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在“探究单摆的周期与摆长关系”的实验中,摆球在垂直纸面的平面内摆动,如图甲所示,在摆球运动最低点的左、右两侧分别放置一激光光源与光敏电阻。光敏电阻\((\)光照时电阻比较小\()\)与某一自动记录仪相连,该仪器显示的光敏电阻阻值\(R\)随时间\(t\)变化图线如图乙所示,则该单摆的振动周期为 ______ 。若保持悬点到小球顶点的绳长不变,改用直径是原小球直径\(2\)倍的另一小球进行实验,则该单摆的周期将 ______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 2.
              某兴趣小组查阅资料获知,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的周期\(T=2π \sqrt { \dfrac {m}{k}}(\)其中\(m\)是振子的质量,\(k\)是弹簧的劲度系数,弹簧质量忽略不计\()\),利用该规律可以测定物体的质量\(.\)现有如下器材可供选择:
              一个带有夹子的金属块\(A(\)总质量\(m_{0}\)为已知量\()\);待测质量的物体\(B\);一根劲度系数未知的弹簧\(C\);光电门传感器和挡光片\(D\);位移传感器\(E\);力传感器\(F\);数据采集器\(G\);电脑\(H\).
              \((1)\)本实验选用的器材:______,\((\)填写器材后面的字母\().\)根据选用的器材,简述测定系统振动周期的方法:______.
              \((2)\)简述测量物体\(B\)的质量的主要步骤\((\)直接测量的物理量请用字母表示\()\):
              \(①\)______;
              \(②\)______.
              \((3)\)根据直接测量的物理量,\(B\)的质量\(m_{B}=\)______.
            • 3. 回答下列问题:
              (1)图(a)是用力传感器对单摆振动过程进行测量的装置图,图(b)是力传感器连接的计算机屏幕所显示的F-t图象,根据图(b)的信息可得,摆球摆到最低点的时刻为 ______ s,摆长为 ______ m (取π2=10).

              (2)单摆振动的回复力是 ______
              A.摆球所受的重力
              B.摆球重力在垂直悬线方向上的分力
              C.悬线对摆球的拉力
              D.摆球所受重力和悬线对摆球拉力的合力
              (3)某同学的操作步骤如下,其中正确的是 ______
              A.取一根细线,下端系住直径为d的金属小球,上端缠绕在铁架台上
              B.用米尺量得细线长度l,测得摆长为l+d/2
              C.在摆线偏离竖直方向5°位置释放小球
              D.让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测得摆动周期,再根据公式计算重力加速度.
            • 4. 某兴趣小组想要探究单摆的周期T与摆长l、摆球质量m的关系:
              (1)为了探究周期T与摆长l、摆球质量m的关系,应利用 ______ 法完成此实验;为了准确测量单摆的周期,应使摆球振动稳定后且经过 ______ 位置开始计时.
              (2)他们在探究周期T与摆长l的关系时,测得如下5组数据,请在图中选择恰当坐标,作出直观反映周期T与摆长l关系的图象.
              数值
              次数
              项目
              1 2 3 4 5
              T/(s) 1.78 1.90 1.99 2.10 2.19
              T2(s2 3.19 3.60 3.99 4.40 4.79
              l(m) 0.80 0.90 1.00 1.10 1.20
              l2(m2 0.64 0.81 1.00 1.21 1.44
              (3)根据图象求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______ 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4)某学生做实验时固定好装置后先测摆长,然后测出周期,发现测得的重力加速度偏大,原因可能是 ______ (填选项前字母)
              A.单摆的悬点未固定紧,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增长了
              B.把摆球n次经过最低点的时间误记为(n+1)次经过最低点的时间
              C.计时结束时,秒表过早按下
              D.单摆所用摆球质量过大.
            • 5. 在“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的关系”的实验中:
              ①需要测量悬线长度,现用最小分度为1mm的米尺测量,图中箭头所指位置是拉直的悬线两端在米尺上相对应的位置,测得悬线长度为 ______ mm.

              ②一组同学测得不同摆长L单摆对应的周期T,将数据填入表格中,根据表中数据,在坐标纸上描点,以T为纵轴,L为横轴,作出做简谐运动的单摆的T-L图象.根据作出的图象,能够得到的结论是 ______
              A.单摆周期T与摆长L成正比
              B.单摆周期T与摆长L成反比
              C.单摆周期T与摆长L的二次方根成正比
              D.单摆摆长L越长,周期T越大
              ③另一组同学进一步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讨论时有同学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其中对提高测量结果精确度有利的是 ______
              A.适当加长摆线
              B.质量相同、体积不同的摆球,选用体积较大的
              C.单摆偏离平衡位置的角度不能太大
              D.当单摆经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经过一次全振动后停止计时,用此时间间隔作为单摆振动的周期.
            • 6. 六安一中某同学用实验的方法探究影响单摆周期的因素.
              (1)他组装单摆时,在摆线上端的悬点处,用一块开有狭缝的橡皮夹牢摆线,再用铁架台的铁夹将橡皮夹紧,如图1所示.

              这样做的目的是 ______ (填字母代号).
              A、保证摆动过程中摆长不变
              B、可使周期测量得更加准确
              C、需要改变摆长时便于调节
              D、保证摆球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摆动
              (2)该同学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关系,他用分度值为毫米的直尺测得摆线长为89.40cm,用游标卡尺测得摆球直径如图2甲所示,读数为 ______ cm.则该单摆的摆长为 ______ cm.用停表记录单摆做30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如图2乙所示,在停表读数为 ______ s,如果测得的g值偏大,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 (填序号).
              A、计算摆长时加的是摆球的直径
              B、开始计时时,停表晚按下
              C、摆线上端未牢固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实验过程中先测摆长后测周期)
              D、实验中误将30次全振动记为31次
              (3)下列振动图象真实地描绘了对摆长约为1m的单摆进行周期测量的四种操作过程,图3中横坐标原点表示计时开始,A、B、C、D均为30次全振动的图象,已知sin5°=0.087,sin15°=0.26,这四种操作过程合乎实验要求且误差最小的是 ______ (填字母代号).
            • 7. 某同学用实验的方法探究影响单摆周期的因素.
              ①他组装单摆时,在摆线上端的悬点处,用一块开有狭缝的橡皮夹牢摆线,再用铁架台的铁夹将橡皮夹紧,如图1所示.这样做的目的是 ______ (填选项前字母).

              A.保证摆动过程中摆长不变,在改变摆长时方便调节摆长
              B.可使周期测量得更加准确
              C.保证摆球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摆动
              ②他用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直径,结果如图2所示,则该摆球的直径为 ______ mm.
              ③如果他测得的g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 .(填选项前字母)
              A.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
              B.测摆线长时摆线拉得过紧
              C.开始计时,秒表过迟按下
              D.实验中误将49次全振动数为50次.
            • 8. 学过单摆的周期公式以后,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钟摆产生了兴趣,老师建议他们先研究用厚度和质量分布均匀的方木板(如一把米尺)做成的摆(这种摆被称为复摆),如图所示.让其在竖直平面内做小角度摆动,C点为重心,板长为L,周期用T表示.
              甲同学猜想:复摆的摆长应该是悬点到重心的距离
              乙同学猜想:复摆的摆长应该大于
              为了研究以上猜想是否正确,同学们进行了下面的实验探究:用T0表示板长为L的复摆看成摆长为L/2单摆的周期计算值(T0=2π),用T表示板长为L复摆的实际周期测量值.计算与测量的数据如下表:
              板长L/cm 25 50 80 100 120 150
              周期计算值T0/s 0.70 1.00 1.27 1.41 1.55 1.73
              周期测量值T/s 0.81 1.16 1.47 1.64 1.80 2.01
              由上表可知,复摆的等效摆长 ______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同学们对数据进行处理,进一步定量研究可得复摆的等效摆长 L= ______ L(结果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 9. 在“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关系”的实验中,

              (1)某同学用秒表测得单摆完成40次全振动的时间如图甲所示,则单摆的周期为 ______ s;
              (2)实验中对提高测量结果精度有利的建议是 ______
              A.单摆的摆线不能太短
              B.单摆的摆球密度尽可能大
              C.单摆的摆角越大越好
              D.从平衡位置开始计时,测量一次全振动的时间作为摆动周期
              (3)若单摆在任意摆角θ时的周期公式可近似为,式中T0为摆角趋近于0°时的周期,a为常数;为了用图象法验证该关系式,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 ______ ;某同学在实验中得到了如图乙所示的图线,则图线的斜率表示 ______
            • 10. 按照要求作图或将正确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1)某同学用实验的方法探究影响单摆周期的因素.
              ①他组装单摆时,在摆线上端悬点处用一块开有狭缝的橡皮夹牢摆线.再用铁架台的铁夹将橡皮夹紧,如图1所示.这样做的目的是 ______ (填字母代号)
              A.保证摆动过程中摆长不变        B.可使周期测量得更加准确
              C.保证摆球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摆动  D.在改变摆长时便于调节

              (2)他组装好单摆后在摆球自然悬垂的情况下,用毫米刻度尺从悬点量到摆球的最低端的长度l=0.9990m,再用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直径,结果如图2所示,则摆球的直径为 ______ mm,单摆摆长为 ______ m.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