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如图所示,\(a\)、\(b\)两束单色光\((\)距中心线距离均为\(L)\)平行入射到一半圆柱体玻璃砖,入射光线与\(AOB\)面垂直,若从圆面射出时,两光束交于\(P\)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光束的光子能量大
              B.在同一玻璃中\(a\)光传播速度小
              C.若\(b\)光照射某一光电管能发生光电效应,那么用\(a\)光照射也一定能发生光电效应
              D.两种色光分别通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形成的干涉条纹,相邻明条纹的间距\(a\)光较大
            • 2. 如图所示,\(a\)、\(b\)两束不同频率的单色光从半圈形玻璃砖底边平行射入,入射点均在玻璃砖底边圆心\(O\)的左侧,两束光进入玻璃砖后都射到\(O′\)后,\(OO′\)垂直于底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这两束光为红光和蓝光,则\(b\)光是蓝光
              B.从\(O′\)点射出的光有可能是单色光
              C.在玻璃中,\(b\)光的速度小于\(a\)光
              D.用同一装置做双缝干涉实验,\(b\)光的条纹间距较大
            • 3.

              【物理\(——\)选修\(3-4\)】

              \((1)\)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t\)时刻波形图如图中的实线所示,此时波刚好传到\(P\)点,\(t+0.6s\)时刻的波形如图中的虚线所示,\(a\)、\(b\)、\(c\)、\(P\)、\(Q\)是介质中的质点,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

              A.这列波的波速可能为\(50m/s\)

              B.质点\(a\)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一定小于\(30cm\)

              C.若有另一周期为\(0.16s\)的简谐横波与此波相遇,能产生稳定的干涉现象

              D.若\(T=0.8s\),当\(t+0.5s\)时刻,质点\(b\)、\(P\)的位移相同

              E. 若\(T=0.8s\),从\(t+0.4s\)时刻开始计时,质点\(c\)的振动方程为\(y=0.1\sin \dfrac{5}{2}πt cm\)

              \((2)\)如图所示,上下表面平行的玻璃砖折射率\(n=\sqrt{3}\),下表面涂有反射物质,一束单色光射到玻璃砖上表面,入射方向与界面的夹角\(θ=30^{\circ}\),结果在玻璃砖右边竖直光屏上出现相距\(h=4.0 cm\)的光点\(A\)和\(B(\)图中未画出\(A\)、\(B).\)求玻璃砖的厚度。


            • 4.

              \([\)物理\(——\)选修\(3–4](15\)分\()\)

              \((1)(5\)分\()\) 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质点\(P\)的\(x\)坐标为\(3 m\)。已知任意振动质点连续\(2\)次经过平衡位置的时间间隔为\(0.4 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波速为\(1 m/s\)

              B.波的频率为\(1.25 Hz\)

              C.\(x\)坐标为\(15 m\)的质点在\(t=0.6 s\)时恰好位于波峰

              D.\(x\)坐标为\(22 m\)的质点在\(t=0.2 s\)时恰好位于波峰

              E.当质点\(P\)位于波峰时,\(x\)坐标为\(17 m\)的质点恰好位于波谷

              \((2)(10\)分\()\)如图所示,一束截面为圆形\((\)半径\(R=1 m)\)的平行紫光垂直射向一半径也为\(R\)的玻璃半球的平面,经折射后在屏幕\(S\)上形成一个圆形亮区。屏幕\(S\)至球心距离为\(D=( \sqrt{2}+1)m\),不考虑光的干涉和衍射,试问:

              \((ⅰ)\)若玻璃半球对紫色光的折射率为\(n= \sqrt{2}\),请你求出圆形亮区的半径;

              \((ⅱ)\)若将题干中紫光改为白光,在屏幕\(S\)上形成的圆形亮区的边缘是什么颜色?

            •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视机遥控器是利用发出红外线脉冲信号来换频道的
              B.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用紫光作为光源,遮住其中一条狭缝,屏上将呈现间距相等的条纹
              C.某人在水面上方观察水底同位置放置的红、黄、绿三盏灯时,看到绿灯距水面最近
              D.照相机镜头前的增透膜、信号在光导纤维内的传播都是利用了光的全反射原理
              E.电磁波与声波由空气进入水中时,电磁波波长变短,声波波长变长
            • 6.
              在研究\(A\)物体材料的热膨胀特性时,可采用如图所示的干涉实验法\(.A\)的上表面是一光滑平面,在\(A\)的上方放一个两面平行的玻璃板\(B\),\(B\)与\(A\)的上表面平行,在它们之间形成一厚度均匀的空气薄膜\(.\)现用波长为\(λ\)的单色光垂直照射玻璃板\(B\),同时给\(A\)缓慢加热,在\(B\)的上方观察到\(B\)板的亮度发生周期性变化\(.\)当温度为\(t_{1}\)时最亮,然后亮度逐渐减弱至最暗;当温度升到\(t_{2}\)时,亮度再一次增到最亮,则\((\)  \()\)
              A.出现最亮时,\(B\)上表面反射光与\(B\)下表面反射光叠加后加强
              B.出现最暗时,\(B\)下表面反射光与\(A\)上表面反射光叠加后加强
              C.温度从\(t_{1}\)升至\(t_{2}\)过程中,\(A\)的高度增加\( \dfrac {λ}{4}\)
              D.温度从\(t_{1}\)升至\(t_{2}\)过程中,\(A\)的高度增加\( \dfrac {λ}{2}\)
            • 7. 如图放在空气中的平行玻璃砖,光束射到它的第一表面,则以下正确的是\((\)  \()\)
              A.如果入射角大于临界角,光在第一表面发生全反射
              B.在第一表面,光由空气射入玻璃不会发生全反射
              C.在第二表面此光由玻璃射入空气,可能发生全反射
              D.由于两表面互相平行,故不论光束以多大入射角射入表面Ⅰ,在第Ⅱ表面也不会发生全反射
            • 8. 光线在玻璃和空气的分界面上发生全反射的条件是\((\)  \()\)
              A.光从玻璃射到分界面上,入射角足够小
              B.光从玻璃射到分界面上,入射角足够大
              C.光从空气射到分界面上,入射角足够小
              D.光从空气射到分界面上,入射角足够大
            • 9. 如图,半径为\(R\)的半球形玻璃体置于水平桌面上,半球的上表面水平,球面与桌面相切于\(A\)点。一细束单色光经球心\(O\)从空气中射入玻璃体内\((\)入射面即纸面\()\)
              ,入射角为\(45^{\circ}\),出射光线射在桌面上\(B\)点处。测得\(AB\)之间的距离为\( \dfrac {R}{2}.\)现将入射光束在纸面内向左平移,求射入玻璃体的光线在球面上恰好发生全反射时,光束在上表面的入射点到\(O\)点的距离\(.\)不考虑光线在玻璃体内的多次反射.
            • 10. 一束白光从顶角为\(θ\)的一边以较大的入射角\(i\)射入并通过三棱镜后,在屏\(P\)上可得到彩色光带,如图所示,在入射角\(i\)逐渐减小到零的过程中,假如屏上的彩色光带先后全部消失,则\((\)  \()\)
              A.红光最先消失,紫光最后消失
              B.紫光最先消失,红光最后消失
              C.紫光最先消失,黄光最后消失
              D.红光最先消失,黄光最后消失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