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木块\(a\)和\(b\)用一根轻弹簧连接起来,放在光滑水平面上,\(a\)紧靠在墙壁上,在\(b\)上施加向左的力使轻质弹簧压缩,如图所示,对\(a\)、\(b\)和轻弹簧组成的系统,当撤去外力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尚未离开墙壁前,系统动量守恒
              B.\(a\)尚未离开墙壁前,系统动量不守恒
              C.\(a\)离开墙壁后,系统动量守恒
              D.\(a\)离开墙壁后,系统动量不守恒
            • 2.
              质量为\(m\)的小球\(A\)以速度\(v_{0}\)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与质量为\(2m\)的静止小球\(B\)发生对心碰撞,则碰撞后小球\(A\)速度大小\(v_{A}\)和小球\(B\)速度大小\(v_{B}\)可能为\((\)  \()\)
              A.\(v_{A}= \dfrac {1}{3}V_{0}\)    \(v_{B}= \dfrac {2}{3}V_{0}\)
              B.\(v_{A}= \dfrac {2}{5}\) \(V_{0}\)  \(v_{B}= \dfrac {7}{10}V_{0}\)
              C.\(v_{A}= \dfrac {1}{4}V_{0}\)    \(v_{B}= \dfrac {5}{8}V_{0}\)
              D.\(v_{A}= \dfrac {3}{8}V_{0}\)   \(v_{B}= \dfrac {5}{16}V_{0}\)
            • 3.
              质量为\(m=1.0kg\)的物块\(A\)以\(v_{0}=4.0m/s\)速度沿粗糙水平面滑向静止在水平面上质量为\(M=2.0kg\)的物块\(B\),物块\(A\)和物块\(B\)碰撞时间极短,碰后两物块粘在一起\(.\)已知物块\(A\)和物块\(B\)均可视为质点,两物块间的距离为\(L=1.75m\),两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20\),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物块\(A\)和物块\(B\)碰撞前的瞬间,物块\(A\)的速度\(v\)大小;
              \((2)\)物块\(A\)和物块\(B\)碰撞的过程中,物块\(A\)对物块\(B\)的冲量\(I\);
              \((3)\)物块\(A\)和物块\(B\)碰撞的过程中,系统损失的机械能\(\triangle E\).
            • 4.
              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停放着一辆质量为\(2m\)的平板车\(C\),在车上的左端放有一质量为\(m\)的小木块\(B\),在小车的左边紧靠着一个固定在竖直平面内,半径为\(r\)的\( \dfrac {1}{4}\)光滑圆形轨道,轨道底端的切线水平且与小车的上表面相平,现有一质量也为\(m\)的小木块\(A\)从图中圆形轨道的\( \dfrac {2}{3}\)位置处由静止释放,然后,滑行到车上立即与小木块\(B\)发生碰撞,彭州两木块立即粘在一起向右在动摩擦因数为\(μ\)的平板车上滑行,并与固定在平板车上的水平轻质小弹簧发生作用而被弹簧,最后两个木块又回到小车的最左端与车保持相对静止\(.\)重力加速度为\(g\),求
              \((1)\)小木块\(A\)滑到轨道最低点时,对圆形轨道的压力;
              \((2)A\)、\(B\)两小木块在平板车上滑行的总路程.
            • 5.
              如图,质量为\(4kg\)的小车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小车\(AB\)段是半径为\(0.45m\)的四分之一光滑圆弧轨道,\(BC\)段是长为\(2.0m\)的水平粗糙轨道,两段轨道相切于\(B\)点。一质量为\(0.95kg\)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静止在小车右端。质量为\(0.05kg\)的子弹、以\(100m/s\)的水平速度从小物块右端射入并留在物块中,已知子弹与小物块的作用时间极短。当小车固定时,小物块恰好运动到\(A\)点。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10m/s^{2}\)。
              \((1)\)求\(BC\)段的动摩擦因数和小物块刚刚通过\(B\)点时对小车的压力;
              \((2)\)若子弹射入前小车不固定,求小物块在\(AB\)段上升的最大高度。
            • 6.
              在自然界,“氮\(-4\)”的原子核有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称为玻色子;而“氦\(-3\)”只有一个中子,称为费米子,“氦\(-3\)”是一种目前已被世界公认的高效、清洁、安全、廉价的核聚变发电燃料。
              \((1)\)质子数与中子数互换的核互为“镜像核”,例如\( \;_{ 2 }^{ 3 }He\)是\( \;_{ 1 }^{ 3 }H\)的“镜像核”,同样\( \;_{ 1 }^{ 3 }H\)也是\( \;_{ 2 }^{ 3 }He\)的“镜像核”,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 。
              A.\( \;_{ 7 }^{ 15 }O\)和\( \;_{ 8 }^{ 16 }N\)互为“镜像核”
              B.\( \;_{ 7 }^{ 13 }C\)和\( \;_{ 6 }^{ 13 }N\)互为“镜像核”
              C.\(β\)衰变的本质是一个中子转变为一个质子,同时放出一个电子
              D.核反应\( \;_{ 1 }^{ 2 }H+ \;_{ 1 }^{ 3 }n→ \;_{ 2 }^{ 4 }He+ \;_{ 0 }^{ 1 }H\)的生成物中有\(α\)粒子,该反应是\(α\)衰变
              \((2)\)宇宙射线每时每刻都在地球上引起核反应。自然界的\({\,\!}^{14}C\)大部分是宇宙射线中的中子轰击“氮\(-14\)”产生的,核反应方程式为\( \;_{ 7 }^{ 14 }N+ \;_{ 0 }^{ 1 }n→ \;_{ 6 }^{ 14 }C+ \;_{ 1 }^{ 1 }H\),若中子的速度为\(v_{1}=8×10^{6}m/s\),反应前“氮\(-14\)”的速度认为等于零,反应后生成的\({\,\!}^{14}C\)粒子的速度为\(v_{2}=2.0×10^{5}m/s\),其方向与反应前中子的运动方向相同。
              \(①\)求反应中生成的另一粒子的速度;
              \(②\)假设此反应中放出的能量为\(0.9MeV\),求质量亏损。
            • 7.

              如图所示,人站在小车上和木箱都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木箱的质量为\(m\),人的质量为\(5m\),人所站的小车质量不计。人将木箱以水平速率\(v(\)相对地面推向竖直墙壁,木箱又以速率\(v\)弹回,人接住木箱后再以速率\(v\)将木箱推向墙壁,如此反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推木箱过程中动量守恒,机械能也守恒

              B.人第一次将木箱推出的过程中,人和木箱组成的系统的动能增量为\(\dfrac{3}{5}m{{v}^{2}}\)

              C.木箱每次与墙壁碰撞的过程中墙壁对木箱的冲量大小均为\(mv\)

              D.要使人不能接住木箱,人至少要推木箱\(3\)次
            • 8. 如图所示,固定的光滑平台上固定有光滑的半圆轨道,轨道半径\(R =0.6m\) 平台上静止着两个滑块\(A\)、\(B\),\(B{,}m_{A}{=}0{.}1kg{,}m_{B}{=}0{.}2kg\),两滑块间夹有少量炸药,平台右侧有一带挡板的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小车质量为\(M=0.3kg\),车面与平台的台面等高,小车的上表面的右侧固定一根轻弹簧,弹簧的自由端在\(Q\)点,小车的上表面左端点\(P\)与\(Q\)点之间是粗糙的,滑块\(B\)与\(PQ\)之间表面的动摩擦因数为\(\mu{=}0{.}2{,}QQ\)点右侧表面是光滑的点燃炸药后,\(A\)、\(B\)分离瞬间\(A\)滑块获得向左的速度\(v_{A}{=}6m{/}s\),而滑块\(B\)则冲向小车两滑块都可以看作质点,炸药的质量忽略不计,爆炸的时间极短,爆炸后两个物块的速度方向在同一水平直线上,且\(g=10m/s^{2}\)求:

              \((1)\)滑块\(A\)在半圆轨道最高点对轨道的压力;
              \((2)\)若\(L=0.8m\),滑块\(B\)滑上小车后的运动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
              \((3)\)要使滑块\(B\)既能挤压弹簧,又最终没有滑离小车,则小车上\(PQ\)之间的距离\(L\)应在什么范围内?
            • 9. 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a\)、\(b\)两个小球,质量分别是\(m_{a}\)、\(m_{b}\),两小球在\(t_{0}\)时刻发生正碰,并且在碰撞过程中无机械能损失,两小球在碰撞前、后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关于两个小球的质量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m_{a} > m_{b}\)
              B.\(m_{a} < m_{b}\)
              C.\(m_{a}=m_{b}\)
              D.无法判断
            • 10.

              一弹丸在飞行到距离地面\(h=5.0m\)高时仅有水平速度\(v=2.0m/s\),爆炸成为甲、乙两块弹片水平飞出,已知甲、乙两块弹片的质量比为\(3∶1\),不计质量损失,\(g=10m/s\),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图中两块弹片飞行的轨迹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