将小砝码置于桌面上的薄纸板上,用水平向右的拉力将纸板迅速抽出,砝码的移动很小。这就是大家熟悉的惯性演示实验。若砝码和纸板的质量分别为\(M\)和\(m\),各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砝码与纸板左端的距离和砝码与桌面右端的距离均为\(d\),现用水平向右的恒力\(F\)拉动纸板,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要使纸板相对砝码运动,\(F\)一定大于\(2μ(M+m)g\)
              B.纸板相对砝码运动时,纸板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μ(M+m)g\)
              C.若砝码与纸板分离时的速度不大于\( \sqrt {2μgd}\),砝码不会从桌面上掉下
              D.当\(F=2μ(M+2m)g\)时,砝码恰好到达桌面边缘
            • 6.
              如图所示,平直轨道\(AE\)由等长的\(AB\)、\(BC\)、\(CD\)和\(DE\)段组成,每段长为\(L.\)物块与\(AB\)、\(CD\)段间动摩擦因数为\(2μ\),与\(BC\)、\(DE\)段间动摩擦因数为\(μ\),物体以某一初速度从\(A\)点滑上平直轨道,运动到\(E\)点静止\(.\)则\((\)  \()\)
              A.物体的初速度\(υ_{0}=2 \sqrt {μgL}\)
              B.物体的初速度\(υ_{0}=2 \sqrt {3μgL}\)
              C.若初速度减为原来的一半,则物体运动到\(AB\)段上某点静止
              D.若初速度减为原来的一半,则物体运动到\(BC\)段上某点静止
            • 7.
              如图所示,从斜面上某一位置先后由静止释放四个小球,相邻两小球释放的时间间隔为\(0.1s\),某时刻拍下的照片记录了各小球的位置,测出\(x_{AB}=5cm\),\(x_{BC}=10cm\),\(x_{CD}=15 cm.\)则\((\)  \()\)
              A.照片上小球\(A\)所处的位置,不是每个小球的释放点
              B.\(C\)点小球速度是\(A\)、\(D\)点小球速度之和的一半
              C.\(B\)点小球的速度大小为\(1.5 m/s\)
              D.所有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
            • 8. (2016•浙江模拟)频闪照相是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的照相方法,在同一张相片上记录运动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如图所示是小球在竖直方向运动过程中拍摄的频闪照片,相机的频闪周期为T,利用刻度尺测量相片上2、3、4、5 与1 位置之间的距离分别为x1、x2、x3、x4.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一定处于下落状态
              B.小球在2 位置的速度大小为
              x2
              2T
              C.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
              x2-2x1
              T2
              D.频闪照相法可用于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 9.
              如图所示为飞机起飞时,在同一底片上相隔相等时间多次曝光“拍摄”的照片,可以看出在相等时间间隔内,飞机的位移不断增大,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由“观察法”可以看出飞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若测出相邻两段位移之差都相等,则飞机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C.若已知飞机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测出相邻两段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则可以用逐差法计算出飞机的加速度
              D.若已知飞机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测出相邻两段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可以求出这两段总时间的中间时刻的速度
            • 10. (2016•金华模拟)在2014年底,我国不少省市ETC联网正式启动运行,ETC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的简称.汽车分别通过ETC通道和人工收费通道的流程如图所示,假设汽车以正常行驶速度v1=15m/s朝收费站沿直线行驶,如果过ETC通道,需要在司机距离收费站中心线前d=10m处恰好匀减速至v2=5m/s,然后匀速行驶,司机通过中心线后,再匀加速至v1正常行驶;如果过人工收费通道,需要司机在中心线处恰好匀减速至零,经过t0=20s缴费成功后,再启动汽车匀加速至v1正常行驶,设汽车在ETC通道与人工收费通道的减速和加速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1=2m/s2和a2=1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通过人工收费通道时,从开始减速到恢复正常行驶过程的位移大小是160m
              B.汽车通过ETC通道时,从开始减速到恢复正常行驶过程的位移大小是160m
              C.汽车通过ETC通道时,从开始减速到恢复正常行驶过程所需时间是17s
              D.汽车通过ETC通道比过人工收费通道节约的时间是25.5s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