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某科技馆中有一个展品,该展品放在较暗处\(.\)有一个不断均匀滴水的龙头\((\)刚滴出的水滴速度为零\()\)在平行光源的照射下,可以观察到一种奇特的现象:只要耐心地缓慢调节水滴下落的时间间隔,在适当的情况下,看到的水滴好象都静止在各自固定的位置不动\((\)如图中\(A\)、\(B\)、\(C\)、\(D\)所示,右边数值的单位是\(cm).\)要想出现这一现象,所用光源应为 ______ 光源,滴水时间间隔必为 ______ \(s.\)光源闪光频率为 ______ \(Hz(\)取\(g=10m/s^{2}).\)
            • 2.
              一个物体从\(45m\)高的地方静止释放,做自由落体运动\((g\)取\(10m/s^{2})\),则物体到达地面时的速度为 ______ ,物体下落的时间为 ______ ,物体下落最后\(1s\)内的位移为 ______ .
            • 3. 某校同学们在学习自由落体运动之后的一次课外兴趣活动中,利用频闪照相方法研究小球的自由落体运动\(.\)如图所示是其中一小组拍出的照片,他们所用的是每隔\( \dfrac{1}{30} s\)时间拍一次的相机,从某个适当的位置开始测量,用\(1\)、\(2…6\)表示第一、第二\(…\)第六段相邻间隔.

              \((1)\)由图中信息求出小球的加速度的测量值\(a= \)______;
              \((2)\)由图中数据,求出物体在位置\(A\)时的瞬时速度\(v_{A}= \)______\( m/s\).
            • 4. \((1)\)如图\((a)\),在\(xy\)平面内有两个沿\(z\)方向做简谐振动的点波源\(S_{1}(0{,}4)\)和\(S_{2}(0{,}{-}2){.}\)两波源的振动图线分别如图\((b)\)和图\((c)\)所示\({.}\)两列波的波速均为\(1{.}00m{/}s{.}\)两列波从波源传播到点\(A(8{,}{-}2)\)的路程差为______\( m\),两列波引起的点\(B(4{,}1)\)处质点的振动相互______\((\)填“加强”或“减弱”\()\),点\(C(0{,}0{.}5)\)处质点的振动相互______\((\)填“加强”或“减弱”\()\).


              \((2)\)如图所示表示两列相干水波的叠加情况,图中的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设两列波的振幅均为\(5cm\),且在图示的范围内振幅不变,波速和波长分别为\(1m{/}s\)和\(0{.}5m{,}C\)点是\(BE\)连线的中点,\(G\)点是\(AB\)连线的中点,则此时图中______  正经过平衡位置且向下运动;______  与\(A\)的竖直高度差为\(20{cm}{,}E\)经过\(0{.}25s\)的路程为______\( cm\).


              \((3)\) 如图,\(A\)是半径为\(R\)的光滑圆弧轨道的最低点,\(B\)、\(C\)为可视为质点的两小球,将\(B\)放在\(A\)点正上方\(h\)处,将\(C\)放在离\(A\)点很近的轨道上,同时由静止释放\(B\)、\(C\)两球\((\)忽略空气阻力\(){.}\)当\(B\)球下落到\(A\)点时恰好与\(C\)球相遇,\(h\)的最小值应为______;将\(C\)球向\(A\)点移动至原\(AC\)弧的中点,再次同时释放两球,仍当\(B\)球下落到\(A\)点时恰好与\(C\)球相遇,\(h\)的最小值将______\((\)选填“减小”、“不变”或“增大”\()\).

            • 5.

              如图所示,一长为\( \sqrt{2}L\)的木板,倾斜放置,倾角为\(45^{\circ}\),现有一弹性小球,从与木板上端等高的某处自由释放,小球落到木板上反弹时,速度大小不变,碰撞前后,速度方向与木板的夹角相等,不计空气阻力,欲使小球一次碰撞后恰好落到木板下端,则小球释放点距木板上端的水平距离为_______\(L\)。


            • 6.

              一个同学在研究小球自由落体运动时,用频闪照相连续记录下小球的位置如图所示。已知闪光周期为\( \dfrac{1}{30}s \),测得\({x}_{1}=7.68cm,{x}_{3}=12.00cm \),用上述数据通过计算可得小球运动的加速度约为____\(m/{s}^{2} \),图中\({x}_{2} \)约为_______ \(cm\) .

               

            • 7.

              \((1)\)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加速度均匀变化的运动。(    )

              \((2)\)匀加速直线运动是速度均匀变化的直线运动。\((\)  \()\)

              \((3)\)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是均匀增大的。\((\)   \()\)

              \((4)\)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中间时刻的速度一定小于该段时间内位移中点的速度。\((\)   \()\)

              \((5)\)物体由某高度由静止下落一定做自由落体运动。\((\)   \()\)

              \((6)\)做竖直上抛运动的物体,在上升过程中,速度的变化量的方向是向下的。\((\)   \()\)

              \((7)\)竖直上抛运动的速度为负值时,位移也为负值。\((\)   \()\)

              \((8)\)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越重下落越快。\((\)   \()\)

              \((9)\)伽利略从理论和实验两个角度证明了轻、重物体下落一样快。\((\)   \()\)

            • 8.

              利用水滴下落可以测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调节水龙头,让水一滴一滴地流出,在水龙头的正下方放一盘子,调节盘子的高度,使一个水滴碰到盘子时恰好有另一个水滴从水龙头开始下落,而空中还有一个正在下落的水滴,测出水龙头到盘子间的距离\(h\),再用秒表测时间,以第一个水滴离开水龙头计时,到第\(n\left(n > 3\right) \)个水滴落在盘中,共用时间为\(t\),则利用以上已知量可推导出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为\(g=\)______.

            • 9.

              \((\)一\().\) 质量为\(0.45 kg\)的木块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质量为\(0.05 kg\)的子弹以\(200 m/s\)的水平速度击中木块,并留在其中,整个木块沿子弹原方向运动,则木块最终速度的大小是__________\(m/s\)。若子弹在木块中运动时受到的平均阻力为\(4.5×10^{3}N\),则子弹射入木块的深度为_______\(m\)。

              \((\)二\().\) 甲、乙两同学通过下面的实验测量人的反应时间。实验步骤如下:

              \((1)\)甲用两个手指轻轻捏住量程为\(L\)的木尺上端,让木尺自然下垂。乙把手放在尺的下端\((\)位置恰好处于\(L\)刻度处,但未碰到尺\()\),准备用手指夹住下落的尺。

              \((2)\)甲在不通知乙的情况下,突然松手,尺子下落;乙看到尺子下落后快速用手指夹住尺子。若夹住尺子的位置刻度为\(L_{1}\),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乙的反应时间为________\((\)用\(L\)、\(L_{1}\)和\(g\)表示\()\)。

              \((3)\)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9.80 m/s^{2}\),\(L=30.0 cm\),\(L_{1}=10.4 cm\),乙的反应时间为__________\(s\)。\((\)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4)\)写出一条提高测量结果准确程度的建议:___________。

            • 10.

              从高\(20m\)处自由下落的物体,落到地面的时间是________\(s\),落到地面时的速度是_________\(m/s(\)不计空气阻力,\(g=10m/s^{2}).\)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