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将行星的轨道当作圆来处理,追寻牛顿的足迹,用自已的手和脑重新“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都分过程如下,其中正确的是\((\)  \()\)
              A.根据牛顿运动定律,行星绕太阳的向心力与行星的速度成正比
              B.用天文观测的行星周期,可推知行星的向心力与其周期的平方成反比
              C.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和推理可知,太阳对行星的引力与行星质量成反比
              D.从行星与太阳的作用看,两者地位相等,故它们间的引力与两者质量的乘积成正比
            • 2.
              甲、乙两个质点间的万有引力大小为\(F\),若甲质点的质量不变,乙质点的质量增大为原来的\(2\)倍,同时它们间的距离减为原来的\( \dfrac {1}{2}\),则甲、乙两个质点间的万有引力大小将变为\((\)  \()\)
              A.\( \dfrac {F}{2}\)
              B.\(F\)
              C.\(4F\)
              D.\(8F\)
            • 3.

              \(018\)年,我国将发射一颗火星探测卫星\(.\)在探测卫星离开地球的过程中,用\(R\)表示卫星到地心的距离,用\(F\)表示卫星受到地球的引力\(.\)下列图象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 4.

              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1(\)如图所示\()\),然后再次点火,将卫星送入同步轨道\(3\)。轨道\(1\),\(2\)相切于\(Q\)点,\(2\),\(3\)相切于\(P\)点,则当卫星分别在\(1\),\(2\),\(3\)轨道上正常运行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卫星在轨道\(3\)上的速率大于轨道\(1\)上的速率。
              B.卫星在轨道\(3\)上的角速度小于在轨道\(1\)上的角速度。
              C.卫星在轨道\(1\)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等于它在轨道\(2\)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
              D.卫星在轨道\(2\)上经过\(P\)点的加速度大于它在轨道\(3\)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
            • 5.

              质量为\(m\)的物体\(A\)在地球表面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为\(F\),质量为\(2m\)的物体\(B\)离地面高度等于地球半径,物体\(B\)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大小为

              A.\(2F\)
              B.\(F\)
              C.\(F/2\)
              D.\(F/4\)
            • 6.

              某行星的自转周期为\(T\),用弹簧测力计在该行星的“赤道”和“两极”处测同一物体的重力,弹簧测力计在赤道上的读数比在两极上的读数小\(10\%(\)引力常量为\(G\),行星视为球体\()\).

              \((1)\)求行星的平均密度;

              \((2)\)设想该行星自转角速度加快到某一值时,在“赤道”上的物体会“飘”起来,求此时的自转周期.

            • 7.
              牛顿时代的科学家们围绕万有引力的研究,经历了大量曲折顽强而又闪烁智慧的科学实践\(.\)在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历程中,下列叙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
              A.开普勒研究了第谷的行星观测记录,发现了开普勒行星三定律
              B.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C.卡文迪许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G\)的数值
              D.笔尖下发现的行星是天王星
            • 8.

              “神舟六号”载人飞船于\(2005\)年\(10\)月\(12\)日上午\(9\)点整在酒泉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由长征运载火箭将飞船送入近地点为\(A\)、远地点为\(B\)的椭圆轨道上,\(A\)点距地面的高度为\(h_{1}\),飞船飞行五周后进行变轨,进入预定圆轨道,如图所示\(.\)在预定圆轨道上飞行\(n\)圈所用时间为\(t\),于\(10\)月\(17\)日凌晨在内蒙古草原成功返回\(.\)已知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R.\)求:


              \((1)\)飞船在近地点\(A\)点加速度

              \((2)\)远地点\(B\)距地面的高度\(h_{2}\).

              \((3)\)沿着椭圆轨道从\(A\)到\(B\)的最短时间。\((\)用\(h_{1}\)、 \(h_{2}\)、\(R\)、\(g\)表示\()\)

            • 9.

              已知地球半径为\(R\) , 引力常量为\(G\) ,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若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运行轨道距离地面高度为\(h\) , 飞行\(n\)圈,所用时间为\(t\) , 求地球的平均密度。

            • 10.

              如图所示,两球的半径远小于\(R\),而球质量均匀分布,质量分别为\({{m}_{1}}\)、\({{m}_{2}}\),则两球间的万有引力大小为\((\)     \()\)


              A.\(G\dfrac{{{m}_{1}}{{m}_{2}}}{R_{1}^{2}}\)
              B.\(G\dfrac{{{m}_{1}}{{m}_{2}}}{R_{2}^{2}}\)    
              C.\(G\dfrac{{{m}_{1}}{{m}_{2}}}{{{\left( {{R}_{1}}+{{R}_{2}} \right)}^{2}}}\)
              D.\(G\dfrac{{{m}_{1}}{{m}_{2}}}{{{\left( {{R}_{1}}+{{R}_{2}}+R \right)}^{2}}}\)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