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如图所示,一底面积为S、内壁光滑且导热的圆柱形容器竖直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开口向上,内有两个厚度不计的轻质活塞A和B,容器内a处有一小卡口;在4与B之间、B与容器底面之间分别密闭着一定质量的同种理想气体I和Ⅱ,初始时活塞A与B,活塞B与容器底部之间的距离均为L,气体Ⅱ的压强为2p0.若将某物块放置在活塞A的上表面,稳定后活塞A向下移动0.6L.已知外界大气压强为p0,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容器导热性能良好,设外界温度不变,
              (i)请通过计算判断活塞B上述过程中是否向下移动;
              (ii)求物块的质量M。
            • 2.
              在“用\(DIS\)研究在温度不变时,一定质量的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实验中,
              \((1)\)本实验主要是通过压强传感器测得气体压强值,气体体积则是通过 ______ 得到。
              \((2)\)在实验过程中,推动活塞时要 ______ \((\)选填“迅速”或“缓慢”\()\),手不能握住注射器 ______ 部分。
              \((3)\)若大气压强为\(P_{0}\),压强传感器和注射器连接时封闭气体的初始体积为\(5cm^{3}\),则其体积变为\(10cm^{3}\)时,理论上气体压强大小应变为 ______ ;某同学用\(V-1/P\)图象处理实验数据,得到如图所示图线,若他实验操作规范正确,则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可能是 ______
              \((A)\)注射器中有异物\((B)\)连接软管中存在气体
              \((C)\)注射器内气体温度升高\((D)\)注射器内气体温度降低。
            • 3.
              如图所示,粗细均匀的\(U\)形管竖直放置,左管上端封闭,右管上端开口,下端正中开口处有一开关\(K\),\(K\)关闭,管中装有水银,左右两管中的水银面在同一水平线上,左管中的空气柱长度\(L_{1}=21cm\)。控制开关\(K\)缓慢放出一些水银,使左管液面比右管液面高\(h_{1}=25cm\)时关闭开关\(K.\)已知大气压强\(p_{0}=75cmHg\),环境温度不变。
              \(①\)求放出水银后左管空气柱的长度\(L_{2}\);
              \(②\)放出这些水银后,再从右管口缓慢注入水银,使得右管液面比左管液面高\(h_{2}=15cm\),求需在右管中加入的水银柱长度\(H\)。
            • 4.
              如图所示,一气缸固定在水平地面上,通过活塞封闭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活塞与缸壁的摩擦可忽略不计,活塞的截面积\(S=100cm^{2}.\)活塞与水平平台上的物块\(A\)用水平轻杆连接,在平台上有另一物块\(B\),\(A\)、\(B\)的质量均为\(m=62.5kg\),物块与平台间的摩擦因数\(μ=0.8.\)两物块间距为\(d=10cm\)。开始时活塞距缸底\(L_{1}=10cm\),缸内气体压强\(p_{1}\)等于外界大气压强\(p_{0}=1×10^{5}Pa\),温度\(t_{1}=27℃.\)现对气缸内的气体缓慢加热,\((g=10m/s^{2})\)求:
              \(①\)物块\(A\)开始移动时,气缸内的温度;
              \(②\)物块\(B\)开始移动时,气缸内的温度。
            • 5.
              如图所示,一根两端开口、横截面积为\(S=2cm^{2}\)足够长的玻璃管竖直插入水银槽中并固定\((\)插入水银槽中的部分足够深\().\)管中有一个质量不计的光滑活塞,活塞下封闭着长\(L=21cm\)的气柱,气体的温度为\(t_{1}=7℃\),外界大气压取\(P_{0}=1.0×10^{5}Pa(\)相当于\(75cm\)高的汞柱的压强\()\).
              \((1)\)若在活塞上放一个质量为\(m=0.1kg\)的砝码,保持气体的温度\(t_{1}\)不变,则平衡后气柱为多长?\((g=10m/s^{2})\)
              \((2)\)若保持砝码的质量不变,对气体加热,使其温度升高到\(t_{2}=77℃\),此时气柱为多长?
              \((3)\)若在\((2)\)过程中,气体吸收的热量为\(10J\),则气体的内能增加多少?
            • 6.
              一位消防员在火灾现场发现一个容积为\(V_{0}\)的废弃的氧气罐\((\)认为容积不变\()\),经检测,内部封闭气体压强为\(1.2p_{0}(p_{0}\)为\(1\)个标准大气压\()\)。为了消除安全隐患,消防队员拟用下面两种处理方案:
              \((i)\)冷却法:经过合理冷却,使罐内气体温度降为\(27℃\),此时气体压强降为\(p_{0}\),求氧气罐内气体原来的温度是多少摄氏度?
              \((ii)\)放气法:保持罐内气体温度不变,缓慢地放出一部分气体,使罐内气体压强降为\(p_{0}\),求氧气罐内剩余气体的质量与原来总质量的比值。
            • 7. 如图,容积均为\(V\)的汽缸\(A\)、\(B\)下端有细管\((\)容积可忽略\()\)连通,阀门\(K_{2}\)位于细管的中部,\(A\)、\(B\)的顶部各有一阀门\(K_{1}\)、\(K_{3}\);\(B\)中有一可自由滑动的活塞\((\)质量、体积均可忽略\()\)。初始时,三个阀门均打开,活塞在\(B\)的底部;关闭\(K_{2}\)、\(K_{3}\),通过\(K_{1}\)给汽缸充气,使\(A\)中气体的压强达到大气压\(p_{0}\)的\(3\)倍后关闭\(K_{1}\)。已知室温为\(27℃\),汽缸导热。

              \((1)\)打开\(K_{2}\),求稳定时活塞上方气体的体积和压强;

              \((2)\)接着打开\(K_{3}\),求稳定时活塞的位置;

              \((3)\)再缓慢加热汽缸内气体使其温度升高\(20℃\),求此时活塞下方气体的压强。

            • 8.

              如图,飞行过程中乘务员发给飞机上旅客的软体袋装牛奶都是膨起的,而回到地面时又会瘪了,若舱内温度不变,则与飞机在地面时相比____\(.\) 

              A.在飞行过程中软体袋内气体压强变小
              B.在飞行过程中软体袋内气体压强变大
              C.在飞行过程中软体袋内饱和汽压变小
              D.在飞行过程中软体袋内饱和汽压不变
            • 9.

              有一个容积\(V=30 L\)的瓶内装有质量为\(m\)的某种气体,由于用气,瓶中的压强由\(p_{1}=50 atm\)降到\(p_{2}=30 atm\),温度始终保持\(0 ℃\),已知标准状况下\(1 mol\)气体的体积是\(22.4 L\),求:

              \(①\) 使用掉的气体的质量\(Δm\).

              \(②\) 使用掉的气体的分子数\(.(\)阿伏加德罗常数\(N_{A}=6.0×10^{23} mol^{-1}\),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10.

              一种测量稀薄气体压强的仪器如图\((a)\)所示,玻璃泡\(M\)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连通两竖直玻璃细管\(K\)\({\,\!}_{1}\)和\(K\)\({\,\!}_{2}\)。\(K\)\({\,\!}_{1}\)长为\(l\),顶端封闭,\(K\)\({\,\!}_{2}\)上端与待测气体连通;\(M\)下端经橡皮软管与充有水银的容器\(R\)连通。开始测量时,\(M\)\(K\)\({\,\!}_{2}\)相通;逐渐提升\(R\),直到\(K\)\({\,\!}_{2}\)中水银面与\(K\)\({\,\!}_{1}\)顶端等高,此时水银已进入\(K\)\({\,\!}_{1}\),且\(K\)\({\,\!}_{1}\)中水银面比顶端低\(h\),如图\((b)\)所示。设测量过程中温度、与\(K\)\({\,\!}_{2}\)相通的待测气体的压强均保持不变。已知\(K\)\({\,\!}_{1}\)和\(K\)\({\,\!}_{2}\)的内径均为\(d\)\(M\)的容积为\(V\)\({\,\!}_{0}\),水银的密度为\(ρ\),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求:

              \((1)\)待测气体的压强;

              \((2)\)该仪器能够测量的最大压强。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