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1)\)物体体积变化时,分子间距离会随之变化,分子势能也会发生变化\(.\)下图为分子势能\(E_{p}\)与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曲线,以下判断正确的是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当\(r = r_{1}\)时,分子势能最小

              B.当\(r = r_{2}\)时,分子引力与斥力大小相等

              C.当\(r > r_{2}\)时,分子间作用力的合力表现为引力

              D.在\(r\)由\(r_{2}\)变到\(r_{1}\)的过程中,分子间作用力的合力做正功

              E.在\(r\)由\(r_{2}\)逐渐增大的过程中,分子间作用力的合力做负功


              \((2)\)如图所示,粗细相同的导热玻璃管\(A\)、\(B\)由橡皮软管连接,一定质量的空气被水银柱封闭在\(A\)管内,气柱长\(L_{1}=40cm. B\)管上方与大气相通,大气压强\(P_{0}=76cmHg\),环境温度\(T_{0}=300K.\)初始时两管水银面相平,若\(A\)管不动,将\(B\)管竖直向上缓慢移动一定高度后固定,\(A\)管内水银面上升了\(h_{1}=2cm\).

              \((i)\)求:\(B\)管上移的高度为多少?

              \((ii)\)要使两管内水银面再次相平,环境温度需降低还是升高?变为多少?\((\)大气压强不变\()\)

            • 2.

              能说明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的实验事实有________\((\)举一例即可\()\)。在两分子间的距离由\(r\)\({\,\!}_{0}(\)此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相互平衡,分子力为零\()\)逐渐增大的过程中,分子力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分子势能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填“逐渐增大”、“逐渐减小”、“先增大后减小”、“先减小后增大”\()\)。

            • 3.

              A.\((\)选修模块\(3-3)\)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当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

              B. 气体压强的大小跟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有关,与分子的密集程度无关

              C. 有规则外形的物体是晶体,没有确定的几何外形的物体是非晶体

              D. 由于液体表面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液面分子间表现为引力,所以液体表面具有收缩的趋势

              \((2)\)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初始状态\(A\)经状态\(B\)、\(C\)再回到状态\(A\),变化过程如图所示,其中\(A\)到\(B\)曲线为双曲线\(.\) 图中\(V_{0}\)和\(p_{0}\)为已知量。

              \(①\) 从状态\(A\)到\(B\),气体经历的是 \((\)填“等温”“等容”或“等压”\()\)过程。

              \(②\) 从\(B\)到\(C\)的过程中,气体做功大小为

              \(③\) 从\(A\)经状态\(B\)、\(C\)再回到状态\(A\)的过程中,气体吸放热情况为 \((\)填“吸热”“放热”或“无吸放热”\()\)。

              \((3)\) 某教室的空间体积约为\(120 m^{3}.\)试计算在标准状况下教室里的空气分子数\(.\)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N_{A}=6.0×10^{23} mol^{-1}\),标准状况下摩尔体积\(V_{0}=22.4×10^{-3} m^{3}.(\)计算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C.\((\)选修模块\(3-5)\)

              \((1)\)下列有关原子结构和原子核的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B )\)

              A.\(γ\)射线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

              B.氢原子辐射光子后,其绕核运动的电子动能增大

              C.太阳辐射能量的主要来源是太阳中发生的重核裂变

              D.\(\rlap{{\!\,}^{210}}{{\!\,}_{83}}Bi\)的半衰期是\(5\)天,\(100\)克\(\rlap{{\!\,}^{210}}{{\!\,}_{83}}Bi\)经过\(10\)天后还剩下\(50\)克

              \((2)\)如图甲所示,合上开关,用光子能量为\(2.5 eV\)的一束光照射阴极\(K\),发现电流表读数不为零。调节滑动变阻器,发现当电压表读数小于\(0.60 V\)时,电流表计数仍不为零,当电压表读数大于或等于\(0.60 V\)时,电流表读数为零。把电路改为图乙,当电压表读数为\(2 V\)时,则逸出功为\(­­­­­­­­­­\)     \(1.9 eV\)   及电子到达阳极时的最大动能为 \(2.6 eV\)。

              \((3)\)一质量为\(M\)的航天器,正以速度\(v\)\({\,\!}_{0}\)在太空中飞行,某一时刻航天器接到加速的指令后,发动机瞬间向后喷出一定质量的气体,气体喷出时速度大小为\(v\)\({\,\!}_{1}\),加速后航天器的速度大小为\(v\)\({\,\!}_{2}\),求喷出气体的质量\(m\)。

            • 4.

              【化学\(\rm{——}\)选修\(\rm{3}\):物质的结构】

              A、\(\rm{B}\)、\(\rm{C}\)、\(\rm{D}\)、\(\rm{E}\)、\(\rm{F}\)是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中的常见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rm{A}\)是宇宙中含量最高的元素,\(\rm{B}\)原子核外电子有\(\rm{6}\)种不同的运动状态。\(\rm{C}\)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rm{3}\)倍。\(\rm{D}\)元素第一电离能至第四电离能分别是\(\rm{I}\)\(\rm{{\,\!}_{1}=578kJ/mol}\)、\(\rm{I}\)\(\rm{{\,\!}_{2}=1817kJ/mol}\)、\(\rm{I}\)\(\rm{{\,\!}_{3}=2745kJ/mol}\)、\(\rm{I}\)\(\rm{{\,\!}_{4}=11575kJ/mol}\)。\(\rm{E}\)与\(\rm{B}\)可形成正四面体形分子。\(\rm{F}\)的一种同位素的质量数为\(\rm{63}\),中子数为\(\rm{34}\)。回答下列问题:

              \(\rm{(1)A}\)、\(\rm{B}\)、\(\rm{C}\)、\(\rm{E}\)四种元素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m{(}\)用元素符号表示\(\rm{)}\)。\(\rm{F}\)的基态原子外围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rm{(2)}\)化合物\(\rm{B_{6}A_{6}}\)分子的立体构型是________________,其中\(\rm{B}\)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是_______________;与\(\rm{BC_{2}}\)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有________________\(\rm{(}\)填化学式,写出一种即可\(\rm{)}\)。

              \(\rm{(3)}\)已知:无水\(\rm{DE_{3}}\)在\(\rm{178 ℃}\)升华,它的蒸气是缔合的双分子\(\rm{(D_{2}E_{6})}\),更高温度下\(\rm{D_{2}E_{6}}\)则离解生成\(\rm{DE_{3}}\)单分子。

              \(\rm{①}\)固体\(\rm{DE_{3}}\)的晶体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rm{②}\)写出\(\rm{D_{2}E_{6}}\)分子的结构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rm{(4)E}\)与\(\rm{F}\)形成的一种化合物的晶胞体结构如图所示:

              该氯化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5)}\)用晶体的\(\rm{X}\)射线衍射法可以测得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对\(\rm{F}\)单质的测定得到以下结果:晶胞为面心立方最密堆积,边长为\(\rm{361pm}\)。又知其单质的密度为\(\rm{9.0g · cm^{-3}}\),则\(\rm{F}\)原子的直径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rm{p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__________________\(\rm{(}\)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rm{)}\)。

            • 5. 如图所示是我们夏天常用的电蚊香器,接通电源后发热体就会给固体药片加热,我们就可以安稳的睡觉了,根据上面的描述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电蚊香器是利用什么原理工作的?
              (2)为什么导线温度不高,而只有发热体温度高?
              (3)为什么蚊子离电蚊香器相隔一段距离也会死掉?
            • 6.

              (1)根据分子动理论,对下列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花香袭人,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B.海绵容易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C.滴进水中的红墨水迅速散开,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D.浑浊液静置后变澄清,说明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

              (2)①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如图所示的状态变化,变化顺序为a→b→c→d,图中坐标轴上的符号p指气体压强,V指气体体积,ab线段延长线过坐标原点,cd线段与p轴垂直,da线段与轴垂直.气体在此状态变化过程中属于等温变化过程的是________,在b→c的变化过程中气体的内能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②现在轿车已进入普通家庭,为保证驾乘人员人身安全,汽车增设了安全气囊,它会在汽车发生一定强度的碰撞时,利用叠氮化钠(NaN3)爆炸时产生气体(假设都是N2)充入气囊,以保护驾乘人员.若已知爆炸瞬间气囊容量为70 L,氮气的密度ρ=1.25×102 kg/m3,氮气的平均摩尔质量M=0.028 kg/mol,阿伏加德罗常数NA=6.02×1023 mol-1,试估算爆炸瞬间气囊中N2分子的总个数N.(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 7.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水的饱和汽压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c.当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间引力增大,分子间斥力减小

              d.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等压膨胀过程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

              (2)如图所示,粗细均匀、导热良好、装有适量水银的U型管竖直放置,右端与大气相通,左端封闭气柱长l1=20 cm (可视为理想气体),两管中水银面等高.现将右端与一低压舱(未画出)接通,稳定后右管水银面高出左管水银面h=10 cm.(环境温度不变,大气压强p0=75 cmHg)

              ①求稳定后低压舱内的压强(用“cmHg”作单位).

              ②此过程中左管内的气体对外界________(填“做正功”“做负功”或“不做功”),气体将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