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如图所示为氢原子能级示意图的一部分,根据玻尔理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从\(n=4\)能级跃迁到\(n=3\)能级比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辐射出电磁波的波长长
              B.处于\(n=4\)的定态时电子的轨道半径\(r_{4}\)比处于\(n=3\)的定态时电子的轨道半径\(r_{3}\)小
              C.从\(n=4\)能级跃迁到\(n=3\)能级,氢原子的能量减小,电子的动能减小
              D.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时辐射的光子可以使逸出功为\(2.5eV\)的金属发生光电效应
            • 2.
              图中画出了氢原子的\(4\)个能级,并注明了相应的能量\(E.\)处在\(n=4\)的能级的一群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能够发出若干种不同频率的光波\(.\)已知金属钾的逸出功为\(2.22eV.\)在这些光波中,能够从金属钾的表面打出光电子的总共有\((\)  \()\)
              A.二种
              B.三种
              C.四种
              D.五种
            • 3.
              如图所示为氢原子能级示意图,现有大量的氢原子处于\(n=4\)的激发态,当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出若干种不同频率的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些氢原子总共可辐射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
              B.由\(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产生的光频率最小
              C.由\(n=4\)能级跃迁到\(n=1\)能级产生的光最容易发生衍射现象
              D.用\(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辐射出的光照射逸出功为\(6.34eV\)的金属铂能发生光电效应
            • 4.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在\(α\)粒子散射实验中,使少数\(α\)粒子产生大角度偏转的力是原子核对粒子的库仑斥力
              B.氢原子在辐射出一个光子后,核外电子的动能增大
              C.已知氦原子的质量\(m_{1}\)、电子质量\(m_{2}\)、质子质量\(m_{3}\)、中子质量\(m_{4}\),则质子和中子在结合成氦核时的质量亏损为\((2m_{4}+2m_{3}-m_{1})\)
              D.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基本结论之一是运动物体长度会收缩,即\(l=l_{0} \sqrt {1- \dfrac {v^{2}}{c^{2}}}\),它是因时空条件不同而引起的观测效应
            • 5.
              根据氢原子的能级图,现让一束单色光照射到大量处于基态\((\)量子数\(n=1)\)的氢原子上,受激的氢原子能自发地发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则照射氢原子的单色光的光子能量为\((\)  \()\)
              A.\(13.6eV\)
              B.\(3.4eV\)
              C.\(10.2eV\)
              D.\(12.09eV\)
            • 6.
              氢原子能级如图所示,一群原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回到\(n=1\)的状态过程中\((\)  \()\)
              A.放出三种频率不同的光子
              B.放出五种频率不同的光子
              C.放出的光子的最大能量为\(12.75eV\),最小能量是\(0.66eV\)
              D.放出的光能够使逸出功为\(13.0eV\)的金属发生光电效应
            • 7.
              已知氢原子的基态能量为\(E\),激发态能量\(E_{n}= \dfrac {E_{1}}{n^{2}}\),其中\(n=2\),\(3….\)用\(h\)表示普朗克常量,\(c\)表示真空中的光速\(.\)能使氢原子从第一激发态电离的光子的最大波长为\((\)  \()\)
              A.\(- \dfrac {4hc}{3E_{1}}\)
              B.\(- \dfrac {2hc}{E_{1}}\)
              C.\(- \dfrac {4hc}{E_{1}}\)
              D.\(- \dfrac {9hc}{E_{1}}\)
            • 8.
              用频率为\(v_{0}\)的光照射大量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在所发射的光谱中仅能观测到频率分别为\(v_{1}\)、\(v_{2}\)、\(v_{3}\)的三条谱线,且\(v_{3} > v_{2} > v_{1}\),则\((\)  \()\)
              A.\(v_{0} < v_{1}\)
              B.\(v_{3}=v_{2}+v_{1}\)
              C.\(v_{0}=v_{1}+v_{2}+v_{3}\)
              D.\( \dfrac {1}{v_{1}}= \dfrac {1}{v_{2}}+ \dfrac {1}{v_{3}}\)
            • 9.
              氢原子分能级示意图如图所示,不同色光的光子能量如下表所示.
              色光 绿 蓝\(-\)靛
              光子能量范围\((eV)\) \(1.61~2.00\) \(2.00~2.07\) \(2.07~2.14\) \(2.14~2.53\) \(2.53~2.76\) \(2.76~3.10\)
              处于某激发态的氢原子,发射的光的谱线在可见光范围内仅有\(2\)条,其颜色分别为\((\)  \()\)
              A.红、蓝靛
              B.黄、绿
              C.红、紫
              D.蓝靛、紫
            • 10. (2016•上海)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的分析,提出了原子内部存在(   )
              A.电子
              B.中子
              C.质子
              D.原子核
            0/40

            进入组卷