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物理\(——\)选修\(3-3]\)

              \((1)\)下列对理想气体的理解正确的是________。

              A.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内能只与温度有关与体积无关

              B.只要气体压强不是很大就可视为理想气体

              C.密闭容器内的理想气体随着温度的升高,其压强增大,内能增大

              D.理想气体的压强是由气体分子间斥力产生的

              E.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对外界做功时,它的内能有可能增大

              \((2)\)如图所示,一竖直放置、粗细均匀且足够长的\(U\)形玻璃管左端开口,右端与容积为\(V_{0}=90cm^{3}\)的金属球形容器连通。\(U\)形玻璃管的横截面积为\(S=0.5cm^{2}\),用\(U\)形玻璃管中的水银柱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当环境温度为\(27℃\)时,\(U\)形玻璃管右侧水银面比左侧水银面高出\(h_{1}=16cm\),水银柱上方空气柱长\(h_{0}=20cm\)。现在对容器内密封气体缓慢加热,\((\)已知大气压\(p_{0}=76cmHg).\)求:当右边水银柱比左边高\(h_{2}=8cm\)时,气体的温度是多少摄氏度?

            • 2.

              \((1)\)关于气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质量和温度都相同的气体,内能一定相同

              B.气体温度不变,整体运动速度越大,其内能越大

              C.气体被压缩时,内能可能不变

              D.一定量的某种理想气体的内能只与温度有关

              E.一定量的某种理想气体在等压膨胀过程中,内能一定增加

              \((2)\)一\(U\)形玻璃管竖直放置,左端开口,右端封闭,左端上部有一光滑的轻活塞。初始时,管内汞柱及空气柱长度如图所示。用力向下缓慢推活塞,直至管内两边汞柱高度相等时为止。求此时右侧管内气体的压强和活塞向下移动的距离。已知玻璃管的横截面积处处相同;在活塞向下移动的过程中,没有发生气体泄漏;大气压强\(p\)\({\,\!}_{0}=75.0 cmHg\)。环境温度不变。

            • 3.

              \((1)\)如图,用隔板将一绝热汽缸分成两部分,隔板左侧充有理想气体,隔板右侧与绝热活塞之间是真空。现将隔板抽开,气体会自发扩散至整个汽缸。待气体达到稳定后,缓慢推压活塞,将气体压回到原来的体积。假设整个系统不漏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气体自发扩散前后内能相同

              B.气体在被压缩的过程中内能增大

              C.在自发扩散过程中,气体对外界做功

              D.气体在被压缩的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功

              E.气体在被压缩的过程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

              \((2)\)一热气球体积为\(V\),内部充有温度为\(T_{a}\)的热空气,气球外冷空气的温度为\(T_{b}\)。已知空气在\(1\)个大气压、温度\(T_{0}\)时的密度为\(ρ_{0}\),该气球内、外的气压始终都为\(1\)个大气压,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i)\)求该热气球所受浮力的大小;

              \((ii)\)求该热气球内空气所受的重力;

              \((iii)\)设充气前热气球的质量为\(m_{0}\),求充气后它还能托起的最大质量。

            • 4.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

                 \(A.\) 悬浮在水中的花粉在布朗运动反应了花粉分子的热运动

                 \(B.\) 空中的小雨滴呈球形是水的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

                 \(C.\) 彩色液晶显示器利用了液晶的光学性质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

                 \(D.\)高原地区水的沸点较低,这是高原地区温度较低的缘故

                 \(E.\) 干湿泡湿度计的湿泡显示的温度低于干泡显示的温度,这是湿泡外纱布中的水蒸发吸热的结果

              \((2)\)如图,两气缸\(A\)、\(B\)粗细均匀、等高且内壁光滑,其下部由体积可忽略的细管连通;\(A\)的直径是\(B\)的\(2\)倍,\(A\)上端封闭,\(B\)上端与大气连通;两气缸除\(A\)顶部导热外,其余部分均绝热。两气缸中各有一厚度可忽略的绝热轻活塞\(a\)、\(b\),活塞下方充有氮气,活塞\(a\)上方充有氧气。当大气压为\({{p}_{0}}\)、外界和气缸内气体温度均为\(7℃\)且平衡时,活塞\(a\)离气缸顶的距离是气缸高度的\(\dfrac{1}{4}\),活塞\(b\)在气缸正中间。

              \((i)\)现通过电阻丝缓慢加热氮气,当活塞\(b\)恰好升至顶部时,求氮气的温度;

              \((ⅱ)\)继续缓慢加热,使活塞\(a\)上升,当活塞\(a\)上升的距离是气缸高度的\(\dfrac{1}{16}\)时,求氧气的压强。

            • 5.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从外界吸热,其内能不一定增大

              B.液晶显示器是利用液晶对光具有各向同性的特点

              C.温度相同的氢气和氧气,它们分子的平均速率不相同

              D.用气体的摩尔体积和阿伏伽德罗常数可以估算气体分子的体积

              E.当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总是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

              \((2)\)在两端封闭、粗细均匀的\(U\)形细玻璃管内有一股水银柱,水银柱的两端各封闭有一段空气。当\(U\)形管两端竖直朝上时,左、右两边空气柱的长度分别为\(l_{1}=18.0 cm\)和\(l_{2}=12.0 cm\),左边气体的压强为\(12.0 cmHg\)。现将\(U\)形管缓慢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没有气体从管的一边通过水银逸入另一边。求\(U\)形管平放时两边空气柱的长度。在整个过程中,气体温度不变。

            • 6.

              \((1)\)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开始,经历三个过程\(ab\)、\(bc\)、\(ca\)回到原状态,其\(V-T\)图象如图所示,\(p\)\({\,\!}_{a}\)、\(p\)\({\,\!}_{b}\)、\(p\)\({\,\!}_{c}\)分别表示状态\(a\)、\(b\)、\(c\)的压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________。


              A.过程\(ab\)中气体一定吸热
              B.\(p\)\({\,\!}_{c}\)\(=p\)\({\,\!}_{b}\)\( > p\)\({\,\!}_{a}\)
              \({\,\!}\)C.过程\(bc\)中分子势能不断增大
              D.过程\(bc\)中每一个分子的速率都减小
              E.过程\(ca\)中气体吸收的热量等于对外界做的功

              \((2)\)如图所示,粗细均匀的\(U\)型管竖直放置,右端封闭,左管内有一个重力和摩擦都不计的活塞,管内水银把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分隔成\(A\)、\(B\)两部分。当大气压强为\(p\)\({\,\!}_{0}\)\(=75 cmHg\),温度为\(t\)\({\,\!}_{0}\)\(=27 ℃\)时,管内水银面在同一高度,两部分气体的长度均为\(L\)\({\,\!}_{0}\)\(=30 cm\)。\((\)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①\)现向上缓慢拉动活塞,使两管内水银面高度差为\(h=10 cm\),求活塞上升的高度\(L\);

              \(②\)然后固定活塞,再仅对左管气体加热,使\(A\)气体温度升高。当左管内气体温度为多少摄氏度时,方可使右管内水银面回到原来的位置。

            • 7. \((1)\)现用一光电管进行光电效应的实验,当用某一频率的光入射时,有光电流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保持入射光的频率不变,入射光的光强变大,饱和光电流变大
              B.入射光的频率变高,饱和光电流变大
              C.入射光的频率变高,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变大
              D.保持入射光的光强不变,不断减小入射光的频率,始终有光电流产生
              E.遏止电压的大小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与入射光的光强无关
              \((2)\)某游乐园入口旁有一喷泉,喷出的水柱将一质量为\(M\)的卡通玩具稳定地悬停在空中。为计算方便起见,假设水柱从横截面积为\(S\)的喷口持续以速度\(v0\)竖直向上喷出;玩具底部为平板\((\)面积略大于\(S)\);水柱冲击到玩具底板后,在竖直方向水的速度变为零,在水平方向朝四周均匀散开。忽略空气阻力。已知水的密度为\(ρ\),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求
              \((i)\)喷泉单位时间内喷出的水的质量;
              \((ii)\)玩具在空中悬停时,其底面相对于喷口的高度。
            • 8.

              【物理\(——\)选修\(3-3\)】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热运动                                      

              B.物体温度升高,并不表示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都增大   

              C.内能可以全部转化为机械能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D.分子间距等于分子间平衡距离时,分子势能最小                      

              E.一切自然过程总是向分子热运动的无序性增大的方向进行 

              \((2)\)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了如图所示的状态变化。问:

              \((1)\)已知从\(A\)\(B\)的过程中,气体的内能减少了\(300J\),则从\(A\)\(B\)气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多少;

              \((2)\)试判断气体在状态\(B\)\(C\)的温度是否相同。如果知道气体在状态\(C\)时的温度\(T\)\({\,\!}_{C}=300 K\),则气体在状态\(A\)时的温度为多少。

            • 9.

              选考题

              \((1)\)【物理-------选修 \(3\)--\(3\)】

              \(①\)如图,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出发,经过等容过程\(ab\)到达状态\(b\),再经过等温过程\(bc\)到达状态\(c\),最后经等压过程\(ca\)回到状态\(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在过程\(ab\)中气体的内能增加       

              B.在过程\(ca\)中外界对气体做功

              C.在过程\(ab\)中气体对外界做功      

              D.在过程\(bc\)中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

              E.在过程\(ca\)中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

              \(②\)一种测量稀薄气体压强的仪器如下方左图所示,玻璃泡\(M\)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连通两竖直玻璃细管\(K_{1}\)和\(K_{2}\)。\(K_{1}\)长为\(l\),顶端封闭,\(K_{2}\)上端与待测气体连通;\(M\)下端经橡皮软管与充有水银的容器\(R\)连通。开始测量时,\(M\)与\(K_{2}\)相通;逐渐提升\(R\),直到\(K_{2}\)中水银面与\(K_{1}\)顶端等高,此时水银已进入\(K_{1}\),且\(K_{1}\)中水银面比顶端低\(h\),如下方右图所示。设测量过程中温度、与\(K_{2}\)相通的待测气体的压强均保持不变。已知\(K_{1}\)和\(K_{2}\)的内径均为\(d\),\(M\)的容积为\(V\)\({\,\!}_{0}\),水银的密度为\(ρ\),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求:

              \((i)\)待测气体的压强;

              \((ii)\)该仪器能够测量的最大压强。






              \((2)\)【物理-------选修 \(3\)--\(4\)】

              \(①\)如图所示,下方左图为一列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下方右图为介质中\(x\)\(=2\)\(m\)处的质点\(P\)以此时刻为计时起点的振动图象,质点\(Q\)的平衡位置位于\(x\)\(=3.5\)\(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在\(0.3\) \(s\)时间内,质点\(P\)向右移动了\(3\) \(m\)
               \(B.\)这列波的传播速度是\(20\) \(m\)\(/\) \(s\)
               \(C.\)这列波沿 \(x\)轴正方向传播
               \(D.\)  \(t\)\(=0.1\) \(s\)时,质点\(P\)的加速度大于质点\(Q\)的加速度
               \(E.\)  \(t\)\(=0.45\) \(s\)时, \(x\)\(=3.5\) \(m\)处的质点\(Q\)到达波谷位置

              \(②.1966\)年\(33\)岁的华裔科学家高锟首先提出光导纤维传输大量信息的理论,\(43\)年后高锟因此获得\(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如图所示一长为\(L\)的直光导纤维,外套的折射率为\(n\)\({\,\!}_{1}\),内芯的折射率为\(n\)\({\,\!}_{2}\),一束单色光从图中\(O_{1}\)点进入内芯斜射到内芯与外套的介质分界面\(M\)点上恰好发生全反射,\(O_{1}O_{2}\)为内芯的中轴线,真空中的光速为\(c\)\(.\)求:


              Ⅰ\(.\)该单色光在内芯与外套的介质分界面上恰好发生全反射时临界角\(C\)的正弦值;
              Ⅱ\(.\)该单色光在光导纤维中的传播时间.
            • 10.

              【物理一选修\(3-3\)】

              \((1)\)两分子间的斥力和引力的合力\(F\)与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如图中曲线所示,曲线与\(r\)轴交点的横坐标为\({{r}_{0}}\),相距很远的两分子在分子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相互接近\(.\)若两分子相距无穷远时分子势能为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r > {{r}_{0}}\)阶段,\(F\)做正功,分子动能增加,势能也增加
              B.在\(r < {{r}_{0}}\)阶段,\(F\)做负功,分子动能减小,势能增加
              C.在\(r={{r}_{0}}\)时,分子势能最小,动能最大
              D.在\(r={{r}_{0}}\)时,分子势能为零
              E.分子动能和势能之和在整个过程中不变

              \((2)\)如图所示,\(A\)\(B\)气缸的长度均为\(60 cm\),横截面积均为\(40 cm^{2}\),\(C\)是可在气缸内无摩擦滑动的、体积不计的活塞,\(D\)为阀门。整个装置均由导热材料制成,原来阀门关闭,\(A\)内有压强\(p\)\({\,\!}_{A}= 2.4×10^{5}\)\(P\)\(a\)的氧气.\(B\)内有压强\(p\)\({\,\!}_{B}= 1.2×10^{5}\)\(P\)\(a\)的氢气\(.\)阀门打开后,活塞\(C\)向右移动,最后达到平衡\(.(\)假定氧气和氢气均视为理想气体,连接气缸的管道体积可忽略,环境温度不变\()\)求:

              \(①\)活塞\(C\)移动的距离及平衡后\(B\)中气体的压强;

              \(②\)活塞\(C\)移动过程中\(B\)中气体是吸热还是放热\((\)简要说明理由\()\).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