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16春•雅安校级月考)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请解答下列问题:
              (1)在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关系的实验中,有如下器材供选用,请把应选用的器材填在横线上    (填字母).
              A.1m长的粗绳          B.1m长的细线
              C.半径为1cm的小木球   D.半径为1cm的小铅球
              E.时钟                  F.秒表
              G.最小刻度为mm的米尺  H.最小刻度为cm的米尺
              I.铁架台                 J.天平和砝码
              (2)在该实验中,单摆的摆角θ应小于10°,通常从摆球经过    开始计时,测出n次全振动的时间为t,则单摆的周期表达式T=    
              (3)为了提高实验精度,在实验中可改变几次摆长L,测出相应的周期T,从而得出一组对应的L与T的数值,再以L为横坐标,T2为纵坐标,将所得数据连成直线如图所示,写出T2与L的关系式T2=    ,利用图线可求出图线的斜率k,再由k可求出g=    m/s2.(取三位有效数字)
              (4)如果他测得的g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    
              A.测量摆长时,只考虑了悬线长,没有考虑小球的半径
              B.单摆的摆球质量偏大
              C.开始计时,秒表过早按下
              D.实验中误将29次全振动数记为30次.
            • 2. 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1)以下关于本实验的措施中正确的是    (选填下列选项前的序号)
              A.摆角应尽量大些    
              B.摆线应适当长些  
              C.摆球应选择密度较大的实心金属小球
              D.用停表测量周期时,应取摆球摆至最高点时开始计时
              (2)用游标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如图1所示的读数是    mm.用秒表记录了单摆振动50次所用的时间如图2所示,秒表读数为    s.
              (3)若该同学测量了5种不同摆长与单摆振动周期的对应情况,并将记录的结果描绘在如图3所示的坐标中,图中个坐标点的标号分别对应实验种5种不同摆长的情况.请你在图中画出T2-l图线;利用图象求得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为g=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4)考虑到单摆振动时空气浮力的影响后,同学甲说:“因为空气浮力与摆球重力方向相反,它对球的作用相当于重力加速度变小,因此振动周期变大.”同学乙说:“浮力对摆球的影响好像用一个轻一些的摆球做实验,因此振动周期不变”,这两个同学说法中    
              A.甲正确        B.乙正确       C.两同学的说法都错误.
            • 3. (2016春•宜宾校级月考)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时,用摆长l和周期T计算重力加速度的公式是g=    ,如果已知摆球的直径为2.00cm,摆线长度为99.00cm,那么摆长是    cm,如果测定了50次全振动的时间如图中秒表所示,那么秒表读数是    s,单摆周期是    s. 
              (1)现有如下测量工具:A.时钟;B.秒表; C.天平;D.毫米刻度尺.本实验所需的测量工具有    
              (2)如果某同学用此装置测出的重力加速度的结果比当地重力加速度的真实值偏大,他在实验操作上可能出现的失误是    
              A.测量摆长时没有加上摆球半径
              B.选用摆球的质量偏大
              C.在时间t内的n次全振动误记为n+1次
              D.在时间t内的n次全振动误记为n-1次.
              (3)为了提高实验精度,在实验中可改变几次摆长l并测出相应的周期T,从而得出一组对应的l和T的数值,再以l为纵坐标、T2为横坐标将所得数据连成直线,并求得该直线的斜率K.则重力加速度g=    .(用K表示)
            • 4. 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1)实验中某同学发现他测出的重力加速度值总是偏大,其原因可能是    
              A.实验室处在高山上,离海平面太高
              B.单摆所用的摆球太重
              C.测出n次全振动的时间为t,误作为(n+1)次全振动的时间进行计算
              D.以摆球直径与摆线之和作为摆长来计算
              (2)为了减小测量周期的误差,计时开始时,摆球应是经过最    (填“高”或“低”)点的位置,测出n次全振动的时间为t,用毫米刻度尺测出摆线长为L,用螺旋测微器测出摆球的直径为d.测定重力加速度的一般表达式为g=    
            • 5. 在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1)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用毫米刻度尺测得悬线长为98.00cm,用1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摆球的直径时示数如图1所示,则该单摆的摆长为    cm.

              (2)为了比较准确地测量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值,应选用下列所给器材中的哪些?
              (将所选用的器材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横线上.)
              (A)长1m左右的细绳;   (B)长30m左右的细绳;
              (C)直径2cm的铁球;    (D)直径2cm的木球;
              (E)秒表;(F)时钟;(G)最小刻度是厘米的直尺;(H)最小刻度是毫米的直尺.
              所选择的器材是    .(填序号)
              (3)实验时摆线偏离竖直线的要求是    .为了减小测量周期的误差,应在     位置开始计时和结束计时.
              (4)某同学测出不同摆长时对应的周期T,作出T2~L图线,如图2所示,再利用图线上任两点A、B的坐标(x1,y1)、(x2,y2),可求得g=    .若该同学测摆长时漏加了小球半径,而其它测量、计算无误,也不考虑实验误差,则用上述方法算得的g值和真实值相比是    的(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 6. (2016春•成都校级月考)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时,
              (1)发现测出的重力加速度值偏小,这可能是由于    
              A.测量周期T时,把N次全振动的次数误数为N-l次
              B.错把摆线长当了摆长
              C.把摆球直径当作了半径
              D.测量过程悬点松动导致摆线长度变化
              (2)测出摆线长L和周期T的几组数据,作出T2-L图象如图所示.则小球的直径是    cm,所测的重力加速度是    m/s2(该空保留两位小数)
            • 7. (2014秋•衡水校级月考)在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关系的实验中:
              (1)关于安装仪器及测量时的一些实验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选填选项前面的字母)
              A.用米尺测出摆线的长度,记为摆长l
              B.先将摆球和摆线放在水平桌面上测量摆长l,再将单摆悬挂在铁架台上
              C.使摆线偏离竖直方向某一角度α(小于10°),然后静止释放摆球
              D.测出摆球两次通过最低点的时间间隔记为此单摆振动的周期
              (2)实验测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次数 12345
               摆长l/cm 80.0090.00100.00110.00120.00
               30次全振动时间t/s 53.856.960.062.8 65.7
               振动周期T/s 1.79 1.90 2.00 2.09 2.19
               振动周期的平分T2/s2 3.20 3.61 4.00 4.37 4.80
              请将第三次的测量数据标在图中,并在图中作出T2随l变化的关系图象.
              (3)根据数据及图象可知单摆周期的平分与摆长的关系是    
              (4)根据图象,可求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    m/s2.(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 8. 为了测量当地重力加速度竖直,同学们设计了单摆装置来帮忙,但是由于粗心忘记测量摆球直径,实验中将悬点到小球最低点的距离作为摆长l,测得多组周期T和l的数据,作出T2-l图象,如图所示.

              ①小球的直径是    cm;
              ②实验测得当地重力加速度大小是    m/s2(取三位有效数字).
            • 9. 在“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g”的实验中:
              (1)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A.要保证摆球始终在同一竖直面内摆动
              B.为了便于计时观察,单摆的摆角应尽量大一些
              C.测量摆长:用刻度尺量出从悬点到摆球下端点间的距离
              D.测量周期:从摆球通过平衡位置处时开始计时,当摆球再次通过平衡位置处时结束计时,秒表所示读数表示单摆的周期
              (2)下表是一同学在实验中测得的数据:
              组次123456
              摆长l/m0.5000.6000.7000.8001.0001.200
              周期平方T2/s22.052.402.753.203.504.75
              ①上述数据中第    组肯定有错误,根据这些数据,在坐标图中作出l-T2图象;
              ②利用图象,求出当地重力加速度值g为    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10. 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1)除用铁夹、铁架台、游标卡尺、带中心孔的金属小球和细线这些器材外,还需要用到的测量仪器有:    
              (2)本实验中,如下哪些措施是必要的    
              A.测周期时,单摆的摆角应大于10°
              B.测周期时,应取摆球通过最低点处计时并测量摆球全振动30~50次的时间
              C.装置单摆时,摆线应尽可能长些,摆球应选密度大而体积小的小球,且用夹板夹紧摆线
              D.要使单摆在竖直平面内摆动,不得使其形成锥形摆或摆球转动
              E.测摆长时,为了测量方便,应将单摆放在桌面上,拉直后用米尺测出摆球球心到摆线某点O的长度作为摆长,然后将单摆从O点吊起.
              (3)如果在实验中误将摆线长度当成了摆长,那么通过公式直接计算出的重力加速度将    (“偏大”、“偏小”);如果在实验中,误将振动29次的时间计成了30次的时间,那么所测重力加速度将    (“偏大”、“偏小”);如果在实验开始计时,秒表过早按下,那么所测重力加速度将    (“偏大”、“偏小”).
              (4)增大单摆简谐振动周期的方法是    
              A.只加大摆长
              B.只加大摆角
              C.只加大摆球质量
              D.将单摆由北京移至赤道
              (5)某同学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测量不同摆长情况下单摆的振动周期,并以L为横坐标,T2为纵坐标,做出了T2-L图线,如图所示,由此图线可知重力加速度为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