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17.(10\)分\()2014\)年\(10\)月\(8\)日,月全食带来的“红月亮”亮相天空,引起人们对月球的关注。我国发射的“嫦娥三号”探月卫星在环月圆轨道绕行\(n\)圈所用时间为\(t\),如图所示。已知月球半径为\(R\),月球表面处重力加速度为\(g_{月}\),引力常量为\(G.\)试求:

              \((1)\)月球的质量\(M\);

              \((2)\)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v_{1}\);

              \((3)\)“嫦娥三号”卫星离月球表面高度\(h\).

               

               

            • 2. 一艘宇宙飞船飞近某一新发现的行星,并进入靠近该行星表面的圆形轨道绕行数圈后,着陆在行星上,宇宙飞船上备有以下实验仪器:
              A、弹簧测力计一个           \(B\)、精确秒表一只
              C、天平一台\((\)附砝码一套\()\)     \(D\)、物体一个
              为测定该行星的质量\(M\)和半径\(R\),宇航员在绕行及着陆后各进行一次测量,依据测量数据可以求出\(M\)和\(R(\)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

              \((1)\)绕行时测量所用的仪器为_______\((\)用仪器的字母序号表示\()\),所测物理量为______\((\)填名称及符号\()\)

              \((2)\)着陆后用仪器测出物体重力\(F\)和物体质量\(m\),则该行星质量\(M=\)________,星球半径\(R=\)_________.

            • 3. 一艘宇宙飞船飞近某一新发现的行星,并进入靠近该行星表面的圆形轨道绕行数圈后,着陆在该行星上。飞船上备有以下实验器材:
              A.精确秒表一只 
              B.已知质量为\(m\)的物体一个 
              C.弹簧秤一个 
              D.天平一台\((\)附砝码\()\) 
              已知宇航员在绕行时及着陆后各作了一次测量,依据测量数据,可求出该星球的半径及星球的质量。\((\)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 )\)若两次测量的物理量分别为宇宙飞船绕新星运动的周期\(T\)和质量为\(m\)的物体的重力\(F\),则:

              \((1)\)两次测量所选用的器材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用序号表示\()\)

              \((2)\)用该数据写出新星的半径\(R\)、质量\(M\)的表达式。\(R= \)______________,\(M= \)______________。

            • 4. 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 

              \((1)\)推导第一宇宙速度\(v_{1}\)的表达式;

              \((2)\)若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运行轨道距离地面高度为\(h\),求卫星的运行周期\(T\)。

            • 5. \(2003\)年\(10\)月\(15\)日\(9\)时整,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由“长征\(2\)号\(F\)”运载火箭从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10\)分钟后,成功进入预定轨道,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带着中国人的千年企盼梦圆浩瀚太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1)\)火箭在加速上升过程中宇航员处于 ______ \((\)选填“超重”或“失重”\()\)状态\(.\)由于地球在自西向东不停地自转,为节省燃料,火箭在升空后,应向 ______ \((\)选填“偏东”、“偏西”\()\)方向飞行.
              \((2)2013\)年\(12\)月“嫦娥三号”成功登月,已知月球表面没有空气,没有磁场,引力为地球的\( \dfrac {1}{6}\),假如登上月球,你能够 ______ \((\)填代号\()\)
              A.用指南针判断方向
              B.轻易跃过\(3\)米高度
              C.乘坐热气球探险
              D.做托里拆利实验时发现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为\(76cm\).
            • 6.   在物理学中,常常用等效替代法、类比法、微小量放大法等来研究问题。如在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一百多年后,卡文迪许利用微小量放大法由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G\)的数值,如图所示是卡文迪许扭秤实验示意图。卡文迪许的实验常被称为是“称量地球质量”的实验,因为由 \(G\)的数值及其他已知量,就可计算出地球的质量,卡文迪许也因此被誉为第一个称量地球的人。
               

              \((1)\) 若在某次实验中,卡文迪许测出质量分别为\(m\)\({\,\!}_{1}\)、\(m\)\({\,\!}_{2}\)且球心相距为\(r\)的两个小球之间引力的大小为\(F\),求万有引力常量\(G\)

              \((2)\) 若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万有引力常量为\(G\),忽略地球自转的影响,请推导出地球质量及地球平均密度的表达式。

            • 7.
              一艘宇宙飞船飞近某一新发现的行星,并进入靠近行星表面的圆形轨道绕行数圈后,着陆在该行星上,飞船上备有以下实验器材:
              A.精确秒表一个          \(B.\)已知质量为\(m\)的物体一个
              C.弹簧测力计一个       \(D.\)天平一台\((\)附砝码\()\)
              已知宇航员在绕行时和着陆后各作了一次测量,依据测量数据,可求出该行星的半径\(R\)和行星质量\(M\).
              \((1)\)绕行时所选用的测量器材为 ______ ;着陆时所选用的测量器材为 ______ \((\)用序号表示\()\).
              \((2)\)两次测量的物理量分别是 ______ 、 ______ .
            • 8.
              一艘宇宙飞船飞近某一新发现的行星,并进入靠近该行星表面的圆形轨道绕行星数圈后\(.\)着陆于该行星,宇宙飞船备有下列器材:
              A.精确秒表一只        
              B.弹簧秤一个
              C.质量为\(m\)的物体一个  
              D.天平一台
              已知宇航员在绕行星过程中与着陆后各作了一次测量,依据所测量的数据,可求得该行星的质量\(M\)和半径\(R(\)已知引力常量为\(G)\);
              \((1)\)两次测量所选用的器材分别是上列器材中的 ______ \((\)填写宇母序号\()\);
              \((2)\)两次测量的方法及对应的物理量分别是 ______ ;
              \((3)\)用测得的数据\(.\)求得该星球的质量\(M=\) ______ ,该星球的半径\(R=\) ______ .
            • 9.

              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7.9km/s\),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9.8m/s^{2\;}\),某行星的质量是地球的\(6\)倍,半径是地球的\(1.5\)倍,该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为        \(km/s\),该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_______\(m/s^{2}\)。

            • 10.

              \((1)\)“嫦娥一号”和“嫦娥二号”卫星相继完成了对月球的环月飞行,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的第一阶段己经完成。设“嫦娥二号”卫星环绕月球的运动为匀速圆周运动,它距月球表面的高度为\(h\),己知月球的质量为\(M\)、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则卫星绕月球运动的向心加速度\(a=\)       线速度

              \(v=\)     

               \((2)\)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做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

              \(①\)为保证两条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使用时对小车做的功为使用一条橡皮筋时对小车做功的\(2\)倍,在操作时应注意:                                        

              \(②\)在正确操作的情况下,打出的一条纸带如上图所示,已知相邻两个点的时间间隔为\(0.02 s\),则小车最终获得的速度为            \(m/s\)。


              \((3)\)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测量一节蓄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蓄电池的电动势约为\(2V\),内电阻很小。除蓄电池、开关、导线外可供使用的实验器材还有:

              A.电压表\((\)量程\(3V)\);\(B.\)电流表\({\,\!}(\)量程\(0.6A)\);\(C.\)电流表\((\)量程\(3A)\)

              D.定值电阻\(R\)\({\,\!}_{0}(\)阻值\(4Ω\),额定功率\(4W)\)

              E.滑动变阻器\(R\)\((\)阻值范围\(0—20Ω\),额定电流\(1A)\)

              \(①\)电流表应选           ;\((\)填器材前的字母代号\()\)。

              \(②\)根据实验数据作出\(U\)\(—\)\(I\)图像\((\)如图乙所示\()\),则蓄电池的电动势\(E\)\(=\)    \(V\),内阻\(r\)\(=\)   \(Ω\);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