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运用玻意耳定律可以测量小晶体的体积,装置示意图和测量数据如图1,实验步骤如图:

              1 2 3
              p/105Pa 0.77 1.00 1.33
              V/10-5m3 1.20 1.00 0.85
              Ⅰ.取适量小晶体,装入注射器内;
              Ⅱ.缓慢推动活塞至某一位置,记录活塞所在位置的容积刻度V1,通过压强传感器、数据采集器从计算机上读取此时气体的压强p1
              Ⅲ.重复步骤Ⅱ,记录活塞在另一位置的容积刻度V2和读取相应的气体的压强p2
              Ⅳ.再重复步骤Ⅱ,处理记录的3组数据,得到小晶体的体积。
              (1)实验中缓慢推动活塞,是为了保持______不变;
              (2)为了减小实验误差,采用作直线图线的方法来处理实验数据,如图2方格图的纵坐标应标明的物理量是______,横坐标则应标明______;
              (3)如果图线的斜率用k表示,则注射器内小晶体的体积V0与容积刻度V、气体的压强p的关系表达式为:V0=______;
              (4)采用作图法处理实验数据,则本次数据的不足之处是______。
            • 2. 在“用DIS研究温度不变时,一定质量的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实验中:
              (1)下列各项要求中,属于实验必须要做到的是______(多选)
              A.弄清所封闭气体的质量B.注射器的密封性良好
              C.在等温条件下操作D.气体的压强和体积必须用国际单位
              (2)实验中发现各组同学的气体压强P与体积V的乘积值不完全相等,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封闭气体的______不同.
            • 3. 用注射器做“验证玻意耳定律”的实验,如图1所示。
              (1)若测得注射器的全部刻度长为l,由注射器的刻度直接读出其容积为V,由天平测得注射器的活塞和钩码框架的总质量为m1,由气压计读出大气压强为p0.当框架两侧对称悬挂钩码总质量为m2时,则气体压强为______;去掉钩码,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框架,测得拉力为F,则气体压强为______。
              (2)某同学测出了注射器内封闭气体的几组压强p和体积V的值后,用p作纵轴、作横轴,画出p-图象如图2甲、乙、丙,则甲产生的可能原因是______;乙产生的可能原因是______;丙产生的可能原因是______。

              A.各组的p、取值范围太小
              B.实验过程中有漏气现象
              C.实验过程中气体温度升高
              D.在计算压强时,没有计入由于活塞和框架的重力引起的压强
            • 4.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研究玻意耳定律的实验装置(主要器材针管及其附件),来测定大气压强的值,实验步骤如下:

              (1)将针管水平固定,拔下橡皮帽,向右将活塞从针管中抽出;
              (2)用游标卡尺测出活塞直径d;
              (3)再将活塞插入针管中,保持针管中有一定质量的气体,并盖上橡皮帽,此时,从针管上可读出气柱体积为V1,如图所示;
              (4)将弹簧秤挂钩钩在活塞支架上,向右水平缓慢拉动活塞到一定位置,此时,弹簧称读数为F,气柱体积为V2
              试用以上的直接测量数据,写出大气压强的最终表达式p0=______。该实验步骤(4)水平缓慢拉动活塞过程管中气体内能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5. 如图所示为一竖直放置的圆筒形注射器,活塞上端接有气压表,能够直接表示出注射器内密闭理想气体的压强。开始时活塞处于静止状态,若用力推动活塞,使活塞缓慢向下移动一段距离,不计活塞与注射器内壁间的摩擦,环境温度保持不变,密闭气体与外界保持良好的热交换。在活塞移动过程中,密闭气体的压强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密闭气体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
            • 6.
              在“用\(DIS\)研究在温度不变时,一定质量的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实验中,
              \((1)\)本实验主要是通过压强传感器测得气体压强值,气体体积则是通过 ______ 得到。
              \((2)\)在实验过程中,推动活塞时要 ______ \((\)选填“迅速”或“缓慢”\()\),手不能握住注射器 ______ 部分。
              \((3)\)若大气压强为\(P_{0}\),压强传感器和注射器连接时封闭气体的初始体积为\(5cm^{3}\),则其体积变为\(10cm^{3}\)时,理论上气体压强大小应变为 ______ ;某同学用\(V-1/P\)图象处理实验数据,得到如图所示图线,若他实验操作规范正确,则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可能是 ______
              \((A)\)注射器中有异物\((B)\)连接软管中存在气体
              \((C)\)注射器内气体温度升高\((D)\)注射器内气体温度降低。
            • 7.
              某同学设计了一种测温装置,其结构如图\(1\)所示,玻璃泡\(A\)内封有一定质量的气体,与\(A\)相连的细管\(B\)插在水银槽中,管内水银面的高度\(x\)即可反映泡内气体的温度,即环境温度,并可由\(B\)管上的刻度直接读出,设\(B\)管的体积与\(A\)泡的体积相比可略去不计。
              该同学在某大气压下提供不同的环境温度对\(B\)管进行温度刻度,测量获得的数据及\(B\)管上的温度刻度如下表所示:
              环境温度\(t(℃)\) \(-27\) \(0\) \(27\) \(54\) \(81\) \(100\)
              汞柱高\(x(cm)\) \(25.8\) \(20.4\) \(15\) \(9.6\) \(4.2\) \(0.4\)
              温度刻度\(t(℃)\) \(-27\) \(0\) \(27\) \(54\) \(81\) \(100\)
              该同学将上表中环境温度\(t(℃)\)和汞柱高\(x(cm)\)的数据输入图形计算器,绘制出\(x-T\)图象,如图\(2\)所示。
              \((1)\)请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写出汞柱高度\(x\)随环境热力学温度\(T\)变化的函数关系式: ______ 。
              \((2)\)根据图象和测温装置推断出实验时的大气压强值\(p_{0}=\) ______ \(cmHg\),玻璃泡\(A\)内气体压强\(p\)和气体温度\(T\)的比例常量\(C=\) ______ \(cmHg/K\)。\((\)假设实验过程中\(p_{0}\)值是不变的\()\)
              \((3)\)由于大气压要随季节和天气的变化,所以用这种测温装置来测量温度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误差,若有一次测量时大气压\(p’_{0}\)比上述大气压\(p_{0}\)低了\(1cmHg\),那么此次测出的温度测量值与其实际的真实值相比是 ______ \((\)填“偏大”或“偏小”\()\)
            • 8. 有同学在做“研究温度不变时气体的压强跟体积的关系”实验时,用连接计算机的压强传感器直接测得注射器内气体的压强值\(.\)缓慢推动活塞,使注射器内空气柱从初始体积\(20.0m\)\(L\)变为\(12.0m\)\(L\)\(.\)实验共测了\(5\)次,每次体积值直接从注射器的刻度上读出并输入计算机,同时由压强传感器测得对应体积的压强值\(.\)实验完成后,计算机屏幕上立刻显示出如下表中所示的实验结果.
              序号\(V\)
              \((m\)\(L\)\()\)
              \(p\)
              \((×10^{5}Pa)\)
              \(pV\)
              \((×10^{5}Pa⋅mL)\)
              \(1\)\(20.0\)\(1.0010\)\(20.020\)
              \(2\)\(18.0\)\(1.0952\)\(19.714\)
              \(3\)\(16.0\)\(1.2313\)\(19.701\)
              \(4\)\(14.0\)\(1.4030\)\(19.642\)
              \(5\)\(12.0\)\(1.6351\)\(19.621\)
              \((1)\)仔细观察不难发现,\(pV(×10^{5}Pa⋅m\)\(L\)\()\)一栏中的数值越来越小,造成这一现象的可能原因是 ______
              A.实验时注射器活塞与筒壁间的摩擦力不断增大.
              B.实验时环境温度增大了.
              C.实验时外界大气压强发生了变化.
              D.实验时注射器内的空气向外发生了泄漏.
              \((2)\)根据你在\((1)\)中的选择,说明为了减小误差,应采取的措施是: ______
            • 9. 如图所示为“探究气体等温变化的规律”的实验装置,气体的压强可从仪表上读出,一段空气柱被橡胶塞和柱塞封闭在针筒内,从刻度尺上可读出空气柱的长度\(.\)实验过程中气体压缩太快会使气体温度 ______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实验中气体向外漏气,测得气体的体积与压强的乘积 ______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 10.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注射器验证玻意耳定律,实验开始时在注射器中用橡皮帽封闭了一定质量的空气。则


              \((1)\)若注射器上全部刻度的容积为\(V\),用刻度尺测得全部刻度长为\(L\),则活塞的横截面积可表示为 ___________ ;


              \((2)\)测得活塞和框架的总质量是\(M\),大气压强为\(p_{0}\),当注射器内气体处于某状态时,在框架左右两侧对称挂两个砝码,每个砝码质量为\(m\),不计活塞与注射器管壁间摩擦,则稳定后注射器内气体的压强可表示为 ____________;


              \((3)\)如右图中是不同小组的甲、乙两同学在同一温度下做实验时得到的\(p\)与\(1/V\)的图象。若两人实验时操作均正确无误,且选取坐标标度相同,那么两图线斜率不同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