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物理小组在一次探究活动中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装置如图1,一表面粗糙的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一端装有定滑轮;木板上有一滑块,其一端与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另一端通过跨过定滑轮的细线与托盘连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开始实验时,在托盘中放入适量砝码,滑块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小点.

              (1)图2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5、6、7是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计算的加速度a=______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回答下列两个问题:
              ①为测量动摩擦因数,下列物理量中还应测量的有______(填入所选物理量前的字母)
              A.木板的长度L              B.木板的质量m1        C.滑块的质量m2
              D.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3      E.滑块运动的时间t
              ②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用被测物理量字母表示,重力加速度为g).
            • 2. 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物块与水平固定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已知物块、遮光板和拉力传感器的总质量为M,重物质量为m,遮光板的宽度为d(d很小),遮光板与光电门之间的距离为L,重力加速度为g,细线恰伸直,重物由静止释放。
              (1)在完成本实验时,下列操作或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细线必须平行于水平桌面
              B.拉力传感器的示数始终等于mg
              C.实验时必须满足条件m<<M
              D.拉力传感器固定在重物上时误差更小
              (2)某次实验时,测出遮光板通过光电门所用的时间为△t,则此实验过程物块运动的加速度a=______。
              (3)实验时,改变重物m的质量,多次实验,记录拉力传感器的示数F,计算物块的加速度a,根据实验数据画出a-F图象,图线与纵轴的交点为(0,-b),则物块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_____。
            • 3. 为了测定滑块与水平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其中圆弧形滑槽末端与桌面相切。第一次实验时,滑槽固定于桌面右端,末端与桌子右端M对齐,滑块从滑槽顶端由静止释放,落在水平面的P点;第二次实验时,滑槽固定于桌面左侧,测出末端N与桌子右端M的距离为L,滑块从滑槽顶端由静止释放,落在水平面的Q点,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

              (1)实验还需要测出的物理量是(用代号表示):______。
              A.滑槽的高度h;    B.桌子的高度H;    C.O点到P点的距离d1
              D.O点到Q点的距离d2;    E.滑块的质量m。
              (2)写出动摩擦因数μ的表达式是μ=______。
              (3)如果第二次实验时,滑块没有滑出桌面,测得滑行距离为x。则动摩擦因数可表示为μ=______。
            • 4.
              某实验小组利用弹簧秤和刻度尺,测量滑块在木板上运动的最大速度。
              实验步骤:
              \(①\)用弹簧秤测量橡皮泥和滑块的总重力,记作\(G\);
              \(②\)将装有橡皮泥的滑块放在水平木板上,通过水平细绳和固定弹簧秤相连,如图甲所示。在\(A\)端向右拉动木板,待弹簧秤示数稳定后,将读数记作\(F\);
              \(③\)改变滑块上橡皮泥的质量,重复步骤\(①②\);
              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G/N\)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F/N\) \(0.59\) \(0.83\) \(0.99\) \(1.22\) \(1.37\) \(1.60\)
              \(④\)如图乙所示,将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滑块置于木板上左端\(C\)处,细绳跨过定滑轮分别与滑块和重物\(P\)连接,保持滑块静止,测量重物\(P\)离地面的高度\(h\);
              \(⑤\)滑块由静止释放后开始运动并最终停在木板上的\(D\)点\((\)未与滑轮碰撞\()\),测量\(C\)、\(D\)间的距离\(s\)。

              完成下列作图和填空:
              \((1)\)根据表中数据在给定坐标纸上作出\(F-G\)图线\((\)图丙\()\)。
              \((2)\)由图线求得滑块和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 ______ \((\)保留\(2\)位有效数字\()\)。
              \((3)\)滑块最大速度的大小\(v=\) ______ \((\)用\(h\)、\(s\)、\(μ\)和重力加速度\(g\)表示\()\)。
            • 5. (2016•北京校级模拟)如图所示,重力G=20N的物体在动摩擦因数μ=0.1的水平面上向左运动,同时受到大小为10N、方向向右的水平力F的作用,则物体受到的合力大小为    N,方向向    
            • 6. (2016•湖南校级模拟)如图所示,传送带以5m/s向右匀速运动,在某时刻木块以3m/s向右运动,试判断:木块相对于传送带的运动方向:    ,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 7. 菁优网如图所示,重力G=20N的物体在动摩擦因数μ=0.1的水平面上向左运动,同时受到大小为10N、方向向右的水平力F的作用,则物体受到的合力大小为 ______ N,方向向 ______
            • 8. (2011•青羊区校级模拟)(1)在做“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实验时:
              ①某同学连接的实物图如图1所示.但当开关闭合时发现电压表有示数而电流表没有示数,实验前仪器都检查过是好的,也就是说只可能是某根连接导线断了.那么,请你分析一下,可能发生断路故障的导线是    (写出所有可能断的导线的编号).
              ②某同学在实验时对该电路作了改进,其方法是:加接了一个定值电阻R0,如图2所示.他加接此电阻的作用是    
              (2)与打点计时器一样,光电计时器也是一种研究物体运动情况的常用计时仪器,其结构如图所示,a、b分别是光电门的激光发射和接收装置,当有物体从a、b间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显示物体通过时的挡光时间.

              为了测定两张纸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某同学利用光电计时器设计了一个实验:如右图所示,在小铁块A和木板B上贴上待测的纸,木板B水平固定,铅锤通过细线和小铁块相连.1和2是固定在木板上适当位置的两个光电门,与之连接的两个光电计时器没有画出.释放铅锤,让小铁块在木板上加速运动,光电门1、2各自连接的计时器显示的挡光时间分别为2.0×10-2s和0.5×10-2s.用游标卡尺测量小铁块的宽度d如下图所示.

              ①读出小铁块的宽度d=    cm.
              ②铁块通过光电门l的速度v1=    m/s,铁块通过光电门2的速度v2=     m/s.(计算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③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为完成测量,除了测量v1、v2和两个光电门之间的距离L外,还需测量的物理量有(用文字说明并用字母表示)    
              ④用③中各量求解动摩擦因数的表达式:μ=    (用字母表示).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