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如图所示,在发射地球同步卫星的过程中,卫星首先进入椭圆轨道\(I\),然后在\(Q\)点通过改变卫星速度,让卫星进入地球同步轨道Ⅱ,则\((\)  \()\)
              A.该卫星的发射速度必定大于\(11.2\) \(km/s\)
              B.卫星在同步轨道\(II\)上的运行速度大于\(7.9\) \(km/s\)
              C.在轨道\(I\)上,卫星在\(P\)点的速度大于在\(Q\)点的速度
              D.卫星在\(Q\)点通过加速实现由轨道\(I\)进入轨道Ⅱ
            • 2.
              我国发射的第\(10\)颗北斗导航卫星是一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该卫星的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平面有一定的夹角,它的运行周期是\(24\)小时。图中的“\(8\)”字是该卫星相对地面的运行轨迹,它主要服务区域为亚太地区。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静止同步卫星的轨道距地面高度约为地球半径的\(6\)倍,地球两极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该北斗卫星的运行周期要小于近地卫星的运行周期
              B.该北斗卫星的线速度大于赤道上物体随地球自转的线速度
              C.图中“\(8\)”字交点一定在赤道正上方
              D.依题可估算出赤道上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约为\( \dfrac {1}{7^{3}}g\)
            • 3. 关于“亚洲一号”地球同步通讯卫星,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A.已知它的质量是\(1.24t\),若将它的质量增加为\(2.84t\),其同步轨道半径变为原来的\(2\)倍
              B.它的运行速度小于\(7.9km/s\),它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C.它可以绕过北京的正上方,所以我国能利用其进行电视转播
              D.它的周期是\(24h\),其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重合且距地面高度一定
            • 4.
              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地球的自转周期在逐渐增大,假设若干年后,地球自转的周期为现在的\(k\)倍\((k > 1)\),地球的质量\(.\)半径均不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同质量的物体,在地球赤道上受到的重力比现在的大
              B.相同质量的物体,在地球赤道上受到的重力比现在的小
              C.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为现在的\(k\;^{ \frac {2}{3}}\)倍
              D.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为现在的\(k\;^{ \frac {1}{2}}\)倍
            • 5. 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为a,地球的同步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1,向心加速度为a1.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地球半径为R,地球赤道表面的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质量M=
              aR2
              G
              B.地球质量M=
              a1r12
              G
              C.a、a1、g的关系是a<a1<g
              D.加速度之比
              a1
              a
              =
              R2
              r12
            • 6. 地球同步卫星轨道半径为R0,周期为T0.飞船在圆轨道绕月一周时间为T,路程为S.由以上数据可知(  )
              A.飞船的线速度为
              R0
              T
              B.飞船的加速度为
              4π2S
              T2
              C.飞船脱离月球的最小速率大于
              S
              T
              D.地月质量之比为(
              R0
              S
              3
              T
              T0
              2
            • 7. 暗物质是二十一世纪物理学之谜,对该问题的研究可能带来一场物理学的革命,为了探测暗物质,我国在2015年12月17日成功发射了一颗被命名为“悟空”的暗物质探测卫星.已知“悟空”在低于同步卫星的轨道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经过时间t(t小于其运动周期),运动的弧长为s,与地球中心连线扫过的角度为β(弧度),引力常量为G,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悟空”的线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B.“悟空”的向心加速度大于地球同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
              C.“悟空”的环绕周期为
              2πt
              β
              D.“悟空”的质量为
              s3
              Gt2β
            • 8.

              同步卫星的发射方法是变轨发射,即先把卫星发射到离地面高度为\(200km-300km\)的圆形轨道上,这条轨道叫停泊轨道;如图所示,当卫星穿过赤道平面上的\(P\)点时,末级火箭点火工作,使卫星进入一条大的椭圆轨道,其远地点恰好在地球赤道上空约\(36000km\)处,这条轨道叫转移轨道;当卫星到达远地点\(Q\)时,再开动卫星上的发动机,使之进入同步轨道,也叫静止轨道\(.\)同步卫星及发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P\)点火箭点火和\(Q\)点开动发动机的目的都是使卫星加速,卫星在静止轨道上运行的线速度大于在停泊轨道运行的线速度
              B.在\(P\)点火箭点火和\(Q\)点开动发动机的目的都是使卫星加速,卫星在静止轨道上运行的机械能大于在停泊轨道运行的机械能
              C.卫星在转移轨道上运动的速度大小范围为\(7.9km/s~11.2km/s\)
              D.所有地球同步卫星的静止轨道都相同
            • 9.
              同步卫星的发射方法是变轨发射,即先把卫星发射到离地面高度为\(200km\)--\(300km\)的圆形轨道上,这条轨道叫停泊轨道;如图所示,当卫星穿过赤道平面上的\(P\)点时,末级火箭点火工作,使卫星进入一条大的椭圆轨道,其远地点恰好在地球赤道上空约\(36000km\)处,这条轨道叫转移轨道;当卫星到达远地点\(Q\)时,再开动卫星上的发动机,使之进入同步轨道,也叫静止轨道\(.\)关于同步卫星及发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P\)点火箭点火和\(Q\)点开动发动机的目的都是使卫星加速,因此,卫星在静止轨道上运行的线速度大于在停泊轨道运行的线速度
              B.在\(P\)点火箭点火和\(Q\)点开动发动机的目的都是使卫星加速,因此,卫星在静止轨道上运行的机械能大于在停泊轨道运行的机械能
              C.卫星在转移轨道上运动的速度大小范围为\(7.9\) \(km/s~ll.2\) \(km/s\)
              D.所有地球同步卫星的静止轨道都相同
            • 10. 某飞船的周期约为90min,它与地球同步卫星相比,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飞船的轨道半径小于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
              B.飞船的运行速度小于同步卫星的运行速度
              C.飞船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于同步卫星运动的向心加速度
              D.飞船运动的角速度小于同步卫星运动的角速度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