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15秋•宁波期末)小杨同学利用假期去参观北大物理实验室,并利用“单摆测量当地重力加速度”,请帮忙完成下列问题:
              (1)用米尺测量出摆线长为92.40cm,用游标卡尺测量出小球的直径如图所示,直径为    mm,将摆线长加小球半径得到单摆摆长.
              (2)用秒表测量单摆的周期.当单摆摆动稳定且到达最低点时开始计时并记为n=1,单摆每经过最低点记一次数,当数到n=61时秒表的示数为58.5s,该单摆的周期是T=    s.
              (3)测量出多组周期T、摆场l的数值后,画出T2-l图线,此图线斜率的物理意义是    
            • 2. (2015秋•荆州校级期末)某同学想测出宜宾本地的重力加速度g.为了减小误差,他设计了一个实验如下:将一根长直铝棒用细线悬挂在空中(如图甲所示),在靠近铝棒下端的一侧固定电动机M,使电动机转轴处于竖直方向,在转轴上水平固定一支特制笔N,借助转动时的现象,将墨汁甩出形成一条细线.调整笔的位置,使墨汁在棒上能清晰地留下墨线.启动电动机待转速稳定后,用火烧断悬线,让铝棒自由下落,笔在铝棒上相应位置留下墨线.
              图乙是实验时在铝棒上所留下的墨线,将某条合适的墨线A作为起始线,此后每隔4条墨线取一条计数墨线,分别记作B、C、D、E.将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对准A,此时B、C、D、E对应的刻度依次为14.68cm,39.15cm,73.41cm,117.46cm.
              已知电动机每分钟转动3000转.求:
              (1)相邻的两条计数墨线对应的时间间隔为     s;
              (2)由实验测得宜宾本地的重力加速度为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本实验中主要系统误差是    ,主要偶然误差是    (各写出一条即可)
            • 3. (1)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小鑫同学用图1中甲、乙两种仪器中的一种正确测得金属球的直径d=2.266cm,此测量数据是选用了仪器    (选填“甲”或“乙”)测量得到的,仪器乙的名称是    

              (2)小鑫同学用图2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图2丙、丁两图是从不同角度对该装置拍摄所得的效果图,丙图为摆球静止在平衡位置的情境,丁图为摆球振动过程中某一时刻的情境.请指出该同学的实验装置或实验操作中不当之处:    (写出一点即可).
              (3)在该实验中,正确测得单摆的摆线长为L,振动的周期为T,可由g=    计算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值.
              (4)在下列所给的器材中,选出本实验不需要的器材(填写器材前的编号即可)    
              A.带架子的铁架台;
              B.打点计时器;
              C.带小孔的实心铁球;
              D.秒表;
              E.长约1m的细线;
              F.规格完全相同的橡皮条;
              G.带毫米刻度的米尺;
              H.天平.
            • 4. 某同学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测定重力加速度:
              (1)电火花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是    (填交流、直流),为    v,频率为    Hz.

              (2)打出的纸带如图2所示,纸带上1至9各点为计时点,由纸带所示数据可算出实验时的加速度为     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当地的重力加速度数值为9.80m/s2,请列出测量值与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值有差异的一个原因    
            • 5. 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用主尺最小分度为1nm,游标上有20个分度的卡尺测量金属球的直径,结果如图甲所示,
              (1)可以读出此金属球的直径为    mm.
              (2)单摆细绳的悬点与拉力传感器相连,将摆球拉开一小角使单摆做简谐运动后,拉力传感器记录了拉力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乙所示,则该单摆的周期为    s.
            • 6. 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时,用摆长L和周期T计算重力加速度的公式是g=    
              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用双缝间距d和双缝到光屏的距离L及条纹间距△x计算单色光波长的公式是λ=    
            • 7. (2015春•南安市校级期末)某实验小组在利用单摆测定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1)用游标卡尺测定摆球的直径,测量结果如图所示,则该摆球的直径为    cm.         
              (2)小组成员在实验过程中有如下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填选项前的字母)
              A.把单摆从平衡位置拉开30°的摆角,并在释放摆球的同时开始计时
              B.测量摆球通过最低点100次的时间t,则单摆周期为
              t
              100

              C.用悬线的长度加摆球的直径作为摆长,代入单摆周期公式计算得到的重力加速度值偏大
              D.选择密度较小的摆球,测得的重力加速度值误差较小
              (3)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时,某同学用同一套实验装置,用同样的步骤进行实验,但所测得的重力加速度总是偏大,其原因可能是    
              A.测定周期时,振动次数少数了一次
              B.测定周期时,振动次数多数了一次
              C.摆球的质量过大
              D.计算摆长时,只考虑悬线的长度,没有加上小球的半径.
            • 8. (2012春•绵阳校级期末)一位同学做“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的关系”的实验,他将摆球挂起后,进行了如下步骤:
              A.测摆长L:用米尺量出摆线长度;
              B.测周期T:将摆球拉起一个小角度,然后放开,在摆球某次通过最低点时,按下秒表开始计时,同时将此次通过最低点作为第一次,接着一直数到摆球第60次通过最低点时,按秒表停止计时,读出这段时间t,计算出单摆的振动周期T=
              t
              60

              C.改变摆长,重复上述步骤几次;
              D.数据分析:.该同学经实验测量得到一组数据,如表所示:
              摆长L(m)0.8000.901.0001.1001.200
              周期T(s)1.791.902.002.102.20
              T2(s23.203.614.004.414.84
              (1)请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在如图坐标纸上做出合适的图线,并根据图线判定L与T2的关系为:    .(坐标纸见上面)
              (2)指出上面A、B步骤中遗漏或错误的地方:
                  
                  
            • 9. (2012春•绵阳校级期末)在“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1)测得摆线长L,摆球的直径是d,摆球完成n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是t,根据测得的这些物理量可得g=    
              (2)若用秒表记录了单摆振动50次所用的时间如图所示,则单摆的周期为    s.
              (3)如果测得的g值偏大,可能的原因是    
              A.测摆线长时摆线拉得过紧
              B.摆线上端悬点未固定,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
              C.实验时误将50次全振动数为49次
              D.开始计时时,秒表过迟按下.
            • 10. 如图所示,用两根长度都为L的细绳悬挂一个小球A,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使球A垂直于纸面做摆角小于5°的摆动,当它经过平衡位置的瞬间,另一小球B从A球的正上方自由下落,若B球恰能击中A球,求B球下落的高度.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