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1)\)关于摩擦起电、传导起电、感应起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

              A.这是起电的三种不同方式

              B.这三种方式都产生了电荷

              C.这三种起电方式的实质是一样的,都是电子在转移

              D.这三种方式都符合电荷守恒定律

              \((2)\)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电磁波在真空中的速度为\(c=3.00×10^{8}m/s\)

              B.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均属于电磁波

              C.手机既可接收电磁波,又可发射电磁波

              D.电磁波不能传播能量

              \((3)\)关于磁感线的概念和性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磁感线上各点的切线方向就是小磁针静止时北极的指向

              B.磁场中任意两条磁感线有可能相交

              C.铁屑在磁场中的分布所形成的曲线就是实际存在的磁感线

              D.磁感线总是从磁体的\(N\)极发出终止于磁体的\(S\)极

              \((4)\)下列电器在工作时,主要利用电流热效应的是________.

              A.电动机

              B.电风扇

              C.电话机

              D.电饭锅

              \((5)\)已知我国家庭电路中的交流电变化的关系为\(\mu =220\sqrt{2}\sin 100\pi t(V)\),则它的频率是________\(Hz\),则此交流电的电压有效值是________\(V\).

              \((6)\)在某电场中的\(P\)点,放一带电量\(q_{1}=3.0×10^{-10}C\)的检验电荷,测得该电荷受到的电场力大小为\(F_{1}=9.0×10^{-8}N\),方向水平向右\(.\)求:

              \(①P\)点的场强大小和方向;

              \(②\)若在\(P\)点放一带电量为\(q_{2}=1.0×10^{-10}C\)的检验电荷,\(q_{2}\)受到的电场力\(F_{2}\)的大小和方向.

            • 2.

              【物理\(——\)物理\(3—4\)】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简谐运动的平衡位置是指回复力为零的位置

              B.电磁波在真空和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

              C.红外线的显著作用是热作用,温度较低的物体不能辐射红外线

              D.通过手指间的缝隙观察日光灯,可以看到彩色条纹,说明光具有波动性

              E.一束光从某种介质射入空气中时,频率不变

              \((2)\)波源\(S_{1}\)和\(S_{2}\)振动方向相同,频率均为\(4 Hz\),分别置于均匀介质中\(x\)轴上的\(O\)、\(A\)两点处,\(OA=2 m\),如图所示\(.\)两波源产生的简谐横波沿\(x\)轴相向传播,波速为\(4 m/s.\)已知两波源振动的初始相位相同\(.\)求:


              \(①\)简谐横波的波长;

              \(②OA\)间合振动振幅最小的点的位置.

            • 3.

              A.【选修模块\(3-3\)】

              \((1)\)如下图所示,把玻璃管的裂口放在火焰上烧熔,它的尖端就变钝了\(.\)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


              A.玻璃是非晶体,熔化再凝固后变成晶体

              B.玻璃是晶体,熔化再凝固后变成非晶体

              C.熔化的玻璃表面分子间表现为引力使表面绷紧

              D.熔化的玻璃表面分子间表现为斥力使表面扩张

              \((2)\)已知二氧化碳摩尔质量为\(M\),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_{A}\),在海面处容器内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为\(ρ.\)现有该状态下体积为\(V\)的二氧化碳,则含有的分子数为________\(.\)实验表明,在\(2500 m\)深海中,二氧化碳浓缩成近似固体的硬胶体\(.\)将二氧化碳分子看作直径为\(D\)的球,则该容器内二氧化碳气体全部变成硬胶体后体积约为________.

              \((3)\)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变化到状态\(B\),内能增加了\(10 J.\)已知该气体在状态\(A\)时的体积为\(1.0×10^{-3} m^{3}.\)求:


              \(①\)该气体在状态\(B\)时的体积;

              \(②\)该气体从状态\(A\)到状态\(B\)的过程中,气体与外界传递的热量.


              B.【选修模块\(3-5\)】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随着温度的升高,黑体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长的方向移动

              B.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裂变反应

              C.放射性元素原子核的半衰期长短与原子所处的化学状态和外部条件无关

              D.比结合能大的原子核结合或分解成比结合能小的原子核时释放核能

              \((2)\)静止的\(\rlap{_{3}}{^{6}}Li\)核俘获一个速度\(v_{1}=7.7×10^{4} m/s\)的中子而发生核反应,生成一个新核和速度大小为\(v_{2}=2.0×10^{4} m/s\)、方向与反应前中子速度方向相同的氦核\((\rlap{_{2}}{^{4}}He).\)上述核反应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另一新核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

              \((3)\)已知氢原子基态电子轨道半径为\(r_{0}=0.528×10^{-10} m\),量子数为\(n\)的激发态的能量\(E_{n}= \dfrac{-13.6}{n^{2}} eV.\)求:

              \(①\)有一群氢原子处于量子数\(n=3\)的激发态,如图所示能级图,在图上用箭头标明这些氢原子所能发出的几条光谱线;


              \(②\)通过计算说明这几条光谱线中波长最长的一条光谱线能否使极限频率为\(4.5×10^{14} Hz\)的金属板发生光电效应\(.(\)已知\(e=1.60×10^{-19} C\),\(h=6.63×10^{-34} J·s)\)

            • 4.

              【物理\(——\)选修\(3—4\)】

              \((1)(5\)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      。\((\)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一个得\(2\)分,选对两个得\(4\)分,选对三个得\(5\)分。每选错一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一种电磁波

              B.无线电波的发射能力与频率有关,频率越高发射能力越强

              C.一个单摆在海平面上的振动周期为\(T\),那么将其放在某高山之巅,其振动周期一定变大

              D.根据单摆的周期公式\(T=2π \sqrt{ \dfrac{l}{g}}\),在地面附近,如果\(l→∞\),则其周期\(T→∞\)

              E.利用红外摄影可以不受天气\((\)阴雨、大雾等\()\)的影响,因为红外线比可见光波长长,更容易绕过障碍物

               

              \((2)\) 下图为透明材料制成的柱体截面图,其截面为四分之一圆,圆半径\(OM=6 cm\),该透明材料的折射率\(n=2\)。一束平行光垂直照射到\(OM\)面,在这束平行光中选取\(1\)、\(2\)、\(3\)、\(4\)四条等间距的光线,其中光线\(1\)入射到\(M\)点,光线\(4\)入射到\(O\)点。忽略二次反射光线。


              \(①\)请作出图中光线\(2\)、\(3\)通过该透明材料的光路图并说明作图依据;

              \(②\)计算\(MN\)弧面上有光射出的部分的弧长为多大。

            •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经典物理学适用于宏观低速领域,具有局限性

              B.光具有波动性和粒子性,即波粒二象性

              C.电动机利用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到的安培力的作用原理

              D.利用科技手段可以使物体的速度达到\(3.5×10^{8}m/s\)

              E.手机通信必须依靠电磁波

              F.红外线人体测温仪可以迅速测量体温,它是一种传感器

              G.只要把闭合线圈放在磁感应强度很大匀强磁场中,并且让磁感线穿过线圈,线圈一定会产生感应电流

              H.闭合线圈如果在磁场中作切割磁感线的运动,一定会产生感应电流 

            • 6.

              \((1)\) 第一个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科学家是(    )

              A.奥斯特   \(B.\)安培   \(C.\)欧姆   \(D.\)法拉第


              \((2)\) 人体受到下列射线照射时,可以感觉到热的射线是\((\)    \()\)

              A.\(\gamma \)射线   \(B.X\)射线   \(C.\)无线电波   \(D.\)红外线


              \((3)\) 如图所示的电场中,从\(P\)点沿着电场线,电场强度逐渐增大的是\((\)    \()\)


              \((4)\)如图所示,在匀强磁场中有一通电直导线,电流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则直导线受到安培力的方向是\((\)    \()\)

              A.向上            \(B.\)向下 

              C.向左            \(D.\)向右


              \((5)\) 如图是某正弦式电流的图象,则此正弦式电流的周期为_______\(s\),电流的峰值为_______\(A\)。


              \((6)\) 有一个\(100\)匝的线圈,在\(4s\)内穿过它的磁通量从\(0\)均匀增加到\(0.1Wb\),求:

              \(①4s\)内穿过线圈的磁通量的变化量\(\Delta \phi \);

              \(②\)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E\)

            • 7.

              \((1)\)光学是一门有悠久历史的学科,它的发展史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下列有关光的一些现象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标准平面检查光学平面的平整程度是利用光的偏振现象

              B. 在光导纤维束内传送图象是利用光的全反射现象

              C. 用三棱镜观察太阳光谱是利用光的折射现象

              D. 电视机遥控器是利用发出紫外线脉冲信号来变换频道的

              E. 在太阳光照射下,水面上油膜出现彩色花纹是光的干涉现象

              \((2)\)有两列简谐横波\(a\)、\(b\)在同一介质中分别沿\(x\)轴正方向和负方向传播\(.\)两列波在\(t=0\)时刻的波形曲线如图所示,已知\(a\)波的周期\(T_{a}=1s.\)求:

              \((i)\)两列波的传播速度;
              \((ii)\)从\(t=0\)时刻开始,最短经过多长时间\(x=1.0m\)的质点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为\(0.16m\)?
            • 8.

              \([\)物理\(——\)选修\(3—4]\)

              \((1)\)如图所示,两束单色光\(a\)、\(b\)从水面下射向\(A\)点,光线经折射后合成一束光\(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用同一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分别以\(a\)、\(b\)光做实验,\(a\)光的干涉条纹间距大于\(b\)光的干涉条纹间距

              B.用\(a\)、\(b\)光分别做单缝衍射实验时,它们的衍射条纹宽度都是均匀的

              C.在水中\(a\)光的速度比\(b\)光的速度大

              D.在水中\(a\)光的临界角大于\(b\)光的临界角

              E.在水中\(a\)光的波长比\(b\)光的波长短

              \((2)\)如图所示,实线是某时刻的波形图,虚线是\(0.2s\)后的波形图。


              \((ⅰ)\)若波向左传播,求它传播的最小距离;

              \((ⅱ)\)若波向右传播,求它的最大周期;

              \((ⅲ)\)若波速是\(35m/s\),求它的传播方向。

            • 9.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动量为\(p\)的电子对应的物质波波长为\(p/h\)\((\)\(h\)为普朗克常量\()\)

              B.原子核所含核子单独存在时的总质量大于该原子核的质量

              C.\(β\)射线的速度接近光速,普通一张白纸就可挡住

              D.对黑体辐射的研究表明,温度越高,辐射强度极大值所对应的电磁波的频率不变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核内部一个质子转化成一个中子时,会同时释放出一个电子

              B.裂变物质体积小于临界体积时链式反应不能进行

              C.结合能越大,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

              D.电子的衍射现象说明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汤姆孙发现了电子,并提出了原子的枣糕模型

              B.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热核反应

              C.一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是因为该束光的强度小

              D.将放射性元素掺杂到其他稳定元素中并降低其温度,该元素的半衰期将增大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核发生衰变时要遵守电荷守恒和质量守恒的规律

              B.\(α\)粒子散射实验能揭示原子具有核式结构

              C.发生光电效应时光电子的动能只与入射光的强度有关

              D.经典电磁理论运用于核式结构模型可以解释原子的稳定性

              \((5)\)如图所示,某光电管的阴极\(K\)用截止频率为\(ν\)\({\,\!}_{0}\)的金属钠制成,光电管阳极\(A\)和阴极\(K\)之间的正向电压为\(U\),普朗克常量为\(h\),电子的电荷量为\(e\),用频率为\(ν\)的紫外线照射阴极,有光电子逸出,光电子到达阳极的最大动能是    ;若在光电管阳极\(A\)和阴极\(K\)之间加反向电压,要使光电子都不能到达阳极,反向电压至少为  

                

              \((6)\)如图为实验室常用的气垫导轨验证动量守恒的装置。两带有等宽遮光条的滑块\(A\)和\(B\),质量分别为\(m\)\({\,\!}_{A}\)、\(m\)\({\,\!}_{B}\),在\(A\)、\(B\)间用细线水平压住一轻弹簧,将其置于气垫导轨上,调节导轨使其能实现自由静止,这是表明        ,烧断细线,滑块\(A\)、\(B\)被弹簧弹开,光电门\(C\)、\(D\)记录下两遮光条通过的时间分别为\(t\)\({\,\!}_{A}\)和\(t\)\({\,\!}_{B}\),若有关系式      ,则说明该实验动量守恒。 

               

              \((7)\)氢原子的能级如图所示\(.\)有一群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若原子从\(n\)\(=4\)向\(n\)\(=2\)跃迁时所发出的光正好使某种金属产生光电效应,则:

                

              \(①\)这群氢原子发出的光中共有  种频率的光能使该金属产生光电效应; 

              \(②\)从\(n\)\(=4\)向\(n\)\(=1\)跃迁时发出的光照射该金属,所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   \(eV\)。 

              \((8)\)氢\(4\)是氢的一种同位素,在实验室里,用氘核\((\) \()\)轰击静止的氚核\((\) \()\)生成氢\(4\)的原子核\((\) \().\)已知 的质量分别为\(m\)\({\,\!}_{1}\)、\(m\)\({\,\!}_{2}\),速度大小分别为\(v\)\({\,\!}_{1}\)\(v\)\({\,\!}_{2}\)方向相同。

              \(①\) 请写出合成 的核反应方程式,并求出反应后生成的另一粒子的动量大小\(p\)

              \(②\) 氘原子的能级与氢原子类似,已知其基态的能量为\(E\)\({\,\!}_{1}\),量子数为\(n\)的激发态能量\(E\)\({\,\!}_{n}=\)\(E\)\({\,\!}_{1}/\)\(n\)\({\,\!}^{2}\) ,普朗克常量为\(h\),则氘原子从\(n\)\(=3\)跃迁到\(n\)\(=1\)的过程中,辐射光子的频率 为多少\(?\)

              \((9)\)一静止的铀核\((\) \()\)发生\(α\)衰变转变成钍核\((Th)\),已知放出的\(α\)粒子的质量为\(m\),速度为\(v\)\({\,\!}_{0}\),假设铀核发生衰变时,释放的能量全部转化为\(α\)粒子和钍核的动能。

              \(①\)试写出铀核衰变的核反应方程;

              \(②\)求出铀核发生衰变时的质量亏损。\((\)已知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c\),不考虑相对论效应\()\)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