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如图所示,如果交流发电机转子有\(n\)匝线圈,每匝线圈所围面积为\(S\),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匀速转动角速度为\(ω\),线圈电阻为\(r\),外电路电阻为\(R\)。在线圈由图中实线位置匀速转动\(90^{\circ}\)到达虚线位置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R\)的电荷量\(q= \dfrac{BS}{R+r}\)
              B.通过\(R\)的电荷量\(q= \dfrac{nBS}{R+r}\)
              C.电阻\(R\)上产生的热量为\(Q_{R}= \dfrac{n^{2}B^{2}S^{2}Rπω}{4 R+r ^{2}}\)
              D.电阻\(R\)上产生的热量为\(Q_{R}= \dfrac{2n^{2}B^{2}S^{2}Rω}{π R+r ^{2}}\)
            • 2.

              如图甲,绝缘板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单匝粗细均匀的正方形铜线框\(ABCD\)静止于绝缘板上,其质量为\(1kg\)、边长为\(1m\)、电阻为\(0.1\Omega \),\(E\),\(F\)分别为\(BC\),\(AD\)的中点。零时刻起在\(ABEF\)区域内有竖直向下的磁场。其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假设线框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线框与绝缘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区域边界有磁场,\(g\)取\(10m/s^{2}\)。则 \((\)    \()\)


              A.\(0.5 s\)时刻\(CD\)两端电压为\(0.25 V\)

              B.在\(0~0.5 s\)内通过线框某截面的电量为\(2.5 C\)

              C.\(0.5 s\)时刻线框中的感应电流沿\(ADCB\)方向

              D.\(0.6 s\)末线框将开始运动
            • 3.

              \(57\)年,科学家首先提出了两类超导体的概念,一类称为Ⅰ型超导体,主要是金属超导体,另一类称为Ⅱ型超导体\((\)载流子为电子\()\),主要是合金和陶瓷超导体\(.\)Ⅰ型超导 体对磁场有屏蔽作用,即磁场无法进入超导体内部,而Ⅱ型超导体则不同,它允许磁场通过\(.\)现将一块长方体Ⅱ型超导体通入稳恒电流\(I\)后放入匀强磁场中,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超导体的内部产生了热能
              B.超导体所受安培力等于其内部所有电荷定向移动所受洛伦兹力的合力
              C.超导体表面上\(a\)、\(b\)两点的电势关系为\(φ_{a} > φ_{b}\)
              D.超导体中电流\(I\)越大,\(a\)、\(b\)两点的电势差越大
            • 4.

              自行车速度计是利用霍尔效应传感器获知自行车的运动速率\(.\)如图甲所示,自行车前轮上安装一块磁铁,轮子每转一圈,这块磁铁就靠近传感器一次,传感器会输出一个脉冲电压\(.\)图乙为霍尔元件的工作原理图\(.\)当磁场靠近霍尔元件时,导体内定向运动的自由电荷在磁场力作用下偏转,最终使导体在与磁场、电流方向都垂直的方向上出现电势差,即为霍尔电势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单位时间内的脉冲数和自行车车轮上的磁铁所在圆的半径即可获知车速大小
              B.自行车的车速越大,霍尔电势差越高
              C.图乙中霍尔元件的电流\(I\)是由正电荷定向运动形成的
              D.如果长时间不更换传感器的电源,霍尔电势差将减小
            • 5.

              如图所示是某导体的\(I-U\)图线,图中\(α=45^{\cir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此导体的电阻\(R=2 Ω\)

              C.\(I-U\)图线的斜率表示电阻的倒数,所以\(R=\cot 45^{\circ}=1.0 Ω\)

              D.在该导体两端加\(6.0 V\)电压时,每秒通过导体截面的电荷量是\(3.0 C\)
            • 6.

              霍尔式位移传感器的测量原理如图所示,有一个沿\(z\)轴方向均匀变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B_{0}+kz(B_{0}\)、\(k\)均为常数\()\) 。将霍尔元件固定在物体上,保持通过霍尔元件的电流\(I\)不变\((\)方向如图所示\()\) ,当物体沿\(z\)轴正方向平移时,由于位置不同,霍尔元件在\(y\)轴方向的上、下表面的电势差\(U\)也不同。则


              A.磁感应强度\(B\)越大,上、下表面的电势差\(U\)越大
              B.\(k\)越大,传感器灵敏度\((\dfrac{\Delta U}{\Delta z})\)越高
              C.若图中霍尔元件是电子导电,则下板电势高
              D.电流越大,上、下表面的电势差\(U\)越小
            • 7.

              关于电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越多,电流就越大
              B.对于导体,只要其两端有电压就有电流
              C.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越多,导体中的电流就越大
              D.因为电流有方向,所以电流是矢量
            • 8.

              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粗糙\(U\)形框架上接一个阻值为\(R\)\({\,\!}_{0}\)的电阻,放在垂直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中,一个半径为\(L\)、质量为\(m\)的半圆形硬导体\(AC\)在水平向右的恒定拉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距离\(d\)后速度达到\(v\),半圆形硬导体\(AC\)的电阻为\(r\),其余电阻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 \(AC\)两端电压为 \(U_{AC}\)\(=2\) \(BLv\)
              B.此时 \(AC\)两端电压为 \(U_{AC}\)\(= \dfrac{2BLvR_{0}}{R_{0}+r}\)​
              C.此过程中电路产生的电热为 \(Q\)\(=\) \(Fd\)\(- \dfrac{1}{2}\) \(mv\)\({\,\!}^{2}\)
              D.此过程中通过电阻 \(R\)\({\,\!}_{0}\)的电荷量为 \(q\)\(= \dfrac{2BLd}{R_{0}+r}\)
            • 9.

              \((\)根据经典理论,金属导体中电流的微观表达式为\(I=nvSe\),其中\(n\)为金属导体中每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子数,\(v\)为导体中自由电子沿导体定向移动的速率,\(S\)为导体的横截面积,\(e\)为自由电子的电荷量\(.\)如图所示,两段长度和材料完全相同、各自粗细均匀的金属导线\(ab\)、\(bc\),圆横截面的半径之比为 \(r_{ab}∶r_{bc}=1∶4\),串联后加上电压\(U\),则\((\)  \(B D )\)


              A.两导线内的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之比为\(vab∶vbc=1∶4\)
              B.两导线内的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之比为\(vab∶vbc=16∶1\)
              C.两导线的电功率之比为\(Pab∶Pbc=4∶1\)
              D.两导线的电功率之比为\(Pab∶Pbc=16∶1\)
            • 10.

              如图所示,在光滑绝缘的水平面上方,有两个方向相反的水平方向的匀强磁场,\(PQ\)为两磁场的边界,磁场范围足够大,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分别为\(B_{1}=B\),\(B_{2}=3B\),一个竖直放置的边长为\(a\),质量为\(m\),电阻为\(R\)的正方向金属线框,以初速度\(v\)垂直磁场方向从图中实线位置开始向右运动,当线框运动到在每个磁场中各有一半的面积时,线框的速度为\( \dfrac{v}{2}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此过程中通过线框截面的电量为\( \dfrac{2B{a}^{2}}{R} \)
              B.此过程中克服安培力做的功为\( \dfrac{1}{4}m{v}^{2} \)
              C.此时线框的加速度为\( \dfrac{8{B}^{2}{a}^{2}v}{mR} \)
              D.此时线框中的电功率为\( \dfrac{3{B}^{2}{a}^{2}{v}^{2}}{4R} \)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