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如图所示,质量为30kg的小孩坐在10kg的雪橇上,大人用与水平方向成37°角斜向上的大小为100N的拉力拉雪橇,使雪橇沿水平地面做匀速运动,(g=10N/kg,sin37°=0.6,cos37°=0.8)求:

              (1)雪橇对地面的压力大小;
              (2)雪橇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大小。(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 2. 如图所示,一倾斜的匀质圆盘绕垂直于盘面的固定对称轴以恒定角速度ω转动,盘面上离转轴距离2.5m处有一质量为1kg的小物体与圆盘始终保持相对静止。物体与盘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盘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g取10m/s2.求
              (1)ω的最大值;
              (2)若圆盘以(1)问中的角度的转动,当小物体运动到最高点时,受到摩擦力的大小;
              (3)若圆盘以(1)问中的角度的转动,当小物体运动到与圆心等高的位置时,受到摩擦力的大小。
            • 3. 水平面上固定着倾角θ=37°的斜面,将质量m=lkg的物块A从斜面上无初速度释放,其加速度a=3m/s2.经过一段时间,物块A与静止在斜面上的质量M=2kg的物块B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之后一起沿斜面匀速下滑。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sin37°=0.6,co37°=0.8,求
              (1)A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1
              (2)B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
            • 4. 有关交通法则规定:高速公路上行驶汽车的安全距离为200m,汽车行驶的最高速度为120km/h。①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在0.3~0.7s之间:②各种路面与轮胎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如表所示,取g=9.8m/s2,请你解决几个问题。
              路面 动摩擦因数
              干沥青与混凝土路面 0.7-0.8
              干碎石路面 0.6-0.7
              湿沥青与混凝士路面 0.32-0.4
              (1)在计算中,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应该取多少?为什么
              (2)在计算中,路面与轮胎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应该取多少?为什么?
              (3)通过你的计算来说明200m为必要的安全距离。
            • 5. 如图所示是一质量2kg的木箱在水平地面上的两种运动图线,Ⅰ表示木箱受到一个与初速度方向成30°的斜向上拉力F作用时的v-t图线。Ⅱ表示木箱不受拉力时的v-t图线,g取10m/s2,求:
              (1)木箱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μ。
              (2)拉力F的大小,(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6. 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的上方平行放置的水平传送带沿顺时针方向匀速转动,传送带BC部分的长度L=1.25m,传送带右端C点与地面上O点在同一竖直线上,竖直高度h=1.25m。AB为一个与CO在同一竖直平面内的四分之一光滑圆轨道,半径r=0.45m,且与水平传送带相切于B点。一滑块m(可视为质点)从A点由静止释放滑块到达圆弧轨道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FNB=6N,滑块到达C点时恰与传送带同速并水平抛出,刚好落在水平地面上D点OD=1m。取g=10m/s2,不计空气阻力的作用,不计传送带转轮的大小。求:
              ①滑块的质量;
              ②滑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
            • 7. 质量为\(2kg\)的木板\(B\)静止在水平面上,可视为质点的物块\(A\)从木板的左侧沿木板上表面水平冲上木板,如图甲所示。\(A\)和\(B\)经过\(ls\)达到同一速度,之后共同减速直至静止,\(A\)和\(B\)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A\)与\(B\)上表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_{1}\);
              \((2)B\)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_{2}\);
              \((3)A\)的质量。
            • 8. 如图甲所示,一个以恒定速率逆时针转动的传送带\(AB\),在其左侧边缘的\(B\)点有一个不计大小的滑块,若滑块以初速度\(v_{1}=3m/s\)冲上传送带,滑块运动的\(v-t\)图象如图乙中实线\(a\)所示;若滑块以初速度\(v_{2}=6m/s\)冲上传送带,滑块运动的\(v-t\)图象如图乙中实线\(b\)所示,\(8s\)时速度变为\(2m/s.\)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


              \((1)\)传送带的长度\(L\)和传送带与滑块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滑块以初速度\(v_{1}=3m/s\)冲上传送带到返回\(B\)点所用的时间\(t′\).
            • 9. 如图甲所示,一个以恒定速率逆时针转动的传送带\(AB\),在其左侧边缘的\(B\)点有一个不计大小的滑块,若滑块以初速度\(v_{1}=3m/s\)冲上传送带,滑块运动的\(v-t\)力象如图乙中实线\(a\)所示;若滑块以初速度\(v_{2}=6m/s\)冲上传送带,滑块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乙实线\(b\)所示\(.\)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
              \((1)\)传送带的长度\(L\)和传送带与滑块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滑块以初速度\(v_{1}=3m/s\)冲上传送带到返回\(B\)点所用的时间\(t′\).
            • 10. 如图1,质量M=1kg的木板静止在水平面上,质量m=1kg、大小可以忽略的铁块静止在木板的右端。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已知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1,铁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4,取g=10m/s2,现给铁块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力F。

              (1)若力F恒为7N,经1s铁块运动到木板的左端。求木板的长度;
              (2)若力F从零开始逐渐增加,且木板足够长。试通过分析与计算,在图2中作出铁块受到的摩擦力f随力F大小变化的图象。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