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如图甲所示,把一个带正电的球体\(A\)放在绝缘支架上,再把一个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带电小球\(B\)用绝缘细绳悬挂在铁架台上,小球静止在\(P\)点时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电场力方向水平向右。球\(A\)与球\(B\)之间的距离远大于两球的直径。求:

              \((1)\)球\(B\)在\(P\)点所受电场力\(F_{0}\)的大小及球\(A\)产生的电场在\(P\)点的电场强度\(E_{0}\)的大小;
              \((2)\)现缓慢移动铁架台,使球\(B\)从\(P\)点沿水平方向右移,近似认为移动过程中电场力方向始终水平向右,用刻度尺测出\(P\)点右侧不同位置到\(P\)点的水平距离\(x\),采取\((1)\)中方法确定出该位置球\(B\)所受电场力\(F\),然后作出\(F-x\)图象,如图乙所示。其中\(M\)点为水平移动方向上的一点,已知\(x\)轴上每小格代表的距离为\(x_{0}\),根据图象估算\(P\)、\(M\)两点间电势差\(U_{PM}\)的大小。
            • 2.
              如图所示,\(AB⊥CD\)且\(A\)、\(B\)、\(C\)、\(D\)位于一半径为\(r\)的竖直圆上,在\(C\)点有一固定点电荷,电荷量为\(+Q.\)现从\(A\)点将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小球由静止释放,小球沿光滑绝缘轨道\(ADB\)运动到\(D\)点时速度为\( \sqrt {gr}\),\(g\)为重力加速度,不考虑运动电荷对静电场的影响,求:
              \((1)\)小球运动到\(D\)点时对轨道的压力;
              \((2)\)小球从\(A\)点到\(D\)点过程中电势能的改变量。
            • 3.
              如图所示,将带电量均为\(+q\)、质量分别为\(m\)和\(2m\)的带电小球\(A\)与\(B\)用轻质绝缘细线相连,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中由静止释放,小球\(A\)和\(B\)一起以大小为\( \dfrac {1}{3}g\)的加速度竖直向上运动。运动过程中,连接\(A\)与\(B\)之间的细线保持竖直方向,小球\(A\)和\(B\)之间的库仑力忽略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求:
              \((1)\)匀强电场的场强\(E\)的大小;
              \((2)\)当\(A\)、\(B\)一起向上运动\(t_{0}\)时间时,\(A\)、\(B\)间的细线突然断开,求从初始的静止状态开始经过\(2t_{0}\)时间,\(B\)球电势能的变化量。
            • 4.
              \(2015\)年\(4\)月\(16\)日,全球首创超级电容储能式现代电车在中国宁波基地下线,如图\(1\)所示。这种电车没有传统无轨电车的“长辫子”和空中供电网,没有尾气排放,乘客上下车的几十秒内可充满电并行驶几公里,刹车和下坡时可把部分动能转化成电能回收储存再使用。

              \((1)\)图\(2\)所示为超级电容器充电过程简化电路图,已知充电电源的电动势为\(E\),电路中的电阻为\(R.\)图\(3\)是某次充电时电流随时间变化的\(i-t\)图象,其中\(I_{0}\)、\(T_{0}\)均为已知量。
              \(a.\)类比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对于直线运动,我们学习了用\(v-t\)图象求位移的方法。请你借鉴此方法,根据图\(3\)所示的\(i-t\)图象,定性说明如何求电容器充电所获得的电荷量;并求出该次充电结束时电容器所获得的电荷量\(Q\);
              \(b.\)请你说明在电容器充电的过程中,通过电阻\(R\)的电流为什么会逐渐减小;并求
              出电容器的电容\(C\)。
              \((2)\)研究发现,电容器储存的能量表达式为\( \dfrac {1}{2}CU^{2}\),其中\(U\)为电容器两端所加电压,\(C\)为电容器的电容。设在某一次紧急停车中,在汽车速度迅速减为\(0\)的过程中,超级电容器两极间电势差由\(U_{1}\)迅速增大到\(U_{2}.\)已知电车及乘客总质量为\(m\),超级电容器的电容为\(C_{0}\),动能转化为电容器储存的电能的效率为\(η.\)求电车刹车前瞬间的速度\(v_{0}\)。
            • 5.
              如图所示,圆心为\(O\)的四分之一圆弧形接收屏\(BD\),水平放置在光滑绝缘的水平桌面上,整个装置处于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中,电场强度的方向垂直于直线\(AOB.\)现将一带正电小球从\(A\) 点沿\(AO\) 方向射出,其初动能为\(E_{k}\),小球恰好垂直打到圆弧上的\(C\) 点。已知\(∠BOC=θ\),取\(A\) 点电势\(φ_{A}=0\)。
              \((1)\)求小球在\(C\) 点的电势能;
              \((2)\)若过\(C\)点作\(AB\) 的垂线交\(AB\) 于\(P\) 点\((\)图中未标出\()\),试通过计算推导,证明\(O\)点恰好是\(AP\)的中点。
            • 6.
              如图\((a)\)所示,倾角\(θ=30^{\circ}\)的光滑固定斜杆底端固定一电量为\(Q=2×10^{-4}C\)的正点电荷,将一带正电小球\((\)可视为点电荷\()\)从斜杆的底端\((\)但与\(Q\)未接触\()\)静止释放,小球沿斜杆向上滑动过程中能量随位移的变化图象如图\((b)\)所示,其中线\(1\)为重力势能随位移变化图象,线\(2\)为动能随位移变化图象\(.(g=10m/s^{2}\),静电力恒量\(K=9×10^{9}N⋅m^{2}/C^{2})\)则
              \((1)\)描述小球向上运动过程中的速度与加速度的变化情况;
              \((2)\)求小球的质量\(m\)和电量\(q\);
              \((3)\)斜杆底端至小球速度最大处由底端正点电荷形成的电场的电势差\(U\);
              \((4)\)在图\((b)\)中画出小球的电势能\(ε\) 随位移\(s\)变化的图线\(.(\)取杆上离底端\(3m\)处为电势零点\()\)
            • 7.
              如图所示,穿有\(M\)、\(N\)两个小球\((\)均视为质点\()\)的光滑绝缘圆环,固定在竖直面内,圆心为\(O\)、半径为\(R=0.3m.M\)、\(N\)用一根不可伸长的绝缘轻质细绳相连,质量分别为\(m_{M}=0.01kg\)、\(m_{N}=0.08kg\);\(M\)带电量\(q=+7×10^{-4}C\),\(N\)不带电\(.\)该空间同时存在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电场方向竖直向上,电场强度\(E=1×10^{3}V/m\);磁场方向垂直于圆环平面向里,磁感应强度\(B= \dfrac { \sqrt {3}}{7}×10^{2}\) \(T.\)将两小球从图示位置\((M\)与圆心\(O\)等高,\(N\)在圆心\(O\)的正下方\()\)由静止释放,两小球开始沿逆时针向上转动\(.\)取重力加速度\(g=10m/s^{2}\),已知\(\sin 37^{\circ}=0.6\),\(\cos 37^{\circ}=0.8.\)则在两球从图示位置逆时针向上转动的过程中,求:
              \((1)\)通过计算判断,小球\(M\)能否到达圆环的最高点?
              \((2)\)小球\(M\)速度最大时,圆环对小球\(M\)的弹力.
              \((3)\)小球\(M\)电势能变化量的最大值.
            • 8. (2016•北海模拟)如图所示,倾角θ=30°的光滑绝缘固定斜杆底端固定一电量为Q=2×10-4C的正点电荷,将一带正电小球(可视为点电荷)从斜杆的底端(但与Q未接触)静止释放,小球沿斜杆向上滑动过程中能量随位移的变化图象如图(b)所示,其中线1为重力势能随位移位移变化图象,线2为动能随位移变化图象.静电力恒量k=9×109N•m2/C2,取g=10m/s2.则:
              (1)求小球的质量m和电量q;
              (2)求斜杆底端至小球速度最大处由底端正点电荷Q形成的电场的电势差U.
            • 9. 如图所示,在光滑绝缘且足够长的水平管道内有A、B两个小球,两小球带同种电荷、质量分别为m和0.5m,开始两小球相距很远,它们同时以v和4v的初速度向右运动,小球在管内运动时未发生碰撞.求:
              (i)两小球运动过程中电势能的最大值(规定两小球相距很远时电势能为零);
              (ii)判断小球B最终能否向左运动?(只要回答“能”或“否”即可,无须说明理由)
            • 10. 如图(a)所示,一光滑绝缘细杆竖直放置,距细杆右侧d=0.3m的A点处有一固定的点电荷.细杆上套有一带电量q=1×10-6C,质量m=0.05kg的小环.设小环与点电荷的竖直高度差为h.将小环无初速释放后,其动能Ek随h的变化曲线如图(b)所示.

              (1)试估算点电荷所带电量Q;
              (2)小环位于h1=0.40m时的加速度a;
              (3)小环从h2=0.3m下落到h3=0.12m的过程中其电势能的改变量.(静电力常量k=9.0×109N•m2/C2,g=10m/s2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