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1)\)一台发电机产生正弦式电流,如果\(e{=}400\sin 314t(V)\),那么电动势的峰值是______\( V\),如果这个发电机的外电路只有电阻元件,总电阻为\(20\Omega\),写出电流瞬时值的表达式为______ .


              \((2)\)如图所示是一列简谐波在\(t =0\)时刻的波形,简谐波沿\(x\)轴的正向传播\(.\)已知\(t =2.2 s\)时\(P\)质点恰好第三次在波峰位置\(.\)则该简谐波的周期为______\(s\),在\(t =2.2 s\)内质点\(M\)的路程为___________\(m\).

              \((3)\)同实验桌的小王与小李两同学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

              \((1)\)小王同学先用\(2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直径,示数如图\((a)\)所示,则该摆球的直径\(d{=}\) ______\( cm\).
               


              \((2)\)接着他们测量了摆线的长度为\(l_{0}\),实验时用拉力传感器测得摆线的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b)\)所示,则通过计算求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为______ .
              \((3)\)他们通过改变摆线长度\(l_{0}\),测量了多组数据,在进行数据处理时,小王同学把摆线长\(l_{0}\)作为摆长,直接利用公式求出各组重力加速度值再求出平均值;小李同学作出\(T^{2}{-}l_{0}\)图象后求出斜率,然后算出重力加速度,两同学处理数据的方法对结果的影响是:小王______ ,小李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 2.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产生多普勒效应的原因是波源频率发生了变化

                     \(B.\)发生干涉现象时,介质中振动加强的点,振动能量最大,减弱点振动能量可能为零

                     \(C.\)振动图象和波的图象中,横坐标所反映的物理意义是不同的

                     \(D.\)超声波比次声波更容易发生衍射

                     \(E\)在地球表面上走得很准的摆钟搬到月球表面上,其摆动周期变大

              \((2)\)一透明物体截面如图所示,其中\(∠ABC=60^{\circ}\),\(∠BCD=90^{\circ}\),现有一束单色光从\(AB\)边的\(M\)点垂直于\(AB\)边射入,已知物体内部介质分布均匀,折射率\(=\sqrt{3}\),\(MB=d\),\(BC=L\),光在空气中速度为\(c\)求该光从截面上某条边第一次射出玻璃时,出射光线与该边的夹角。


            • 3.

              \([\)物理\(——\)选修\(3-4]\)

              \((1)\)图\((a)\)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2s\)时的波形图,图\((b)\)为媒质中平衡位置在\(x=1.5m\)处的质点的振动图像,\(P\)是平衡位置为\(x=2m\)的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填正确答案标号\()\)

              A.波速为\(0.5m/s\)

              B.波的传播方向向右

              C.\(0~2s\)时间内,\(P\)运动的路程为\(8cm\)

              D.\(0~2s\)时间内,\(P\)向\(y\)轴正方向运动

              E.当\(t=7s\)时,\(P\)恰好回到平衡位置.

              \((2)\)一个半圆柱形玻璃砖,其横截面是半径为\(R\)的半圆,\(AB\)为半圆的直径,\(O\)为圆心,如图所示。玻璃的折射率为\(n=\sqrt{2}\)。一束平行光垂射向玻璃砖的下表面,若光线到达上表面后,都能从该表面射出,则入射光束在\(AB\)上的最大宽度为多少?

            • 4.

              \((1)\)如图,一束光沿半径方向射向一块半圆柱形玻璃砖,在玻璃砖底面上的入射角为\(θ\),经折射后射出\(a\)、\(b\)两束光线。则___。

              A.在玻璃中,\(a\)光的传播速度小于\(b\)光的传播速度

              B.在真空中,\(a\)光的波长小于\(b\)光的波长

              C.玻璃砖对\(a\)光的折射率小于对\(b\)光的折射率

              D.若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使\(θ\)角逐渐变大,则折射光线\(a\)首先消失

              E.分别用\(a\)、\(b\)光在同一个双缝干涉实验装置上做实验,\(a\)光的干涉条纹间距大于\(b\)光的干涉条纹间距

              \((2)\)平衡位置位于原点\(O\)的波源发出的简谐横波在均匀介质中沿水平\(x\)轴传播,\(P\)、\(Q\)为\(x\)轴上的两个点\((\)均位于\(x\)轴正向\()\),\(P\)与\(O\)的距离为\(35 cm\),此距离介于一倍波长与二倍波长之间。已知波源自\(t=0\)时由平衡位置开始向上振动,周期\(T=1 s\),振幅\(A=5 cm\)。当波传到\(P\)点时,波源恰好处于波峰位置\(;\)此后再经过\(5 s\),平衡位置在\(Q\)处的质点第一次处于波峰位置。求:

              \(①P\)、\(Q\)间的距离;

              \(②\)从\(t=0\)开始到平衡位置在\(Q\)处的质点第一次处于波峰位置时,波源在振动过程中通过的路程。

            • 5.

              【物理\(——\)选修\(3-4\)】

              \((1)\)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质点\(P\)的\(x\)坐标为\(3m.\)已知任意振动质点连续\(2\)次经过平衡位置的时间间隔为\(0.4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波的顿率为\(1.25Hz\)      

              B.波速为\(4m/s\)

              C.\(x\)坐标为\(22m\)的质点在\(t=0.2s\)时恰好位于波峰

              D.\(x\)坐标为\(15m\)的质点在\(t=0.6\)时恰好位于波谷

              E.当质点\(p\)位于波峰时,\(x\)坐标为\(I7m\)的质点恰好位于波谷


              \((2)\)如图所示\(.ABCD\)是一直角梯形棱镜的横截面,位于截面所在平面内的一束光线由\(O\)点垂直\(AD\)边射人。已知棱镜的折射率\(n=\),\(AB=BC=12cm\),\(OA=3cm\),\(∠OAB=60^{\circ}\)。

                    \(①\)求光线第一次射出棱镜时,出射光线的方向。

                    \(②\)第一次的出射点距\(C\)多远。

            • 6.

              \((1)\)图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0.10s\)时的波形图,\(P\)是平衡位置在\(x=\)\(0.5m\)处的质点,\(Q\)是平衡位置在\(x=\)\(2.0m\)处的质点;图乙为质点\(Q\)的振动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列简谐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

              B.波的传播速度为\(20m\)\(/s\)

              C.从\(t=0\)到\(t=0.25s\),波传播的距离为\(3m\)

              D.从\(t=0.10s\)到\(t=0.15s\),质点\(P\)通过的路程为\(10cm\)

              E.\(t=0.15s\)时,质点\(P\)的加速度方向与\(y\)轴正方向相反

              \((2)\)如图所示,一玻璃砖的截面为直角三角形\(ABC\),其中\(∠A=60^{\circ}\),\(AB=\)\(9cm\);现有两细束平行且相同的单色光\(a\)、\(b\),分别从\(AC\)边上的\(D\)点、\(E\)点以\(45^{\circ}\)角入射,且均能从\(AB\)边上的\(F\)点射出,已知\(AD=AF=\)\(3cm\),求:

              \((i)\)玻璃砖的折射率;

              \((ii)D\)、\(E\)两点之间的距离。

            • 7.

              【\(1\)】\(1.\)关于热力学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了增加物体的内能,必须对物体做功或向它传递热量

              B.对某物体做功,必定会使该物体的内能增加

              C.可以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使之完全变为功

              D.不可能使热量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

              E.功转变为热的实际宏观过程是不可逆过程

              \(2.\)如图,长\(L=100cm\),粗细均匀的玻璃管一端封闭。水平放置时,长\(L_{0}=50cm\)的空气柱被水银封住,水银柱长\(h=30cm\)。将玻璃管缓慢地转到开口向下的竖直位置,然后竖直插入水银槽,插入后有\(Δh=15cm\)的水银柱进入玻璃管。设整个过程中温度始终保持不变,大气压强\(p_{0}=75cmHg\)。求:


              \((1)\)插入水银槽后管内气体的压强\(p\);

              \((2)\)管口距水银槽液面的距离\(H\)。

              【\(2\)】\(1.\)如图所示,实线是一列简谐横波在\(t_{1}\)时刻的波形图,虚线是在\(t_{2}=(t_{1}+0.2)s\)时刻的波形图\(.\)则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为:


              A.若质点\(M\)在\(t_{1}\)时刻的振动方向向上,则波向右传播。

              B.简谐波的周期可能是\(0.8s\)

              C.若质点\(M\)在\(t_{1}\)时刻的振动方向向上,则波速可能是\(35m/s\)

              D.若波速为\(5m/s\),则经\(0.2s\)介质质点\(M\)向右移动\(1m\)。

              E.若质点\(M\)在\(t_{1}\)时刻的振动方向向上,则波速可能是\(25m/s\)

              \(2.\)如图所示,真空中有一个半径为\(R\)、质量分布均匀的玻璃球。频率为\(f\)的细光束在空中沿直线\(BC\)传播,在\(C\)点经折射进入玻璃球,并在玻璃球表面的\(D\)点又经折射进入真空中,已知\(∠COD=120^{\circ}\),玻璃球对该激光的折射率为\(\sqrt{3}(\)已知\(c\)为真空中的光速\()\)


              求:\((1)\)激光束的入射角。

                 \((2)\)这束光线在玻璃球中的传播时间。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