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如图甲为一测量电解液电阻率的玻璃容器,\(P\)、\(Q\)为电极,设\(a=1 m\),\(b=0.2 m\),\(c=0.1 m\),当里面注满某电解液,且\(P\)、\(Q\)间加上电压后,其\(U-I\)图像如图乙所示,当\(U=10 V\)时,求电解液的电阻率\(ρ\)是多少?

            • 2.

              图甲为一测量电解液电阻率的玻璃容器,\(P\)、\(Q\)为电极,设\(a=1 m\),\(b=0.2 m\),\(c=0.1 m\),当里面注满某电解液,且\(P\)、\(Q\)加上电压后,其\(U-I\)图线如图乙所示\(.\)当\(U=10 V\)时,电解液的电阻率\(ρ\)是多少\(?\)


            • 3.

              边长为\(a\)、匝数为\(n\)的正方形导线框置于均匀分布的磁场区域内,磁感应强度的方向与线框平面垂直,如图甲所示,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按图乙所示的正弦规律变化。设导线框横截面的面积为\(S\),电阻率为\(ρ\),图像中所标物理量为已知量,求在时间\(t\)内\((t≫T)\)线框中产生的热量。

            • 4.

              如图所示,把一根长\(L\)\(=20.0m\)的均匀电线与\(R\)\(=4.8Ω\)的电阻连成闭合回路,两位同学在赤道处沿东西方向站立,匀速摇动这根电线,摇动部分的电线可简化为长\(L\)\({\,\!}_{1}=6.0m\)、宽\(L\)\({\,\!}_{2}=1.0m\)矩形的三条边,长边的线速度大小\(v\)\(=2.0m/s.\)已知此处地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5.0×10^{-5} T\),方向水平向北,电线的电阻率\(ρ\)\(=2.0×10^{-8}Ω⋅m\),横截面积\(S\)\(=2.0mm^{2}\),求:

              \((1)\)这根电线的总电阻\(R\)\({\,\!}_{0}\);

              \((2)\)匀速摇动电线产生电动势的最大值\(E_{m}\)

              \((3)\)电路消耗的总功率\(P\)

            • 5. 神经系统中,把神经纤维分为有髓鞘与无髓鞘两大类。现代生物学认为,髓鞘是由多层\((\)几十到几百层不等\()\)类脂物质\(——\)髓质累积而成的,髓质具有很大的电阻。已知蛙有髓鞘神经,髓鞘的厚度只有\(2μm\)左右,而它在每平方厘米的面积上产生的电阻却高达\(1.6×10^{5}Ω\)。

              \((1)\)若不计髓质片层间的接触电阻,计算髓质的电阻率。

              \((2)\)若有一圆柱体是由髓质制成的,该圆柱体的体积为\(32πcm^{3}\),当在其两底面上加上\(1000V\)的电压时。通过该圆柱体的电流为\(10πμA\),求该圆柱体的底面半径和高。

            • 6.

              如图所示,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大小随时间的变化率\(\dfrac{\Delta B}{\Delta t}=k\),\(k\)为正常量。用电阻率为\(ρ\)、横截面积为\(S\)的硬导线做成一边长为\(L\)的方框,将方框固定于纸面内,其右半部位于磁场区域中,求:


              \((1)\)导线中感应电流的大小;

              \((2)\)磁场对方框作用力的大小随时间的变化率。

            • 7. 有一种“电测井”技术,用钻头在地上钻孔,通过在钻孔中进行电特性测量,可以反映地下的有关情况,如图所示为一钻孔,其形状为圆柱体,半径为\(10cm\),设里面充满浓度均匀的盐水,其电阻率\(ρ=0.314Ω⋅m\),现在钻孔的上表面和底部加上电压测得\(U=100V\),\(I=100mA.\)求:该钻孔的深度.
            • 8.

              用密度为\(d\)、电阻率为\(\rho \)、横截面积为\(A\)的薄金属条制成边长为\(L\)的闭合正方形框\(ab{b}{{'}}{a}{{'}}\),如图所示,金属方框水平放在磁极的狭缝间,方框平面与磁场方向平行。

              设匀强磁场仅存在于相对磁极之间,其他地方的磁场忽略不计。可认为方框的\(a{a}{{'}}\)边和\(b{b}{{'}}\)边都处在磁极间,极间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框从静止开始释放,其平面在下落过程中保持水平\((\)不计空气阻力\()\)。

              \((1)\)求方框的电阻\(R\);

              \((2)\)求方框下落的最大速度\({{v}_{m}}(\)设磁场区域在竖直方向足够长\()\);

              \((3)\)已知方框下落时间为\(t\)时,下落高度为\(h\),其速度为\({{v}_{1}}({{v}_{1}} < {{v}_{m}})\)。若在同一时间\(t\)内,方框内产生的热与一恒定电流\({{I}_{0}}\)在该框内产生的热相同,求恒定电流\({{I}_{0}}\)的表达式。

            • 9.

              如图所示,\(PQMN\)与\(CDEF\)为两根足够长的固定平行金属导轨,导轨间距为\(L\)。\(PQ\)、\(MN\)、\(CD\)、\(EF\)为相同的弧形导轨;\(QM\)、\(DE\)为足够长的水平导轨。导轨的水平部分\(QM\)和\(DE\)处于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为\(B\)。\(a\)、\(b\)为材料相同、长都为\(L\)的导体棒,跨接在导轨上。已知\(a\)棒的质量为\(m\)、电阻为\(R\),\(a\)棒的横截面是\(b\)的\(3\)倍。金属棒\(a\)和\(b\)都从距水平面高度为\(h\)的弧形导轨上由静止释放,分别通过\(DQ\)、\(EM\)同时进入匀强磁场中,\(a\)、\(b\)棒在水平导轨上运动时不会相碰。若金属棒\(a\)、\(b\)与导轨接触良好,且不计导轨的电阻和棒与导轨的摩擦。求:

              \((1)\)金属棒\(a\)、\(b\)刚进入磁场时,回路中感应电流的大小和方向;

              \((2)\)通过分析计算说明,从金属棒\(a\)、\(b\)进入磁场至某金属第一次离开磁场的过程中,电路中产生的焦耳热。

            • 10. 一圈粗细均匀的导线长\(1200m\),在两端点\(A\)、\(B\)间加上恒定电压时,测得通过导线的电流\(0.5A.\)如剪去\(BC\)段,在\(A\)、\(C\)两端加同样电压时,通过导线的电流变为\(0.6A\),则剪去的\(BC\)段多长?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