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16春•德州校级期中)如图所示,B物体在拉力F的作用下向左运动,在运动过程中,A、B之间有相互作用的摩擦力,则这对摩擦力做功的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B都克服摩擦力做功
              B.摩擦力对A做正功
              C.摩擦力对B做负功
              D.摩擦力对A、B都不做功
            • 2. (2016春•上饶校级期中)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半球形陶罐,固定在可以绕竖直轴旋转的水平转台上,转台转轴与过陶罐球心O的对称轴OO′重合.转台以一定角速度ω匀速旋转,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落入陶罐内,经过一段时间后,小物块随陶罐一起转动且相对罐壁静止,它和O点的连线与OO′之间的夹角θ为60°.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1)若ω=ω0,小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恰好为零,求ω0
              (2)若ω=2ω0,求小物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 3. 下列关于静摩擦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两个相对静止物体间不一定有静摩擦力作用
              B.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一定是静止的
              C.静摩擦力对物体总是阻力
              D.静摩擦力一定比滑动摩擦力大
            •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大,其加速度就越大
              B.-6m/s的速度比3m/s的速度小
              C.俄罗斯的重力加速度大于越南的重力加速度
              D.摩擦力一定都等于μN
            • 5. 关于重力、弹力和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任何物体的重心都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B.弹簧不受力时,它的劲度系数为零
              C.由μ=
              f
              N
              可知,动摩擦因数与滑动摩擦力成正比,与压力成反比
              D.要产生摩擦力,两物体一定要相互接触、挤压、接触面积粗糙,且有相对运动趋势或发生相对运动
            • 6. 关于滑动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运动的物体才能受到滑动摩擦力
              B.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和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C.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可以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
              D.滑动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间发生相对运动
            • 7. 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必与其几何中心重合
              B.两个物体之间只要有摩擦力就一定有弹力
              C.放在桌面上的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
              D.静摩擦力是静止的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是运动的物体受到的
            • 8. 下列关于重心、弹力和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重心并不一定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
              B.劲度系数越大的弹簧,产生的弹力越大
              C.物体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静止时受到的摩擦力是静摩擦力
              D.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运动的方向相同
            • 9. 下列关子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只可以充当阻力
              B.静止的物体可以受到滑动摩擦力,运动的物体也可以受到静摩擦力
              C.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压力增大,摩擦力也増大
              D.两物体间有弹力一定有摩擦力
            • 10. 如图所示,A、B两物体重力都等于10N,各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都等于0.3,同时有F=1N的两个水平力分别作用在A和B上,A和B均静止,则地面对B和B对A的摩擦力分别为(  )
              A.0,1 N
              B.0,2 N
              C.6 N,1 N
              D.1 N,1 N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