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1)\)警车向路上的车辆发射频率已知的超声波,同时探测反射波的频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填入正确答案标号\()\)

              A.车辆匀速驶向停在路边的警车,警车探测到的反射波频率增高

              B.车辆匀速驶离停在路边的警车,警车探测到的反射波频率降低

              C.警车匀速驶向停在路边的汽车,探测到的反射波频率降低

              D.警车匀速驶离停在路边的汽车,探测到的反射波频率不变

              \((2)\)如图,由透明介质构成的半球壳的内外表面半径分别为\(R\)和\(\sqrt{2}R\)。一横截面半径为\(R\)的平行光束入射到半球壳内表面,入射方向与半球壳的对称轴平行,所有的入射光线都能从半球壳的外表面射出。已知透明介质的折射率为\(n=\sqrt{2}\)。求半球壳外表面上有光线射出区域的圆形边界的半径。不考虑多次反射。

            • 2.

              A.\( (\)选修模块\(3-3)\)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 

              A. 下落的雨滴呈球形是因为液体表面张力

              B. 布朗运动反映了悬浮颗粒中的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C. 给自行车打气时,气筒手柄压下后反弹,是由分子斥力造成的

              D. 单晶体的某些物理性质具有各向异性,而多晶体和非晶体是各向同性的

              \((2)\)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A\)通过如图所示的箭头方向变化到状态\(C.\)则气体由状态\(A\)到状态\(B\)的过程中,气体的内能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气体由状态\(A\)到状态\(C\)的过程中,气体与外界总的热交换情况是____\((\)填“吸热”、“放热”或“无法确定”\().\) 

              \((3)\) 某种油酸密度为\(ρ\)、摩尔质量为\(M\)、油酸分子直径为\(d.\)将该油酸稀释为体积浓度为\(\dfrac{1}{n}\)的油酸酒精溶液,用滴管取一滴油酸酒精溶液滴在水面上形成油膜,已知一滴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为\(V.\)若把油膜看成是单分子层,每个油分子看成球形,则油分子的体积为\(\dfrac{\pi d^{3}}{6}.\)求:

              \(①\) 一滴油酸在水面上形成的面积.

              \(②\) 阿伏加德罗常数\(N_{A}\)的表达式.

              B.\( (\)选修模块\(3-4)\)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 

              A. 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一种纵波

              B. 当波的波长比障碍物的尺寸大时,能产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C. 当声源相对于观察者远离时,观察者听到的声音音调比声源低

              D. 电磁波由真空进入玻璃后频率变小

              \((2)\) 如图所示为一列沿\(-x\)方向传播的简谐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当\(t=0.3 s\)时,\(Q\)点恰好处于波谷位置,则\(P\)点此时处于____\((\)填“波峰”、“波谷”或“平衡”\()\)位置\(.\)这列波的波速至少为____\(m/s.\) 

              \((3)\) 如图所示是一段光导纤维的简化图,光纤总长为\(L.\)已知光从左端射入光线在光纤的侧面上恰好能发生全反射\(.\)若已知该光纤的折射率为\(n\),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c.\)求:

              \(①\) 光在该光纤中的速度大小.

              \(②\) 光从左端射入最终从右端射出所经历的时间.



              C.\( (\)选修模块\(3-5)\)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 

              A. 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的分析,发现了原子是可以再分的

              B.\( β\)射线与\(γ\)射线一样都是电磁波,但穿透本领远比\(γ\)射线弱

              C. 原子核的结合能等于使其完全分解成单个核子所需的最小能量

              D. 裂变时释放能量说明发生了质量亏损

              \((2)\) 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结构示意图,一群氢原子处于\(n=3\)的激发态,在向较低能级跃迁的过程中向外辐射出光子,辐射出的光子中最长波长为______\((\)已知普朗克常量为\(h\),光速为\(c);\)用这些光子照射逸出功为\(W_{0}\)的金属钠,金属钠表面所发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是_______\(.\) 

              \((3)\) 氚\(\mathrm{(}_{1}^{3}H)\)是最简单的放射性原子核,夜光手表即是利用氚核衰变产生的\(β\)射线激发荧光物质发光\(.\)氚核发生\(β\)衰变过程中除了产生\(β\)粒子和新核外,还会放出不带电且几乎没有静止质量的反中微子\(\overline{\nu_{e}}.\)在某次实验中测得一静止的氚核发生\(β\)衰变后,产生的反中微子和\(β\)粒子的运动方向在一直线上,设反中微子的动量为\(p_{1}\),\(β\)粒子的动量为\(p_{2}.\)求:

              \(①\) 氚发生\(β\)衰变的衰变方程.

              \(②\) 产生新核的动量.

            • 3.

              \((1)\)关于光现象及其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全息照片用激光来拍摄,主要是利用了激光\((\)参考光\()\)与物光的相干性高的特点

              B.通过手指间的缝隙观察日光灯,可以看到彩色条纹,这是光的偏振现象

              C.黄光的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可能小于蓝光双缝干涉条纹间距

              D.当观察者向静止的声源运动时,观察者接收到的声波频率低于声源的频率

              E.一束单色光由空气射入玻璃,这束光的速度变慢,波长变短

              \((2)\)一列简谐横波,沿波的传播方向依次有\(P\)、\(Q\)两点,平衡位置相距\(5.5 m\),其振动图象如图所示,实线为\(P\)点的振动图象,虚线为\(Q\)点的振动图象。求:

              \((I)\)该波的波长;

              \((II)\)该波的最大传播速度。

            • 4.

              【物理\(—\)选修\(3-4\)】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单摆在周期性外力作用下做受迫振动,其振动周期与单摆的摆长无关

              B.“闻其声而不见其人”现象说明遇到同样障碍物时可见光比声波容易发生衍射

              C.用超声波被血流反射回来其频率发生变化可测血流速度,这是利用了多普勒效应

              D.在双缝干涉实验中,用红光代替黄光作为入射光可增大干涉条纹的间距

              E.用偏振镜头拍摄玻璃橱窗内的展品时,增强了橱窗玻璃反射光的成像

               \((2)\)如图为某种透明材料做成的三棱镜横截面,其形状是边长为\(a\)的等边三角形,现用一束宽度为\(a\)的单色平行光束,以垂直于\(BC\)面的方向正好入射到该三棱镜的\(AB\)及\(AC\)面上,结果所有从\(AB\)、\(AC\)面入射的光线进入后恰好全部直接到达\(BC\)面\(.\)试求:


              \(①\)该材料对此平行光束的折射率;

              \(②\)这些到达\(BC\)面的光线从\(BC\)面折射而出后,如果照射到一块平行于\(BC\)面的屏上形成光斑,则当屏到\(BC\)面的距离\(d\)满足什么条件时,此光斑分为两块?

            • 5.

              \([\)物理\(—\)选修\(3-4]\)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
              A.波的图象表示介质中“某个质点”在“各个时刻”的位移
              B.当波源与观察者相互远离时,观察到的波频率变小
              C.肥皂泡呈现彩色条纹是光的折射现象造成的
              D.狭义相对论认为,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一切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
              E.\(a\)、\(b\)两束光照射同一双缝干涉装置在屏上得到\(a\)光的相邻亮条纹间距比\(b\)光的小,则水对\(a\)光的折射率比\(b\)光的大

              \((2)\)半径为\(R\)的固定半圆形玻璃砖的横截面积如图所示,\(O\)点为圆心,\(OO{{'}}\)与直径\(AB\)垂直。足够大的光屏\(CD\)紧靠在玻璃砖的左侧且与\(AB\)垂直。一光束沿半径方向与\(OO{{'}}\)成\(θ=30^{\circ}\)射向\(O\)点,光屏\(CD\)区域出现两个光斑,两光斑间的距离为\((\sqrt{3} +1)R\)。求:


              \((1)\)此玻璃的折射率\(;\)

              \((2)\)当\(θ\)变为多大时,两光斑恰好变为一个。

            • 6.

              \((1)\)振源\(S\)在\(O\)点做沿竖直方向的简谐运动,频率为\(10 Hz\),\(t=0\)时刻向右传播的简谐横波如图所示\((\)向左传播的简谐横波图中未画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该横波的波速大小为\(20 m/s\)

              B.\(t=0\)时,\(x=1 m\)处的质点振动方向向下

              C.\(t=0.05 s\)时,\(x=3 m\)处的质点开始向下运动

              D.若振源\(S\)向右匀速运动,在振源\(S\)右侧静止的接收者接收到的频率小于\(10 Hz\)

              E.传播过程中该横波遇到小于\(2 m\)的障碍物或小孔都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2)\)在折射率为\(n\)、厚度为\(d\)的平板玻璃的上方空气中有一点光源\(S\),从\(S\)发出的光线\(SA\)以入射角\(θ\)入射到玻璃板上表面,经过玻璃板折射后从下表面射出,如图所示。若沿此光线传播的光从光源\(S\)到玻璃板上表面的传播时间与在玻璃板中传播时间相等,则点光源\(S\)到玻璃板上表面的垂直距离应是多少\(?\)


            • 7.

              \((I)(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

              A. 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越小,受到液体分子的撞击就越容易平衡

              B. 物体中所有分子的热运动动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C. 热力学温度\(T\)与摄氏温度\(t\)的关系为\(t=T+273.15\)

              D. 液体表面的分子距离大于分子间的平衡距离,使得液面有表面张力

              \((2)\) 如图为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的压强\(p\)与体积\(V\)的关系图象,它由状态\(A\)经等容过程到状态\(B\),再经等压过程到状态\(C.\)设\(A\)、\(B\)、\(C\)状态对应的温度分别为\(T_{A}\)、\(T_{B}\)、\(T_{C}\),则\(T_{A}=\)____\(T_{C}.\) 从状态\(B\)到状态\(C\)过程中气体____\((\)填“吸”或“放”\()\)热\(.\)  


              \((3)\) 某教室的空间体积约为\(120 m^{3}.\)试计算在标准状况下教室里的空气分子数\(.\)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N_{A}=6.0×10^{23} mol^{-1}\),标准状况下摩尔体积\(V_{0}=22.4×10^{-3} m^{3}.(\)计算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II)(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 

              A. 一条沿自身长度方向运动的杆,其长度总比杆静止时长

              B. 根据多普勒效应可以判断遥远天体相对于地球的运动速度

              C. 大量事实证明,电磁波不能产生衍射现象

              D. 受迫振动的频率总等于系统的固有频率

              \((2)\) 过去已知材料的折射率都为正值\((n > 0).\)现已有针对某些电磁波设计制作的人工材料,其折射率可以为负值\((n < 0)\) ,称为负折射率材料\(.\)位于空气中的这类材料,入射角\(i\)与折射角\(r\)依然满足\(\dfrac{\sin i}{\sin r}=n\),但是折射线与入射线位于法线的同一侧\((\)此时折射角取负值\().\)现空气中有一上下表面平行的负折射率材料,一束电磁波从其上表面以入射角\(α\)射入,下表面射出\(.\)若该材料对此电磁波的折射率\(n=-1\),请在图甲中画出正确反映电磁波穿过该材料的传播路径的示意图,若在上下两个表面电磁波的折射角分别为\(r_{1}\)、\(r_{2}\),则\(r_{1}\)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r_{2}.\) 


              \((3)\) 竖直悬挂的弹簧振子下端装有记录笔,在竖直平面内放置记录纸\(.\)当振子上下振动时,以水平向左速度\(v=10m/s\)匀速拉动记录纸,记录笔在纸上留下记录的痕迹,建立坐标系,测得的数据如图乙所示,求振子振动的振幅和频率.


              \((III)(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 

              A.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B. 光和电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

              C.\( α\)粒子散射实验可以估算出原子核的数量级为\(10^{-10}m\)

              D. 原子核的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

              \((2)\) 用图甲所示的装置研究光电效应现象,当用光子能量为\(5 eV\)的光照射到光电管上时,测得电流计上的示数随电压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____\(J\),金属的逸出功为____\(J.(\)电子电荷量为\(1.6×10^{-19}C)\) 

              \((3)\) 一枚火箭搭载着卫星以速率\(v_{0}\)进入太空预定位置,由控制系统使箭体与卫星分离\(.\)已知前部分的卫星质量为\(m_{1}\),后部分的箭体质量为\(m_{2}\),分离后箭体以速率\(v_{2}\)沿火箭原方向飞行,若忽略空气阻力及分离前后系统质量的变化,则分离后卫星的速率\(v_{1}\)是多大\(?\)

            • 8.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

              A. 受迫振动的物体的振动频率可能等于其固有频率

              B. 多普勒效应不仅适用于声波,也适用于电磁波

              C. 光是一种电磁波,而且是一种纵波

              D. 火车由静止加速到接近光速,车中乘客会看到火车长度比上车时短


              \((2)\) 如图, \(a\)、\(b\)、\(c\)、\(d\)是均匀介质中\(x\)轴上的四个质点\(.\)相邻两点的间距依次为\(2 m\)、\(4 m\)和\(6 m.\)一列简谐横波以\(2 m/s\)的波速沿\(x\)轴正向传播,在\(t=0\)时刻到达质点\(a\)处,质点\(a\)由平衡位置开始竖直向下运动,\(t=3 s\)时\(a\)第一次到达最高点\(.\)则波的频率是____\(Hz\),在\(t=5 s\)时质点\(c\)向____\((\)填“上”“下”“左”或“右”\()\)运动\(.\) 



              \((3)\) 如图所示,在真空中一束平行复色光被透明的三棱镜\(ABC(\)截面为正三角形\()\)折射后分解为互相分离的\(a\)、\(b\)、\(c\)三种色光,分别照射到三块板上\(.\)则:



              \(①\)若将\(a\)、\(b\)、\(c\)三种色光分别通过某狭缝,则发生衍射现象最明显的是哪种色光\(?\)

              \(②\)若\(OD\)平行于\(CB\),三棱镜对\(a\)色光的折射率\(n_{a}\)是多少\(?\)

            • 9.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一个质点做往复运动时所受的力与它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大小成正比,这个质点一定在做简谐运动

              B.单摆在周期性外力作用下做受迫振动,其振动周期与单摆的摆长无关

              C.只有波长比障碍物的尺寸小或相差不多的时候才会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D.火车鸣笛时向我们驶来,听到的笛声频率将比声源发出的频率高

              E.向人体内发射频率已知的超声波被血管中的血液反射后又被仪器接收,测出反射波的频率变化就能知道血液的速度,这种方法应用的是多普勒效应

              \((2)\)如图所示,\(AOB\)为扇形玻璃砖,一细光束照射到\(AO\)面上的\(C\)点,入射角为\({{60}^{\circ }}\),折射光线平行于\(BO\)边,圆弧的半径为\(R\),\(C\)点到\(BO\)面的距离为\(\dfrac{R}{2}\),\(AO\bot BO\),\(\angle DAO={{30}^{\circ }}\),光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c\),求:


              \(①\)玻璃砖的折射率及光线在圆弧面上出射时的折射角;

              \(②\)光在玻璃砖中传播的时间。

            • 10.

              I.

              \((1)\)下列有关分子动理论和物质结构的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

              A.分子间距离减小时分子势能一定减小
              B.温度越高,物体中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C.\)物体内热运动速率大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比例与温度有关
              D.非晶体的物理性质各向同性而晶体的物理性质都是各向异性
              E.非晶体、多晶体的物理性质为各向同性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机械能不可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内能也无法全部用来做功从而转化成机械能
              B.将两个分子由距离极近移动到相距无穷远的过程中,它们的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加
              C.热量总是自发地从分子平均动能大的物体传递到分子平均动能小的物体
              D.液体表面层分子间的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所以液体表面分子间的作用表现为相互吸引,即存在表面张力
              E.单位时间内气体分子对容器壁单位面积上碰撞次数减小,气体的压强一定减小

              \((3)\)如图所示,粗细均匀\(U\)型细玻璃管竖直放置,各部分水银柱的长度分别为\({L}_{2}=25cm \),\({L}_{3}=25cm \),\({L}_{4}=10cm \),\(A\)端被封空气柱的常见为\({L}_{1}=60cm \),\(BC\)在水平面上,整个装置处在恒温环境中,外界气压\({P}_{0}=75cmHg \)。将玻璃管绕\(B\)点在纸面内沿逆时针方向缓慢旋转\(90^{\circ}\)至\(AB\)管水平,求此时被封空气柱的长度.


              \(II\).\((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单摆在周期性外力作用下做受迫振动,其振动周期与单摆的摆长无关
              B. 变化的电场一定产生变化的磁场,变化的磁场一定产生变化的电场
              C. 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若仅将入射光由红光改为绿光,则干涉条纹间距变窄
              D. 光纤通信的工作原理是全反射,光纤通信具有容量大、抗干扰性强等优点
              E. 用透明的标准样板和单色光检查平面的平整度是利用了光的偏振

              \((2)\)如图所示,甲图是一列沿\(z\)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机械横波在\(t{=}2s\)时的波动图象,乙图是该波传播方向上介质中某质点从\(t{=}0\)时刻起的振动图象,\(a\)、\(b\)是介质中平衡位置为\(x_{1}{=}3m\)和\(x_{2}{=}5m\)的两个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波的波速是\(2m{/}s\)
              B. 在\(t{=}2s\)时刻,\(a\)、\(b\)两质点的速度相同
              C. 在\(0{~}4s\)内,\(a\)质点运动的路程为\(20cm\)
              D.\(x{=}200m\)处的观察者向\(x\)轴负方向运动时,接收到该波的频率一定为\(0 25Hz\)
              E. 若该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频率为\(0{.}25Hz\)的另一波时,可能发生稳定的干涉现象

              \((3)\)如图所示,真空中有一下表面镀反射膜的平行玻璃砖,其折射率\(n{=}\sqrt{2}{.}\)一束单色光与界面成\(\theta{=}45^{{∘}}\)角斜射到玻璃砖表面上,最后在玻璃砖的右侧面竖直光屏上出现了两个光点\(A\)和\(B\),\(A\)和\(B\)相距\(h{=}2{.}0cm{.}\)已知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3{.}0{×}10^{8}m{/}s{.}\)试求:

              \({}{①}\)该单色光在玻璃砖中的传播速度

              \(② \)玻璃砖的厚度\(d\).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